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2018-01-18王海玲
王海玲
老年化问题加剧的同时, 老年常见疾病冠心病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患者以胸痛、心悸以及明显的乏力、心律不齐等为主要表现, 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死亡[1]。本院对治疗老年冠心病展开一定研究, 具体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本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接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 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55~79岁, 平均年龄(67.12±4.62)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展开分级[2]Ⅰ级20例, Ⅱ级40例,Ⅲ级20例。按照数字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选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4021217)1次/d, 0.1 g/次;睡前口服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AstraZeneca AB, 国药准字J20100099)1次/d, 24 mg/次;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2020816), 1次/d,40 mg/次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长春西汀片(浙江泰利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2342)治疗,30 mg长春西汀片与100 ml 葡萄糖(5%)混合后行静脉滴注,1次/d。共滴注9 d。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进行离心、分离,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TNF-α、MCP-1、IL-18进行分析, 具体操作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展开。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3]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MCP-1、IL-18、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疗效评定标准:NYHA分级下降2级为显效;NYHA分级下降1级为有效;NYHA分级未下降且患者临床病症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率为75.00%(30/40), 有效率为22.50%(9/40), 无效率为2.50%(1/40), 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显效率为50.00%(20/40), 有效率为30.00%(12/40), 无效率为20.00%(8/40), 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1346,P<0.05)。
2.2 两组患者TNF-α、MCP-1、IL-18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的 TNF-α(41.02±15.23)ng/L、MCP-1(313.92±75.23)ng/L、IL-18(34.92±11.02)μg/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0.43±33.15)ng/L、(489.23±88.24)ng/L、(50.23±18.32)μ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0231、10.2453、12.0324,P=0.000<0.05)。
2.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分别为(4.53±1.21)、(4.62±0.12)g/L,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分别为(3.31±0.79)、(4.12±0.91)g/L;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粘度分别为(1.92±0.25)、(1.91±0.17)mPa·s,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粘度分别为(1.29±0.16)、(1.66±0.28)mPa·s。两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及血浆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及血浆粘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51、7.256,P<0.05)。
3 讨论
血液出现高粘滞, 临床上很容易出现血栓、微循环障碍等, 严重患者表现为动脉栓塞, 组织器官缺氧缺血, 出现坏死症状。冠心病患者出现血液流变学变化, 主要原因是出现了高粘滞状态, 粘度增高, 血流速度变慢, 血流量不断减少,血小板加速聚集, 故而表现出各类病症。
以长春西汀展开治疗时, 患者口服约30 min后药效达到峰值, 维持约1 h。峰值范围上分析, 健康人口服5 ng/ml能够达到20~60 ng/ml, 且不存在药物蓄积的现象。药物在进入机体后不被血浆中酶水解, 但进食对吸收的影响较为明显,生物利用度大约达到80 %左右, 其半衰期为0.14 h。进入机体后肝脏进行代谢, 代谢产物未检验出活性, 少部分药物以原形随尿液排出, 其他均以代谢产物排出。给药方式不同,半衰期也有明显差异:口服半衰期为1~2 h, 静脉注射半衰期为2.0~2.5 h。本次选择的是口服片剂, 所以选择进餐前口服,疗效甚佳[4-8]。
综上所述, 冠心病患者以长春西汀辅助治疗, 血浆炎症因子和血粘度明显降低, 临床疗效显著。
[1] 宗道然.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1):122-123.
[2] 李萍, 郑海燕.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8):361-362.
[3] 杨昆, 金志泽.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心理医生, 2016, 22(18):117-118.
[4] 欧华静, 郭正亮, 黄刚.注射用长春西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22(7):718-722.
[5] 郭正亮, 吴倩, 欧华静, 等.注射用长春西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hs-CRP 和 IL-6的影响.医药前沿, 2013(4):395-396.
[6] 丁海峰, 柳达, 罗文利, 等.长春西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农垦医学, 2013,35(4):292-295.
[7] 黄天韬, 陈晓文, 张萍, 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8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相关性研究.临床荟萃, 2010, 25(8):654-657.
[8] 谭洪勇, 张金国, 刘向群.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 hs-CRP、MCP-1、TAT及IL-18的相关性研究.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0):1768-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