APP下载

兴隆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

2018-01-18白振清南小霞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鼢鼠叶蜂管理站

白振清 南小霞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 兰州 730117)

引言

兴隆山保护区地处东亚大陆内地,按全国自然区划气候分类为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属高寒半湿润性多雨气候。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都非常适合发展林业产业。近年来该地区连续实施了一系列的造林工程,森林资源总量迅速增加,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和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保障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

1 兴隆山保护区概述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榆中县境内,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岩岛”,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1986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9583.6hm2,森林覆盖率81.54%,活立木总蓄积量80.4万m3。保护区植被分为森林、灌丛、草原、高山草甸4个类型,森林主要由天然青杄林,杨桦林与人工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等组成。分布脊椎动物160种,隶属5纲23目50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马麝、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4种;分布昆虫1048种,隶属15目155科720属;分布高等植物有120科452属1022种。区内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垂直分布界线明显,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对当地社会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黄土高原上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综合体,被称为“陇右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中心”。

2 兴隆山保护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2.1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落叶松叶蜂、中华鼢鼠、落叶松球蚜、甘肃线小卷蛾、青杨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杉大小蠹等。其中危害程度达到中度以上的主要有2种。

落叶松叶蜂,主要是幼虫为害华北落叶松针叶。区内严重发生的林分,由于虫口密度较大,针叶被害虫大量取食,影响林木生长,对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发生面积175.33hm2,其中重度危害30.67hm2,中度危害97.33hm2,轻度危害47.33hm2,分布在兴隆山保护区5个管理站14个林班40个小班内。

中华鼢鼠,主要危害华北落叶松、云杉和油松人工林。2013年调查,被害株率为6%~11%;发生面积117.93hm2,其中重度危害21.33hm2,中度危害62hm2,轻度危害34.6hm2。

2.2 兴隆山保护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域

按管辖区划分:官滩沟管理站23.33hm2;麻家寺管理站44.6hm2;兴隆山管理站48.67hm2;马啣山管理站75.33hm2;上庄管理站101.33hm2。

3 兴隆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

兴隆山保护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主要是针对落叶松叶蜂以及中华鼢鼠的防控。

3.1 落叶松叶蜂防控的现状

落叶松叶蜂主要以成虫产卵时刺伤嫩梢皮层,致使枝梢弯曲枯萎,幼虫啃食针叶,造成树木提早落叶,严重发生时,林木枝秃叶光,远眺一片枯黄。

落叶松是兴隆山保护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属于速生针叶树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突发,加之经济贸易往来的迅速发展,导致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突出,防控难度加大,危害程度加剧,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兴隆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平均年发生面积达0.46万hm2。其中食叶害虫主要有甘肃线小卷蛾、落叶松球蚜、毛萤叶甲、落叶松叶蜂等,危害油松、落叶松等树种,年发生面积约0.2万hm2;森林病害主要种类有油松赤枯病、云杉叶锈病、山杨叶锈病,杨树黑斑病等,在天然林和人工林区普遍发生,年平均发生面积0.14万hm2,受害严重的杨树死亡率达5%以上。蛀干害虫主要种类有黄斑星天牛和青杨天牛,危害杨、柳、桦等树种,年平均发生面积为0.05万hm2;林木鼠害有中华鼢鼠、甘肃鼢鼠2种,在人工林内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油松、落叶松、云杉等树种,年平均发生面积在 0.07 万 hm2。

3.2 中华鼢鼠的防控现状

中华鼢鼠年均发生面积约为117.93hm2,主要分布马啣山管理站孙家湾后沟、哈班岔沟、窑沟沟滩、马圈沟,上庄管理站荒草屲、深岘子、黄崖沟,麻家寺管理站阴湾,官滩沟管理站火烧沟及兴隆山管理站范家岔等地。

4 兴隆山保护区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

由于人流、物流以及林业生产活动交往比较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检验检疫工作的难度,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从而为有害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条件,随之蔓延,进而有害生物的种类不断增加。

防范有害生物的造林设计不科学,20世纪80年代初,新造林树种结构单一,纯林面积过大,抚育措施滞后等诸多原因造成人工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客观上为有害生物的发生、扩散、暴发流行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一旦发生病虫害极易传播蔓延。同时由于防治经费短缺,防治效果不佳。

5 防治措施

坚持科学造林,加大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防控能力[2]。

要改变“重培育,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防治观念,走林业生产有害生物防控协调发展的路子,适应新形势下林业产业发展需要。坚持搞生态林业,科学营林,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选择抗逆能力较强的树种[3]。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控,推广使用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环境友好型农药。

建立林业防控体系,推进多元化防控机制建设。林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形成完备的有害生物“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实现防治管理模式由一般性治理向工程治理转变,才能有效解决了防治任务繁重、群众防控能力不足、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的矛盾[4]。

大力宣传,树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人人有责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林业有害生物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提高全民的防控意识。加大防控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基层一线职工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和水平。

6 结语

兴隆山保护区目前面对的有害生物有2种,人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有效开展防治工作,防止有害生物的蔓延。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提高林分质量、扩大森林覆盖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袁晓庚,刘伟各.浅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1):97.

[2]赵永华,肖正利.远安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防控对策[J]. 绿色科技 ,2011(8):124-126.

[3]马立国,祁敏.浅谈我省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134.

[4]敏正龙,康发功.兴隆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3(9):42-44.

猜你喜欢

鼢鼠叶蜂管理站
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探讨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探析
试论加强农村水利管理站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