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豆野螟的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8-01-18徐爱仙徐建武朱汉桥汤少云
徐爱仙,徐建武,朱汉桥,汤少云,龚 伟
(1.湖北省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2;2.湖北省武汉农业检测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种子管理站,湖北 蔡甸 430100)
豇豆是武汉地区主栽蔬菜品种之一,豆野螟是豇豆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豆野螟以幼虫蛀食豇豆的花蕾、花和嫩荚,造成落花、落荚,后期进而为害种子,蛀孔外堆积粪便,造成豆荚腐烂[1],影响豇豆的商品性和产量。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豆野螟零星发生;自90年代以来,豆野螟逐步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变暖,豆野螟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且发生范围广,面积大,为害重[2-4]。在武汉地区,一般年份豇豆豆荚受害率可达20%~35%,严重时可以达到55%~88%;如果不加强防治,则基本无收成。
早在1982年就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性信息素控制豆野螟[5]。最早在非洲贝宁开展的田间试验表明:利用性信息素制成的诱芯能诱捕到豆野螟成虫[6]。利用天敌赤眼蜂[7]、三突花蛛[8]等防治豆野螟有较好的效果;应用杀虫灯诱杀豆野螟也有报道[9]。但是,目前,豆野螟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该虫具有钻蛀习性,化学农药的喷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9],而且,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造成豇豆农药残留大大超标。为了有效控制豆野螟的为害,确保豇豆的产量和品质,笔者应用智能虫情测报灯[10]连续10年对武汉地区豇豆豆野螟进行了监测,摸清了其田间发生规律,并对其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显著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1 豆野螟的监测
1.1 监测方法
应用智能虫情测报灯(由河南汤阴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进行监测,监测地点设在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农科所。监测区作物品种布局多样化,有茄果类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等)、十字花科蔬菜(小白菜、甘蓝、萝卜、红菜苔等)、豆类(豇豆、菜豆、毛豆等)、瓜类(黄瓜、丝瓜、苦瓜等),复种指数2~3,面积66.7 hm2,病虫害常年发生。监测时间是2007年至2016年。将测报灯安装在菜田距离地面约1 m高的平台上,每年3月份开灯,11月份关灯,记载每天诱集的豆野螟数量,并统计每月诱集数量和年度诱集数量。
1.2 监测结果
从表1看出,2009年豆野螟发生最重,诱集虫量达9004头;其次是2007年、2010年、2013年,诱集虫量均达3000多头;其余年份诱虫量不到3000头,其中2008年诱集虫量1000多头,2016年诱集虫量最少,只有407头。分析原因:2008年1~2月,武汉地区出现自1954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降低了豆野螟的越冬基数;2016年武汉地区6、7月份遭遇强降水过程,豆野螟喜食的作物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2016年豆野螟发生最轻。豆野螟全年主要发生期在6~9月,发生高峰期除2014年在7月份,2007年、2010年在9月份外,其余年份的发生高峰期均在8月份。武汉地区豆野螟的发生规律与气候特点及种植结构有关。豆野螟对温度适应范围广,7~31 ℃都能发育,但最适温度为28 ℃,最适相对湿度为80%~85%[1]。武汉地区6月至9月的平均气温在24~28 ℃,6、7月份有梅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这种高温湿润的气候适合豆野螟的发育;在此期间,田间豆类作物种植面积大,为豆野螟提供了大量的食源。因此,在武汉地区豆野螟主要发生期在6~9月。
表1 2007~2016年武汉地区智能虫情测报灯诱集监测豆野螟的情况 头
2 豆野螟的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豆野螟在武汉市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开展了选用抗虫品种、新型杀虫灯诱杀技术、性诱剂诱杀技术、生物导弹防虫技术、科学合理施用农药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2.1 农业防治技术
2.1.1 选用抗虫品种 豇豆不同品种对豆野螟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金佳鑫等在2008年对30个豇豆品种在花期对豆野螟的抗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豆野螟在抗性差的豇豆品种上产卵量多,不同品种的花和荚上的幼虫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豇豆品种对豆野螟的抗性有显著差异,云优油青、惠丰8号、8月冬求这3个品种的抗虫性居前列[11]。
2.1.2 深翻炕地,清洁田园 在盛夏高温季节,前茬收获后及时清园,深翻炕地15 d以上,使豆野螟虫卵(蛹)暴露在地表而被晒死,以降低虫口基数。同时结合炕地,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施,杀灭老熟幼虫和蛹。铲除菜田周边杂草和清除田间残花枯叶,以降低虫口基数。
2.2 新型杀虫灯诱虫技术
2.2.1 新型杀虫灯的诱虫原理 武汉地区主要应用的是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利用豆野螟成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诱集害虫,使害虫落入接虫袋或盆内,达到诱杀成虫的目的,这样可以减少田间豆野螟落卵量,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其危害。
2.2.2 新型杀虫灯的应用情况 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在武汉地区推广应用了10年。10年来,武汉地区在豇豆生产基地共引进推广新型杀虫灯5000余盏,应用范围涉及武汉市6个新城区,防治面积达2万多hm2,防治豆野螟效果明显。武汉地区杀虫灯的应用时间一般在5月底~10月底,装灯高度距地面1.2 m。据观察,在一般年份,杀虫灯平均每天诱集豆野螟成虫10头左右,多的可诱集30头以上。但在豆野螟暴发年份,杀虫灯诱集虫量很大,如2009年8月份31 d频振式杀虫灯共诱集豆野螟成虫5022头,平均每天诱集162头,最多一天诱虫量达1048头(见表2),说明其诱虫效果极好。
表2 2009年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控豆野螟情况
2010年在黄陂区前川街沙畈村进行了灯区与非灯区田间幼虫量对比调查,结果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8月16日、8月25日、9月11日、9月26日灯区百花虫口数比非灯区分别下降了69.6%、76.5%、85.9%、86.4%,灯区百荚虫口数比非灯区分别下降了77.3%、74.0%、80.0%、84.6%。
使用杀虫灯防治豆野螟,减少了用药次数,节约了防治成本。据调查, 杀虫灯防治区比常规防治区减少用药3~4次,节约防治成本1605元/hm2,减轻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天敌,维护了生态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十分明显。
2.3 生物防治技术
2.3.1 性诱剂防治豆野螟的技术 应用原理:性诱剂是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具有强大的引诱力。在诱捕器中放置1枚人工合成的含豆野螟雌成虫性外激素的诱芯,吸引性成熟的雄成虫前来交配,从而予以捕杀,以减少田间雌、雄成虫交配次数,降低田间种群数量,达到降低田间虫量的目的。应用情况:在豇豆田中每公顷放置30~45台套诱捕器,在新洲区双柳街豇豆生产基地进行豆野螟诱蛾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5表明:7月28日、8月18日、8月28日、9月18日性诱剂应用区的花害率比对照区分别下降了20、24、15、5个百分点,应用区的荚害率比对照区分别下降了16、21、18、7个百分点。
表3 2010年灯区与非灯区田间豆野螟幼虫量对比
表4 杀虫灯防治区与常规防治区防治成本比较
注:杀虫灯防治区面积2.67~3.33 hm2,折算成每公顷的灯诱成本。
表5 应用性诱技术防治豇豆豆野螟的情况
2.3.2 生物导弹防治豆野螟的技术 生物导弹应用原理:寄生蜂(赤眼蜂)在豆野螟的卵中寄生、孵化,吸食卵液的营养,阻止豆野螟的孵化;未被赤眼蜂寄生的豆野螟卵孵出的幼虫会因赤眼蜂传播的病毒感染而死亡。应用情况:武汉地区应用生物导弹防治豇豆豆野螟面积1000多hm2,应用情况调查表明,防治效果十分明显。2011年6月22日调查了蔡甸区张家淌村生物导弹应用区与未应用区(对照区)豇豆豆野螟的虫株率、百花虫口数和百荚虫口数,生物导弹的防治效果达86%以上(见表6);同时,农民反映应用生物导弹后要少施3~4次农药。
表6 应用生物导弹防治豇豆豆野螟的效果
2.4 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2.4.1 准确测报,把握防治适期 根据对武汉地区豇豆豆野螟的监测,武汉地区豇豆豆野螟主要发生期在6~9月,因此,从6月份开始,密切注意豆野螟的发生动态,搞好其监测工作。选择最佳喷药时间,提高防治效果;在豇豆始花期(全田开花20%左右)第一次施药,第二次在盛花期于上午9:00左右花瓣张开时喷药。
2.4.2 选择对路的农药 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BT加25%杀虫双5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1500倍液或15%印虫威3700倍液或1%甲维盐2000~2500倍液。
2.4.3 巧施农药 重点喷雾花、蕾、嫩荚及地面上的落花落蕾落荚。雾点要细,药液量要足,喷施要均匀,连喷2~3次。
3 小结与讨论
应用智能虫情测报灯监测武汉地区豇豆豆野螟,并对其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探索,摸清了豆野螟的田间发生规律。武汉地区豇豆豆野螟主要发生期在6月至9月,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份。这为该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豆野螟的产卵和为害较为隐避,田间调查有困难,因此,在测报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应用性诱技术诱杀豆野螟虽然有一定的防效,但比应用性诱技术防治斜纹夜蛾的效果稍差[12]。建议对防治豆野螟的性诱剂作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防治效果。
[1] 郭书普.蔬菜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77-560.
[2] 阴华海,王飚,陈玉婵.铜仁地区豆野螟发生及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3,16(4):19-20.
[3] 陈方景.豇豆豆荚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4):22-23.
[4] 夏建平,夏建美,张丽芬.浙西南山区豇豆荚螟发生严重[J].中国蔬菜,2006(12):48.
[5] Okeyo-Owuor J B, Agwaro P O. Studies on the legume podborer,MarucatestulalisGeyer Ⅲ: the use of a pheromone trap in population studies [J]. Insect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1982(3): 233-235.
[6] Downham M C A, Hall D R, Chamderlain D J, et al. Minor components in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legume podborer,Marucavitratadevelopment of an attractive blend [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003, 29(4): 989-1011.
[7] 文礼章,肖新平,邓培云.豇豆荚螟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J].昆虫知识,2000,37(5):274-278.
[8] 王福莲,张帆,谢广林.三突花蛛和T纹豹蛛对豇豆荚螟幼虫的捕食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75-276,278.
[9] Lateef S S, Reed W. Insect pests on pigeon pea [M]//Singh S R. Insect pests of tropical legumes. 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1990: 193-242.
[10] 马冬梅,成金荫,王海霞,等.智能虫情测报灯在害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情况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8(6):53.
[11] 金佳鑫,潘亚飞,王小平,等.豆野螟对寄主的选择性及豇豆品种抗螟性比较[J].植物保护,2008,34(4):81-85.
[12] 盛全学,徐爱仙,李莉,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在芦笋生产中的应用[J].长江蔬菜,2008(19):47-48.
[13] 邹永辉,张华.斜纹夜蛾性引诱剂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