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防控中血清抗体监测运用探究
2018-01-18张汉武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262100张汉臣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畜牧兽医管理站262100
张汉武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262100)张汉臣 (山东省安丘市石堆镇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100)
猪疫病是养殖生猪的主要威胁,对于养殖户来说,减少猪疫病发生的概率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研究血清抗体检测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护措施,利用血清抗体检测技术可以防控猪疫病的发生,及时掌握生猪养殖的必要措施,对防止和控制生猪疫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对居民身体健康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的含义
利用血清学方法对猪疫病进行监测被称为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监测到的生猪抗体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的健康状况进行临床分析和监测,及时掌握生猪体内的健康状况,为生猪发生疫病作出预防措施,并且为生猪疫病前期诊断和后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数据,在生猪发生疫病时可以准确无误的作出治疗措施和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提高猪疫病的防治工作效率,为生猪疫病的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
2 生猪养殖过程中血清抗体技术应用
2.1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必要性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疫苗接种是一种最普通的防治疫病的方法,通过血清抗体监测可以有效掌握生猪体内基本抗体情况,掌握生猪体内抗体数据分析,从而从科学的角度评估疫苗质量,监测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效果,掌握科学接种疫苗方法,从而能筛选出更加合理、可靠的生猪接种疫苗。在养殖现实过程中,许多养殖户的养殖方法和疫苗接种方法都是从其他比较大型的养殖户中借鉴过来的,并没有考虑到地区因素。对于不同地区而言,气候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对于生猪母体体质而言有很大影响,对生猪疫苗接种的效果也有许多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由于借鉴其他养殖场的疫苗接种方法是不适合养殖户在当地养殖生猪的,所以为了提高疫苗接种质量,养殖户必须有自己的监测数据,根据可靠的检测数据给生猪注射合适可靠的疫苗。根据监测数据提供合适的疫苗种类,在最恰当的时间接种疫苗,从而最大可能提高生猪抵抗力水平,减少猪疫病的发生概率。
2.2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可以预警猪疫病的发生
利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可以及时观察到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证实接种疫苗的有效。在生猪养殖场中,要合理的切断生猪疫病传播途径,防止外来病原侵入,防止内部病原传播,通过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对生猪养殖的整体做到有效监测,清楚掌握生猪疫病当前存在的状态,掌握疫情发生时的传播范围及发生的危害程度,对整个疫情有一个精准的预警效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生猪疫病对养殖场的影响。
例如猪蓝耳病曾经被称为猪神秘病,被称为二类传染病。蓝耳病可通过血液循环使母猪受到感染,从而引起母猪流产,繁殖出现障碍,所以利用血清抗体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时刻监控生猪血液里抗体的变化,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蓝耳病的爆发。
2.3 利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可以对生猪疫情进行准确诊断
实验室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室内进行抗体监测工作,得出的数据也只能是单一抗体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并不能用监测数据作为诊断疫病的唯一参考内容,只能将这单一的抗体监测数据作为一项参考数据。如果生猪群体中有非群体的疫病出现,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单一分析,必须准确的监测其体内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做出准确判断,避免养殖场出现因个体损失巨大的情况。对于发生比较急的生猪疫病来说,要经过反复监测,对每一个病原体的数据进行比对,避免监测结果出现数据偏差较大的情况,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误诊的发生,减少养殖场不必要的损失。
例如伪狂犬症是疱疹病毒造成的急性传染病,被认定为影响生猪经济的最大病毒,因为生猪为哺乳性动物,一旦患上伪狂犬症十分容易传播。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水痘病毒、生猪不发情和不孕症等,所以利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可以时刻观察到生猪体内的T细胞与B细胞变化,提前隔离患病生猪从而减少损失。
2.4 利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可以对生猪疫病进行实时病情监测
生猪个体如果在长时间内感染疫病后康复,其体内一定会产生大量抗体,通过血清抗体监测可以准确把握这些抗体的数据情况,根据这些抗体的特性研究适合的疫苗,在实际养殖中,养殖人员可以根据疫病规律和疫病特征时刻关注生猪的身体情况,对疫病发病特征做出及时归纳,及时分析疫病发生的季节规律,重点作出相应应对措施。利用血清抗体检测技术做出数据监测可以反映出生猪体内抗体的变化趋势,实时监控生猪疫情发生条件,从而从根本上抑制疫情的发生。
例如圆环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现在已知血清型有PCV2和PCV1两型,PCV2为致病性病,而PCV1非致病性病毒,PCV2致病性病毒主要表现在断奶生猪仔多种系统衰竭中,是生猪皮炎和肾病的主要病毒来源,直接造成生猪死亡。
3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3.1 样本选择
在样本选择上,工作人员应对养殖场内公猪进行监测,因为病源在公猪体内的存在性比较大,公猪通过配种会把病原传给母猪,所以有必要对公猪进行取样监测。对于母猪而言,母猪是主要的繁殖体,对其进行抗体监测也是必要的,其比例应该保持在20%左右。另外样本的选择还应分阶段进行选择,对生猪各个生长阶段都要进行检测。
3.2 采样和送检时的注意事项
生猪采样是随机的,所以在采样过程中要做好标记,尤其是对不同阶段的生猪采样比例不能差别太大,也要保证整个采样过程中不被污染。在采样过程中要用专用的试管进行血液存放,防止出现溶血现象变质情况,保证监测样本的准确性。
3.3 生猪疫病的监测时间
原则上对每一批生猪,每一年要进行3~4次的疫病监测,在不同时间段内安排合理的检测,在不同生猪生长阶段也要安排疫病监测,监测时间不能间隔太长或太近,合理的时间分段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4 生猪养殖户应该注意的事项
4.1 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
养殖人员的素质对于疫苗能否有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因而,为了使疫苗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加大对养殖人员专业化的培训,由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并且定期内部考核检测,针对疫苗接种问题开展独立的课题,使每位工作人员均能切实有效的投入到工作中。了解疫苗相关知识,明确具体适用的行为规范,各个员工间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4.2 提高疫苗质量
国家要大力支持疫苗研发工作,督促生产厂家大力投入质量研究,提高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疫苗本身质量过关才能发挥保护作用,对于不合格的疫苗要及时清楚、多方位的研究调查,总结失败经验,为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4.3 完善疫苗储存运输条件
生猪疫苗对保存和运输条件要求极高,为保持疫苗的有效性,在运输过程中要用专门的冰袋进行包装,以防温度过高导致疫苗失效,还要注意疫苗的有效期很短,在打开疫苗2h内必须要将其用完。
5 结束语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生猪疫病的防治和控制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在科学研究中发现,血清抗体监测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监测手段,可以实时监控生猪体内抗体数据的变化,防治生猪疫病发生,在疫情发生后作出及时应对。所以生猪养殖户一定要重视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切实做好生猪疫病的防治与治理工作,提高我国食品安全质量,为生猪养殖市场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