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虞二都杨梅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01-18宋文君

现代园艺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上虞杨梅浙江省

宋文君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绍兴上虞 312300)

上虞是浙江省杨梅重点产区之一,产出的“二都杨梅”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被古人称作“越中果品第一”。全区杨梅面积0.23万hm2,产量0.49万t,2017年产值10129万元,杨梅已成为产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二都杨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记载种植。古时,杨家溪一带,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1932年的《建设月刊》第十二期上汪呈因曾撰文:上虞杨梅五圣乡(即今日横塘乡)为最好,其次为岙口、黄白坞等地,当时五圣乡杨梅产量已达32.5万kg,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1 现状

二都杨梅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绿色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有机食品、森林食品等一大批基地得以认证,二都杨梅产业档次明显提升,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区域名牌农产品、浙江省优质产品、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全国十大精品杨梅,还获全国精品杨梅评比优质奖、浙江省精品水果优质奖等荣誉。驿亭镇被评为中国优质杨梅基地乡镇、“浙江省杨梅之乡”、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果品)、浙江省杨梅特色优势强镇,是“中国杨梅之乡”。近年来的“四季鲜果”之旅,极大地促进了基地基础设施及景观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杨梅品牌的提升和发展,基本确立了二都杨梅在全省杨梅的地位和知名度。

近年来,政府想方设法,多方借力筹措资金加大对杨梅产区的投入,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杨梅产区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主要杨梅基地的道路、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布局更加合理,区域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有多个园区等被授予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杨梅产区各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乡村经济进一步活跃。已成为美丽乡村展示区、旅游路线精品线。二都杨梅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公司、专业合作、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农业推向市场、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载体。至今全区共有杨梅专业合作社57家,联接全区8500家农户,其中上虞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上虞真山杨梅专业合作社、上虞晶梅杨梅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浙江省优秀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二都杨梅品牌,专业合作的成效更加显现。作为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的杨梅良种“二都杨梅”,逐步建立了品牌。上虞区政府多次组织举办了上虞杨梅评选会,驿亭镇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晚会进行宣传。杨梅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各种展示展销活动,同时做好名牌名品认定,2013年获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2014年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2016年获“浙江省区域名牌农产品”称号。

2 存在问题

2.1 经营规模小

受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束缚,不少地方都把水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但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据统计,全区户栽杨梅在1.33hm2以上的农户仅有100多户,占总杨梅种植户数的1%。规模小带来高成本,从而阻碍了杨梅业的综合投入和发展。

2.2 科技含量低

目前大的果园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广大小户基础设施难以改变,良种繁育体系落后;生产管理机械化程度低,且杨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都单家独户地分散种植,自主管理经营,杨梅栽培管理普遍存在松散性和随意性,因此不能排除个别农户喷施禁用农药,喷药的间隔期过短等问题,果品质量总体不高,仅30%达到优质商品果标准。名优果品少,上市的果品外观较差,并且杨梅包装、保鲜的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已有杨梅包装、贮运和购销等社会化服务的系统运作,开发了杨梅保鲜型包装,建成了杨梅的保鲜库,缓解了保鲜贮藏的难题。但是,保鲜的时间还非常有限,科技含量不高。

2.3 组织程度不高

杨梅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由于其成立时间短、资金缺乏等原因且大多合作社均以家庭为单位,造成辐射面小、服务功能不全。目前服务项目主要还在生产技术指导、信息采集、果品小部分的销售等。杨梅深加工企业缺乏。杨梅加工仅以最低端的杨梅粗坯,杨梅制酒等产品为主。因此,急需筹措资金,远程规划,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2.4 产销渠道不畅

杨梅销售市场半径小。杨梅销售,主要还是本地或近距离地消化,尽管已有大通一号店等电商,部分农户也开始利用网络销售,但占比不大。大部分农户还是“守株待兔”式等待顾客上门收购。随着杨梅产量的增加,这种方式将会变得越来越落后。因为浙江省本来就是杨梅大省,省内处处有杨梅,处处都有杨梅的知名品牌。杨梅不耐保鲜、运输,目前,杨梅销售渠道主要以本地为主,约占50%,其它地方10%,企业加工和家庭浸酒占5%。同时随着杨梅销售价格的下降,礼品杨梅的销售量大幅度下降,很明显本地市场将相对缩小。而随着杨梅投产面积逐年扩大,几年后杨梅产量将会翻一番,按照目前的市场空间,杨梅平均售价只有20~50元/kg,遇上雨季,出现卖难问题成为大概率事件。同时,浙江省销售网络基本没有形成。果品批发市场布局不够合理,且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贮藏、保鲜、运输等功能设施不配套。一般福建等地的早熟杨梅种植的较多。果农生产规模小,缺信息,缺资金,无法涉足市场参与流通。

3 对策思考

3.1 统一制定规划,形成规模效应

为了切实把杨梅产业做大做强,提高杨梅基地的品位,在全省杨梅生产中起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杨梅产业的持续发展,在出台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注重继续加大基地改造力度,投入资金配套基地生产所需的道路、电力、通讯,建造管理用房、小型蓄水池,并尽量做到园林化布局。

3.2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量品质

二都杨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农户长期凭经验进行传统生产,再加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二都杨梅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退化趋势。一方面,稳定和密切与省农科院校的技术协作关系,明确责职和人员,不做表面文章,真正使合作关系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强农技干部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本领,切实解决农产品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应用新技术、改善杨梅品质。由于果农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粗放生产,致使杨梅幼树投产较迟,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品质差异较大。通过改变施肥时期、肥料种类,进行合理修剪,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矛盾,着力减小杨梅大小年波动幅度,提高杨梅的品质。其次,加大基地品种及布局的调整力度。通过引进新品种、利用海拔高度差等措施延长杨梅采收期。在杨梅发展区通过正确引导,采用高接换种技术,并合理搭配品种,加速优良品种推广和提高设施栽培面积,适当延长杨梅的采收供应期,延长杨梅上市期。出台政策,加大大棚、喷滴灌、防虫网、黄粘板等推广应用力度,增加科技含量。

3.3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营造基地环境

近年来,政府想方设法,多方借力筹措资金加大对杨梅产区的投入,目前杨梅产区的面貌、交通等已明显改善。重点支持较集中的杨梅基地的道路新建或拓宽。同时,为规范杨梅交易,建造二都杨梅交易市场,加快进入产区公路拓宽改造,建造多个交通环流。结合精品线路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督促各村改善村容村貌,净化周边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山旅游,提高产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引导村民在杨梅季节开办农家乐、民宿,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最大限度提高消费额,进一步活跃乡村经济,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展示区、旅游路线精品线。

3.4 扶强专业合作组织,提升产业化水平

专业合作社是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社员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自2002年首家上虞杨梅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运行不断规范,成效初步显现,已经成为农业推向市场、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载体。其中多家杨梅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社。但合作社作为群众性组织,社员素质相对较低,而且分散,管理难度大,规范化运作存在一定困难。健全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鼓励合作社进行技改投入,加快引进农产品深加工流水线,努力改进包装,开发专利产品。

3.5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争创名牌名品

二都杨梅作为上虞的名果,已备受市内外游客青睐,做好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之外,拓展宣传渠道和空间。充分利用上虞杨梅节,加大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的报纸、电台的专题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上虞二都杨梅。到大中城市举办二都杨梅推介会,既借此宣传上虞的投资环境,又提高了二都杨梅知名度,推动杨梅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推介力度的同时,力争确保杨梅质量,在采摘上,改变以往一直以来存在的采青现象,做到对外销售的二都杨梅充分成熟,真正体现品质优良的特点;在包装上,提高礼品化、工艺品包装比例,达到吃完杨梅,包装器具成为家庭工艺品摆设;在发展规模上,贮藏保鲜期限上和精品包装上,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行分等定级,提高二都杨梅附加值,打响二都杨梅品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3.6 充分挖掘二都杨梅文化,提升文化积淀

二都杨梅历史悠久,据清朝光绪25年,《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通过挖掘二都一带杨梅的历史和故事,从建杨梅博物馆到寻古杨梅路,从举办诗词歌会、摄影比赛、到组织驴友大会等,充分挖掘二都杨梅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上虞杨梅浙江省
想去旅行的杨梅等7 则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杨梅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腊月杨梅红
孙来达:梅老大的杨梅不愁卖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