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2018-01-18吴双
吴双
子宫内膜炎是女性群体中的高发疾病, 其主要症状为月经紊乱、白带异常以及下腹疼痛等, 严重时会影响女性生育功能[1]。此疾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 经常被患者忽略, 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从而使病情加重。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病毒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但用药以后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2]。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提高疗效。本文主要分析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诊的9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 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卵巢和子宫均未发生病变, 且排除孕妇和服用过激素药物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5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42.23±8.72)岁, 病程2~10个月, 平均病程(5.82±2.25)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年龄 22~66岁 , 平均年龄 (43.15±8.64)岁 , 病程 1~11个月 , 平均病程(5.24±2.7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 其中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初始计量为15 mg/kg,维持剂量为7.5 mg/kg, 间隔6 h进行1次静脉滴注。将左氧氟沙星2 mg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 静脉滴注2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甲孕酮进行治疗, 口服甲孕酮10 mg,1次/d, 用药时间为月经周期的后半期的3周。保证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服用其他激素类药物, 且必须注意休息和饮食健康。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 (MMP-9 、IL-4、IL-10、IL-2)。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发热、白带增多、腹痛等症状症状消失, 白细胞水平正常;有效:患者发热、白带增多、腹痛等症状症状改善, 白细胞水平降低;无效:患者发热、白带增多、腹痛等症状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实验组患者MMP-9为(0.49±0.07)μg/L、IL-4为(10.39±2.97)μg/L、IL-10 为 (14.15±2.52)μg/L、IL-2 为 (3.19±0.63)μg/L ;对 照组患者 MMP-9 为 (0.51±0.07)μg/L、IL-4 为 (10.55±2.98)μg/L、IL-10 为 (14.13±2.47)μg/L、IL-2 为 (3.17±0.59)μg/L ;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 MMP-9 为 (0.35±0.03)μg/L、IL-4 为 (6.87±2.42)μg/L、IL-10 为 (27.02±4.93)μg/L、IL-2 为 (5.53±0.91)μg/L ;对 照组患者 MMP-9 为 (0.44±0.05)μg/L、IL-4 为 (8.95±2.54)μg/L、IL-10 为 (20.51±4.45)μg/L、IL-2 为 (4.09±0.87)μg/L ;治 疗后两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发病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遭受细菌侵犯后而形成的炎症。子宫内膜炎属于生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 主要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不然极易影响输卵管和盆腔的健康, 造成孕妇流产, 甚至不孕[3]。子宫内膜炎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 经常被患者忽略, 因此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从而使加重病情。目前, 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 比较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可以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其长期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并且伴有大量的不良反应, 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临床研究发现, 甲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能够具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甲孕酮属于孕激素类药的一种, 其能够拮抗雌激素, 直接在子宫内膜上发挥作用, 对子宫内膜分泌期进行抑制, 加速感染内膜组织的脱落速度, 促进软组织重新生长[4-7]。同时, 甲孕酮的抗炎效果较好, 能够缓解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甲孕酮于抗生素联合治疗后, 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恢复时间更短, 表明联用后的效果更加理想, 安全性更高[8-10]。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 高于对照组的75.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子宫内膜炎患者采取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1] 赵东升, 王强, 杨凌, 等.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1):49-50.
[2] 宋瑞丽.子宫内膜炎应用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0):47.
[3] 周洁.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血清IL-4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吉林医学, 2013,34(6):1026.
[4] 张加成.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26(8):985-986.
[5] 邓建春.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25):52-54.
[6] 朱孝琳.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16(11):1086-1088.
[7] 王冲, 赵兴.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19):86-87.
[8] 任璐.甲孕酮联合2联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患者疗效观察.中国伤残医学, 2014(12):116.
[9] 彭玲.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5):186.
[10] 武晓林.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