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乞巧歌看西和地区的农业生产民俗

2018-01-18李凤鸣

甘肃农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乞巧洋芋节气

■李凤鸣

(西和县第一中学,甘肃 西和 742100)

西和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西北毗邻礼县,东北与天水、徽县相邻,东南与成县接壤,南接武都和康县。这里至今保存着我国规模最大(遍及全县11个乡镇),活动时间最长(长达七天八夜),礼仪程式最完整(分为七个程式)的乞巧活动。在乞巧活动中,乞巧的姑娘要唱大量的乞巧歌。这些乞巧歌题材之丰富,数量之庞大,几乎涉及民俗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质生产民俗中的农业生产民俗和商业民俗,也有物质生活民俗中的饮食民俗和服饰民俗,还有人生仪礼和民间信仰等等。本文就乞巧歌中承载的西和地区农业生产民俗作以考察,现分析如下:

一、乞巧歌反映了西和地区的节气习俗、农业耕作时序

赵子贤先生在《题乞巧歌》之第二首中说:“水旱灾荒多苦难,节候耕播富风情”。西和是山区地带,以农业生产为主。虽然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各有差异,但是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农业节气的制约。在种植农作物时,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等自然现象和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关系。西和农民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与节气的关系,有不少乞巧歌就反映了西和地区的农业节气时俗。如《二十四节气》:

观山顶上响铜钟,正月头上要立春。残雪只在高山嘴,立春一过是雨水。惊蛰一到炸雷响,出窝的蜘蛛又盘网。春分昼夜一样长,脱下滚身子换春装。放起风筝天上晴,三月清明要上坟。谷雨梨树开了花,家家点豆又栽瓜。水萝卜儿刀切了,立夏的麦子起节了。立夏的谷子小满的糜,四月的树木八叶儿齐。芒种一过天气长,夏至到了农活忙。六月里麦子满山黄,小暑大暑热难当。立秋一过是处暑,嫩蕃麦扳上锅里煮。八月咕噜雁天上飞,白露高山好种麦。秋分一到天气凉,白天黑夜一样长。寒露一凉给信哩,霜降一冷要命哩。十月立冬河冻了,懒干的日子难混了。小雪大雪连上落,羊毛帽子加窝窝。十一月冬至要数九,三九四九冻破手。小寒一过是大寒,家家准备过大年。

这首乞巧歌结合西和当地的物候、农作物生长阶段,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一一唱了出来。“谷雨梨树开了花,家家点豆又栽瓜”,反映了农民对节气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类似的乞巧歌还有一些,它们一般都反映了某一节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当地农民根据长期农业生产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对粮食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西和农谚说:“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都是说农业生产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要遭到失败。当地农民不仅认识到农业生产与节气的关系,而且还将这些认识应用到日常的劳动中,即合理安排农业耕作时序。如《十二个月种田》:

正月里来是新正,冰消河开地消通。出粪砸粪又背粪,十五一过要务农。二月里来是春分,麦豆芽儿土里生。放羊的娃把羊吆紧,恐怕羊刨田苗根。三月里来是清明,背粪锄草忙死人。庄稼全靠自己务,心操不到没收成。四月里来四月八,豌豆麦子掩老鸦。人人都说庄稼好,今年庄稼可成了。五月里来五端阳,川里的麦子遍山黄。一把镰刀拿到手,连割带拔收上场。六月里来热难当,穷汉就比富汉忙。连夜山上背麦子,太阳上来要碾场……

在这首乞巧歌中,我们发现备耕(出粪、砸粪、背粪)、田间管理(锄草)、收获(割麦子)等都有季节和周期规律可循。类似的乞巧歌还有《土改分地忙春耕》,同样反映了当地农作物固有的耕作时序。姑娘们在传唱这些乞巧歌时,不仅娱乐了身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传播了农业生产生活知识。乞巧歌词也因此成为传达农业生产知识的手段。

二、乞巧歌反映了西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

“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是种子,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与沿用和某一地区的气候、土质、水源条件密不可分。所以,在人类种植业发展史上,不同地域的有关作物品种都形成了一系列惯制”[1]。西和地区的农作物品种也形成了一系列惯制。当地人民习惯食用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瓜果都在乞巧歌中有所反映。如“三月里来三月半,点种苞谷实好看。苞谷洋芋三角形,黄豆不点还不行”(《晒干簸净缴公粮》);“三月里种田忙,队长在村头喊得慌。妇人家都镟洋芋籽,男人家一齐上山梁”(《谁爱劳动谁英雄》);“六月里来入伏天,社员的夏收搞得欢。豌豆麦子割上场,晒干簸净缴公粮”(《晒干簸净缴公粮》)等唱词,唱出了苞谷、洋芋、小麦、豌豆、黄豆的种植。其他如“九月里大荞割成捆”(《正月里冰冻二月里消》);“罐罐里煮的白胡麻,我给巧娘娘梳头发”(《梳头歌》);“高山的苜蓿开兰花,我请巧娘娘转娘家”(《高山的苜蓿开兰花》);“三月里想看娘,正种蕃麦点高粱”(《十二月想看娘》)等唱词,唱出了大荞、白胡麻、苜蓿和高粱作物的种植。通过这些乞巧歌,我们可以窥见当地农作物品种种植的一些惯制:第一,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蕃麦(即玉米)、洋芋、大荞等。第二,油料作物品种主要有黄豆、豌豆、白胡麻等。第三,其他作物品种有苜蓿、高粱等。总之,这些农作物品种是当地农民结合自然条件,经过千百年来的反复实践遴选出来的抗旱、耐寒,适于当地生长的物种。

豆角、瓜水、萝卜等蔬菜品种在乞巧歌中也有所反映,如“热头出来一盆火,放下纺车摘豆角”(《热头出来一盆火》)、“头上的豆儿脚下的瓜,姊妹坐下来扎花”(《头上的豆儿脚下的瓜》)、“巧娘娘院里的水萝卜,姊妹四人织绫罗”(《织绫罗》)。这些乞巧歌是对历史上西和蔬菜品种的逼真反映,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蔬菜贫乏的历史事实。

此外,枣儿、梨、柿子、苹果、葡萄、桃、石榴等水果在乞巧歌中也有所反映,如《枣儿树上结枣哩》:

文县的柿饼大又软,兰州的枣儿味道甜。天水的桃儿一包水,成县的薁黄红又圆。六巷的柿子是金黄,十里铺酸梨儿闻着香。上庄里拿的八盘梨,下庄里拿的化心梨。

在这首乞巧歌中,我们看出西和的水果不仅有当地的柿子、酸梨儿、八盘梨、化心梨,还有文县、兰州、天水、成县的柿饼、枣儿、桃儿、薁黄。类似的乞巧歌还有《大姐娃转饭先上香》,其中苹果、梨儿、柿饼、毛栗子、石榴、红枣、葡萄等水果都在该乞巧歌中有所反映。由此看来,历史上西和的水果品种是非常丰富的。

三、乞巧歌反映了西和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习俗

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2]。乞巧歌中提到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有:

(一)耕地

耕地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乞巧歌对耕地的情景也有所反映。如“鞍子架上,牛赶上,曲曲弯弯到地边。黄犍牛驾在左首里,黑犍牛驾在右首里。鞭子打上,牛赶上,早上耕了一亩半。热气上来牛站下,吃一瓶烟来再说话”(《送早饭》)的唱词,不仅反映了人们耕地的辛苦,还反映了当地农民以两头犍牛(即阉割过的公牛)为耕作动力,采用人畜结合为耕作方式进行耕地。这种人畜结合的耕作方式在当地称为“二牛抬杠”。“七爱共产党,耕地把你想,二牛抬杠不见了,机器上山多打粮”(《十爱共产党》),则唱出了这种耕作方式的变迁。

(二)播种

反映这一生产过程的乞巧歌,如“二月里想看娘,正栽洋芋希不忙,我没功夫来看娘。三月里想看娘,正种蕃麦点高粱,我没功夫来看娘”(《十二月想看娘》);“三月里种田忙,队长在村头喊得慌。妇人家都镟洋芋籽,男人家一齐上山梁”(《谁爱劳动谁英雄》)。这些乞巧歌反映了西和地区不同农作物采取了不同的栽种方式。乞巧歌还对当地农村省耕地的栽种形式进行了介绍,如“头上的豆儿脚下的瓜”(《头上的豆儿脚下的瓜》)。这种耕种形式是当地农民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以及生产规律而得出的经验总结。它不仅能提高土地的利用,还能增加粮食的产量,对粮食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三)田间管理

庄稼出苗后,重要的是田间管理。西和地区种植的是秋季作物。无论是小麦、洋芋,还是蕃麦,最重要的是锄草、施肥。如“四月里想看娘,正锄洋芋希不忙,我没功夫来看娘”(《十二月想看娘》);“夏季里来百花艳,禾苗出土长得欢。按时追肥锄杂草,用心作务好增产”(《土改分地忙春耕》);“四月里四月八,队长叫着锄地。洋芋苞谷锄得好,书记队长好领导”(《谁爱劳动谁英雄》)。由此看来,女性也积极参与了庄稼的田间管理工作。

在田间管理时,西和农作物长期面临的自然灾害是冷子(西和方言,冰雹)和干旱。如“五黄六月起黑风,飞沙走石天地昏。冷子砸烂房上瓦,满地乱溅枣儿大。一时大雨如盆泼,家家门前水成河。山上的庄稼还没收,一阵子打在泥里头”(《五黄六月起黑风》);“五五年的四月半,冷子如雨洒天边。麦子打成乱丝线,蕃麦打了个稀巴烂”(《五五年的四月半》)等唱词,都形象地唱出了冷子、暴雨给庄稼造成的灾难。再如“五月里来天气大,蕃麦晒得黄哒哒。人民愁着吃啥,快给北京打电话。电话打到北京城,毛主席听了把话讲:‘晒得轻的把粮验,晒得重的救济款’”,唱出了干旱对蕃麦成长的影响。这些乞巧歌既反映了自然气候对西和地区的影响,也反映了西和地区靠天吃饭的事实。

(四)收割

乞巧歌多反映小麦的种植与收割。现以小麦的收割为例来说明收割的情形:

1.盘新场。盘新场也叫盘大场、盘光场,是收割小麦之前的第一道程序。乞巧歌对盘新场的情景也有所反映。如“五月里来五端阳,社里的麦子遍山黄。队长领导估产忙,社员准备盘新场”(《一心跟上主席走》);“五月里来五端阳,发动社员盘大场。边前建个拦马墙,不要浪费一颗粮”(《社员快要忙春耕》)。这里的盘新场就是将打麦场的杂草拔去,浅浅地挖一遍,然后洒上水,再让两匹马拉上碌柱,绕着打麦场一圈一圈的转,直到将打麦场碾得平整、光滑。平整、光滑的打麦场才能碾出干净的小麦。

2.割麦和收上场。反映割麦这一生产过程的乞巧歌。如“五黄六月热难当,把饭送到山梁。放下扁担就割麦,本来不黑也晒黑。太阳没落一身汗,赶着回去做黑饭”(《一样的戥子十样的银》);“六月里来六月半,弯弯镰刀靠身转。割一把麦擦一把汗,队长领导好路线”(《新社会里好好干》)。小麦割完之后,农民要将小麦运送到打麦场上进行脱粒。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就需要背小麦,正如《死板姐》中唱的那样:“六月里来入伏天,背麦要翻几座山。背到后晌筋骨散,去时还要把饭担”,背小麦的辛苦也可想而知。当打麦场上的小麦是“大人娃娃一齐忙,麦垛子摞得像山梁”(《谁爱劳动谁英雄》)时,小麦才算真正收上场。

3.打场和碾场。乞巧歌对西和农村给小麦脱粒的方法有明确的介绍:一是打场,使用的劳动工具是连枷。如“四姐娃西城背后哩,吆牛抓粪簸粮食。会打连枷会割麦,撒籽扬场是把式”(《大姐娃成给南门下》);“七月里来秋风凉,无黑无明去打场。手抡连枷眼打盹,阿家骂姐‘吃禄粮’”(《死板姐》)。二是碾场,使用的工具是碌柱。如“六月里来六月半,场里碾场碌柱转。双马碾场簸箕扬,粮食口袋栽一场”(《一心跟上主席走》)。

4.扬场和掮粮食。扬场就是将麦粒与麦皮杂草彻底分离,如“六月里来六月六,发动社员割麦走。割着场来碾着扬,晒干簸净缴公粮”(《毛主席话儿记心中》)。麦粒与麦皮就彻底分离后,妇女们就帮忙将干净的粮食装进口袋,男人们则将装粮食的袋子掮到队里或家里,如“六月里碾场,碾下麦子扬场。一天掮粮食实忙哩,队长的脸势难看哩”(《谁爱劳动谁英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粮食掮到队里之后,“七月里秋风凉,会计拿斗又拿帐。算盘夹在胳膊下,准备给社员分粮”(《一心跟上主席走》)。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粮食多,好日子真要唱着过”(《包产到户粮食多》)。社员的生活更是“包工包产各收各”,不存在分粮的事情。

(五)磨面

收获后的小麦、蕃麦必须经过磨制才能变成面粉。磨面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延续。乞巧歌中对当地磨面用具也作了简略展示,如“一日里担水四十担,黑了推磨四更天”(《提上笼笼摘豆角》)。值得注意的是乞巧歌中提到的是人力推磨。这种人力推的磨是一种小型石磨,上磨盘侧面有挽绳子的孔,挽上绳圈,以木棒从中穿过,木棒头搭在上磨盘前面,人在另一端推着走,磨盘上倒有粮食,有孔可以流进,推磨的人并随时拨动,使均匀流下。这种人力推磨做法反映了西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乞巧歌中反映的西和农业生产民俗的考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乞巧歌中对节气习俗、农业耕作时序、农作物种类和农业生产过程的反映是当地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的节气知识和耕种技术,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近代西和农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第二,从乞巧歌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虽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男性在备耕(打炕、送粪、背粪)、田间管理(种地、锄地)、收获(割麦、碾场、扬场)等劳动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但女性同样也是农业生产的生力军。第三,从乞巧歌提及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动力可以看出,西和地区采用的主要劳动工具是木与金属相结合,主要动力是人力、畜力与人力相结合。第四,西和农田耕作条件比较艰苦,受到冷子和干旱的影响。当地人民虽然总结出一些节气知识、耕种技术,但更多的还是对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

猜你喜欢

乞巧洋芋节气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自大的马谡
乞巧七夕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