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牛繁殖率措施探究
2018-01-18王进李祥林孙孟凌范圣涛
王进 李祥林 孙孟凌 范圣涛
(1,山东省龙口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701;2,山东省龙口市下丁家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719;3,山东省龙口市兰高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709)
在冻精冷配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肉牛养殖业的母牛养殖数量不断减少,对其繁殖率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方法不当,缺少对母牛繁殖的科学计划,导致母牛繁殖率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必须积极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母牛繁殖性能与正常饲养过程中的营养搭配有密切关系,要提高母牛繁殖率,首先应进行科学饲养。根据母牛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为母牛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如果母牛营养摄入不全面或摄入量不足,则容易出现体制若、性周期紊乱等问题,还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出现流产、难产现象。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对母牛体况进行实时观测,对饲养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使其保持中等或上等体况。另一方面,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还要使母牛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并加强妊娠期管理,避免运动量过大导致流产问题[1]。
2 适时进行母牛配种
配种时机的选择对于母牛繁殖率有重要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因未做到适时配种,导致母牛繁殖率下降的情况较多。一般情况下,母牛在产后1~3个发情期的排卵情况较为正常,容易受胎。超过3个发情期以后,母牛配种时的受胎率下降。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做好母牛发情期鉴定工作,把握好配种时机。为准确鉴定母牛发情时间,饲养人员应掌握母牛发情鉴定方法,母牛发情时有明显的特殊症状,如果出现发情异常现象,应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有必要可采用药物对母牛进行催情,从而在适当的实际受胎下提高母牛繁殖率。除了采用观察法外,还可以对母牛进行直肠检查,确定母牛发情后的排卵时间,从而在最佳时机进行输精配种。此外,还要注意输精配种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对母牛生殖道造成损伤。完成配种后做好早期妊娠检查工作,还要做好未孕母牛的复配工作,从而提高母牛受胎率[2]。
3 合理计划母牛产犊期
在控制好母牛配种期的基础上,还要合理计划母牛产犊期,通过协调养殖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母牛繁殖率。一般而言,春秋两季是母牛的最佳配种期,在4~5月期间,母牛膘情恢复,发情旺盛,可根据上述方法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提高母牛受胎率。根据母牛繁殖规律,在此时间受胎成功的母牛产犊期在次年的6~7月份。此时正处于牧草丰富且营养价值较高的季节,对母牛产后身体机能恢复及犊牛生长发育都非常有利。如果选在秋季配种,秋季本身是牧草旺盛季节,而且气候凉爽,对提高母牛繁殖率也有重要帮助。因此,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必须控制好母牛产犊期,对产犊期进行科学计划,合理制定养殖场繁殖计划安排。必要时也可以通过使用药物对母牛产犊期进行控制。比如在母牛产后50~60d,如果发现卵巢黄体,应向子宫内投入抗生素和前列腺素,并在母牛发情时注入促性腺释放激素,在其8h后进行输精,达到调整母牛产犊期、提高繁殖率的目的。
4 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
在母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疾病预防与控制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与母牛繁殖系统有直接关系的疾病,非常容易影响母牛繁殖率。应在母牛生产后加强母牛护理工作,适当增加饲料营养,促进母牛体制的快速恢复,防止在母牛虚弱期间患上疾病。平时饲养过程中,应使用消毒液对母牛皮肤和圈舍进行消毒,及时清除垫草的污染物,并对其进行定期更换。应保持圈舍温暖、干燥、清洁,一般母牛会在产后24h以内排出胎衣,对其进行及时清理。如果母牛未正常排出胎衣,还要对其进行治疗。母牛在生产后消化机能会变差,而且生殖系统恢复需要一段时间,还容易出现乳房水肿等问题。在此期间应调整饲养计划,喂养容易消耗的饲料,但不能喂过量精料。定期检查母牛的繁殖机能,密切关注母牛是否会出现乳房炎、阴道炎、子宫炎等病状,并对其提早诊断和治疗。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母牛繁殖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过做好平时饲养工作,科学制定繁殖计划,并加强母牛疾病防控,可有效降低负面影响,让母牛在科学计划时间内完成配种和生产,提高繁殖率。通过对母牛繁殖率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为实际养殖活动提供参考,促进母牛养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