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品种改良关键要点及优化措施
2018-01-18陈明生
陈明生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畜牧站541899)
近几年,依托国家政策的指引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我国各地畜禽饲养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牛只品种改良技术方面的影响较大,但在实际生产中运行此项技术还有些问题,所以相关单位应对此技术给予高度重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建构相对更有效的管控机制,并且切实落实合理且正确的管理措施,这样能保证品种改良技术良好的运行,并且确保技术结构健全、完整。
1 牛品种改良的技术优势
如今,市场对牛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肉牛养殖项目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实际发展进程中寻求突破,就应集中对相应改良技术加以优化,同时还要将相关技术结构更进一步提高。发展牛品种改良项目,不仅可以使本地牛实际质量得到相应提高,如果借助引进新品种的机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本地牛生产性能的更加优化。
2 牛品种改良项目的发展现状
2.1 逐步实现了良繁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在牛品种改良技术实施推进过程中已经联合展开育种工作,从基层单位直到农牧饲养中心如今已经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在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同时,也提高饲养员对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并且随产量不断优化而逐渐升级。生产中建立良繁体系时,应将目标进行统一,以确保整体管控和鉴定工作形成有效的平衡状态。
品种改良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不断发展,但前提必须保证牛只饲养呈现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模式,确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整个管控结构和项目管理效果得以提升,从而在整个技术实施过程中实现此项目保护机制的有效性。
2.2 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结构
我国对于牛场实施规模化饲养模式及根据实际生产建立牛场标准的过程中,应针对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项目实施集中管控制度,确保牛场可以按照标准化加以运行,并且牛群结构也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目前改良牛规模化饲养模式已经实现40%以上,并且在生产中可见收效比较良好。
2.3 逐步实现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
牛养殖生产中要逐步实现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并且对此加以合理利用,确保整体管控结构得以优惠,将管理效果相应提升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管理层级和实际需求的相互联系,实现合作社建设确保对于牛品种改良项目更加优化的推进。
3 牛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优化措施
3.1 强化组织建设
实现牛品种改良项目从根本上得以强化,应从政府层面入手,将管控机制和监管力度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提高,将维护饲养者的利益作为首要目标。生产中如果可以将品种改良的相关目标和实际效果加以提升,进一步就可以相对提升管控层级,从而使得专题研究项目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落实。
3.2 强化培训力度
实际生产中应重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确保牛品种改良效果和运行的提升,以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首先应将培训实效性加以落实甚至提升,保证管理人员具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其次应由相关项目的负责人建立职业鉴定升级培训项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的服务能力。
3.3 积极转变推广范围
为了确保牛品种改良的整体效果,应由管理部门落实管控机制,并适时加以广泛宣传,让更多民众对牛品种改良项目认知加深,扩大宣传牛品种改良重要性的同时,调动牛只饲养者对品种改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品种改良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推广。确保大部分饲养户能真正认识到牛只饲养的重要性,并且熟悉牛群饲养管理的技术,在此基础之上保证农户改变对于传统饲养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发挥出改良项目的优良效果。
3.4 增加资金投入
在牛品种改良项目的整个运行及相关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要集中对资金实行合理管控,在政府关注和重视的基础之上,将年度工作计划整体水平提升,保证资金运转实效性得以提高。强化资金管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饲养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员工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确保品种改良工作可以合理运行,从而为改良品种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