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型藏羊快疫类疫病调查与防治
2018-01-18措毛
措毛
(青海省河南县托叶玛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 811599)
羊快疫类病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伴随着我国青海地区畜牧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羊快疫类病的危害逐渐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重视。并且在临床表现上来看,羊快疫类病的几种疾病表现形势很相似,不好区分,在山羊和绵羊身上发病较多,导致该病发生的病原体有可能是单一感染也有可能是混合感染,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1 流行情况
调查发现,在我国青海地区,膘情比较好的羊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其他羊,同时发病季节也大都是在初春或者是秋末季节。虽然说该病的发病率比较低,但其致死率却非常高。通过调查表明,近几年,羊快疫类病在青海地区常年存在,发病率比较低,据统计其平均发病率只有2.5%,但致死率却高达58.6%,甚至是更高。
2 羊快疫类病概述
2.1 发病原因
导致羊快疫类病的病原体是梭状芽孢杆菌,这一类病菌属于微生物,在春季或秋末由于昼夜温差大,天气比较潮湿,不仅适合病菌生长,同时由于气候影响导致羊很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其抵抗力严重下降,很容易被病原体入侵,导致羊的身体技能损害[1]。
2.2 羊快疫类病的传染特点
羊快疫类病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其潜伏期比较短,感染率低,但发病率比较高,且致死率也非常高。羊快疫类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及传染性也比较明显。其传染模式呈发散性,一般单个羊群传染周期为1~2个月,并且在传染过程中还会有其他多种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给该病确诊造成很大困难,其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感染。
2.3 临床症状
通常,羊快疫类病病发时,疾病表现形势是有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并且由于其潜伏期比较短,许多羊来不及诊治突然发病,一般在羊发病后的1~4h会导致发病羊死亡,其死亡率非常高。在羊6个月到两岁之间比较容易感染此病,通常膘情比较好的羊感染情况更为严重。
3 羊快疫类病的防治
想要对羊快疫类病的防治有良好效果,防治时首先应注意做好基础防疫工作,并且对发病情况比较轻或者发病周期比较长的羊要做到对症下药,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手段,比如说使用强心针、消炎药、止痛药等方式[2]。想要做好该病的防疫,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3.1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羊群日常管理要控制羊的采食量,尤其是在青海高原地区,通常采用放牧,所以在进行饲喂时,对其管理应更加细致,避免出现牧草过量使用的情况。同时在放牧时,应尽量选择干燥的草地,放牧时间也不应该过早。一旦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病羊,一定要进行统一的深埋处理,尤其是不能为了贪图小便宜食用病羊或是进行羊皮剥取。
3.2 及时进行疫苗注射
在羊群饲养时,应始终贯彻的原则就是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同时应做到因地制宜,因病设防,并且进行科学免疫。因为该病发病周期比较短,通常出现还来不及救治就出现死亡现象,所以要求养殖者必须要加强平时的防疫工作。每年在该病常发地区定期进行1~2次的疫苗注射[3],虽然该病的发病症状十分相似,但发病原因有所区别,所以在进行疫苗注射时也要区分开来,注射相关病症的联合疫苗。同时对当地牧民的防疫意识及手段比较欠缺,应加强相关免疫知识的培训及宣传,提高养殖用户的疫苗防范意识,提高思想观念。
4 总结
导致羊快疫类疾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其发病较突然,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对羊群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同时该疾病重在防疫阶段,一定要做好相关防疫措施。期望在羊快疫类疾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防疫及治疗手段都可以有一个新的突破,为我国畜牧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畜牧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