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病流行诊断及其防控措施
2018-01-18李红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高台动物卫生监督所125209
李红新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高台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209)
小鹅瘟也称为鹅细小病毒感染,是初生雏鹅或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鹅细小病毒。本病是1956年在我国扬州首先发现,并定名为小鹅瘟。1965年后,德国、荷兰、匈牙利、英国、苏联、法国、以色列、越南、南斯拉夫等国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目前本病已遍布世界许多养鹅和番鸭的国家和地区。本病表现为 “两高一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传播快),对鸭、鹅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危害。
1 病原分析
小鹅瘟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六角形,无囊膜,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本病毒无血凝活性,只有一个血清型,与番鸭细小病毒存在部分共同抗原。病毒分布于发病雏鹅的各个组织器官及体液中,其中肝、脾、脑、血液、肠道等器官的含毒量高。病毒能在鹅胚、番鸭胚或其成纤维细胞中增殖且形成细胞病变。病毒接种鹅胚时,一般5~7d胚体死亡,死亡胚体的绒毛尿囊膜增厚,皮肤、肝脏及心脏出血随在鹅胚中传代次数增多,病毒对鹅胚的致死时间稳定在3~4d。鹅胚适应毒株经鹅胚与鸭胚交替传代后,可适应鸭胚并引起部分鸭胚出现死亡,随着在鸭胚中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可引起绝大部分鸭胚死亡,并且对雏鹅的致病力减弱。本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min、56℃作用3h其毒力无明显变化;在冷冻的状态下至少可以存活2年;能抵抗乙醚、氯仿、胰酶和pH3.0酸性环境等。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和雏番鸭,目前该病的发病日龄有增加趋势,40日龄以上的鹅也可发病。不同品种雏鹅易感性相似。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感染雏鹅的日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高;反之越低。2~5日龄死亡率高达95%以上;6~10日龄死亡率可达70~90%;11~15日龄雏鹅感染,死亡率达50~70%;16~20日龄雏鹅感染,死亡率达30~50%;21~30日龄雏鹅感染,死亡率达10~30%;1月龄以上的雏鹅感染,死亡率为10%左右。
带毒、带菌的鸭鹅是本病的主要传播者和传播源。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的呼吸、排泄,污染饲料、饮水及周围环境,易感雏鹅通过饮水、采食可以感染病毒。本病通过孵化室进行传播,如带毒种鹅产的种蛋带毒,带毒种蛋孵化时,无论是孵化中出现死胚,还是孵化出外表正常的带毒雏鹅都能散播病毒,将孵化室污染,造成刚出壳的雏鹅被感染,一周内大批发病、死亡。本病暴发多是病毒垂直传播引起的易感雏鹅群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在特定地区呈周期性流行,耐过或病后的鹅群具有免疫力,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3 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症状不明显,多发生1周龄以内的雏鹅或雏番鸭,突然发病,死亡和传播决,发病率可达100%,病亡率高达95%以上。
(2)急性型多发生于1~2周龄内的雏鹅,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量增加;病雏虽能随群采食,但采食后不吞咽,随即甩出;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便,粪便中常带有气泡、纤维素碎片或未消化的饲料;不愿走动,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呼吸不畅,口鼻有棕色或绿褐色浆液性分泌物流出;临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头多触地,病程2d左右。
(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雏鹅,常见于流行后期或低母源抗体的雏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较轻,以食欲不振、下痢、消瘦为主要症状,少数病鹅排出的粪便表面有纤维素性伪膜覆盖。病程一般5~7d或更长。
4 预防措施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孵化室中的用具、设备在使用后必须清洗消毒。对于已污染的孵坊所孵出的雏鹅,应立即注射高免血清,0.3~0.5ml/只。
(2)免疫预防:种鹅在开产前一个月用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进行第一次接种,2头份/只,肌内注射;15d后进行第二次接种,2~4头份/只。若种鹅未进行免疫,可对2~5日龄的雏鹅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小鹅瘟高免卵黄液,每只皮下注射0.5~1ml,该方法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5 治疗方法
雏鹅发病后及早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能制止80~90%已感染病毒的雏鹅发病。已感染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2~3ml,全群预防注射0.5ml/只,10日龄以上者可适当增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