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2018-01-18唐长波李邦玉马丁良

农产品加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苏州市营养食品

汝 骅,张 丽,唐长波,俞 莉,李邦玉,马丁良

(1.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系,江苏苏州 215104;2.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0 引言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食物营养与发展纲要(2014-2020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的相继发布,给我国现代食品工业发展与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而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文)把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又提高到了新高度——“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构建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的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此开展初步的实践探索。

1 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苏州市职业大学的新兴专业之一,设立于2006年。通过长期的专业建设与实践并结合学校特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社会与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立足本地区及周边地区,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岗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食品营养指导与咨询”,兼有“食品生产加工与营销”方向的良好理论素养、较高管理能力、较强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近几年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借助前期的校特色专业建设经验、抓住目前正在进行的校品牌专业建设契机,在教学中立足食品产业和区域经济,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能,对学生进行全员的创新创业引导和必备的技能培训,还在课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专项性、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独立型、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构建了“多课堂联动、点面结合、分层递进”的高职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多课堂联动”是指第一、二、三课堂相互联系、互联互通、互相促进;“点面结合”是指全员教学与个性化训练相结合;“分层递进”则是指先理论与基础、后专项与综合、再提高与拔尖,层层深入。

2 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充分利用“第一课堂”(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学生专业社团、专业兴趣小组、“校园食品营养节”等),“第三课堂”(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校研究性课程、校创业设计大赛等)这3类课堂,构建了“多课堂联动、点面结合、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面、多角度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2.1 立足第一课堂,全员化指导创新创业理论与技能

“第一课堂”是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全员教育阵地,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苏州市职业大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必修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限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创新创业及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等4类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按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精神,学校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统一规划了涉及创新创业的课程,具体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创新执行力”“创业创新领导力”“创新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选修课程。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课程则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岗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以外,还在能力课程、专业创新创业及拓展课程中规划了“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食品营养指导与咨询”两大主要方向,拓展了“食品生产加工与营销”一个辅助方向,以培养学生多岗位职业技术与职业技能。

2.2 用好第二课堂,按兴趣指导创新创业实训与实践

“第二课堂”是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实训与实践的有效平台,主要包括该专业学生根据“食品品质控制与检测”、“食品营养指导与咨询”、“食品生产加工与营销”3个方向的兴趣爱好,自行组建的营养与健康协会、检测检验兴趣小组、烘焙协会等学生专业社团或课外兴趣小组,以及“校园食品营养节”等。学生在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专业社团或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专项性创新创业实训与实践,并以“校园食品营养节”形式开展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校园食品营养节”为例,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教师为主导的校内拓展性技能展示与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至今已成功组织开展了10届。“校园食品营养节”崇尚“项目学习”理念,学生全程参与“校园食品营养节”的活动主题确定、活动方案设计、活动的软硬件准备、活动组织实施、活动总结与评价的全过程。尤其是近3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强化了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创业元素,通过组建营养与健康协会、烘焙协会等学生专业社团,并陆续建成了“创客烘焙工场”、“营养健康小屋”等具仿真职场环境的校内开放实训室,为“校园食品营养节”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提供了组织机构及实践场所保障。借助“校园食品营养节”,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校园内倡导“健康中国、健康校园”理念,为全校师生开展包括体质营养测量(现场测试身高、体重、体脂含量、血压等)与咨询、膳食营养咨询与指导、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营养知识展板制作与宣教、健康烘焙食品的制作及技能现场秀等,极大程度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2017第9届“校园食品营养节”获得过苏州电视台《健康黄系带》栏目的专题报道,2018第10届“校园食品营养节”图文资料被“第四届全民营养周精彩纪实”(中国营养学会网站)收录。“校园食品营养节”已成为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张响亮的“名片”,提升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及社会知名度。

2.3 很抓第三课堂,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与专长

“第三课堂”是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能力与专长的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渠道,主要是指为个性化培养少部分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而拓展的各类专题训练。这些学生在专业教师的个别指导下,以申报及参与省市乃至全国性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校研究性课程、校创业设计大赛等形式,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参加“第三课堂”,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与提升,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技能大赛方面,2016年由9位学生组成的3支设计团队在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的全国营养健康项目营养作品设计比赛中,与来自全国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同台竞技,所提交的3件营养作品在全国3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全部入围优秀作品,并与其他77件优秀作品一起用于全国公益性营养宣教活动中。2017年、2018年各有2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中获三等奖。2018年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首次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大赛,又有1位学生荣获三等奖。在由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烘焙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等机构组织的“盼盼食品杯”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西点创意大赛中,2016年获得银奖一项与铜奖一项、2017年获得金奖一项和银奖一项、2018年在80多所院校、125名选手参与的决赛中斩获银奖二项。此外,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申报的“基于营养成分含量建立碧螺春茶叶质量等级评价模型研究”、“营养咨询与配餐管理公司的创意设计和模拟运行”、“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中茶多酚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研究”、“从绿茶的下脚料中提取纯化抗肿瘤成分表没食子酸儿茶素表没食子酸脂(EGCG)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抗氧化型紫色系列甜米酒的制作”、“降糖型桑叶保健饮料的研制”等一系列项目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顺利结题;申报的“彩色功能型酸奶的研制及活性成分检测”等项目被评为“苏州市职业大学优秀研究性课程”;设计的《营养餐厅创业计划书》等项目在“苏州市职业大学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上获奖;与指导教师合作撰写的“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指纹图谱及其不同等级茶叶品质比较研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碧螺春茶中4种儿茶素类化合物及咖啡因含量”、“洞庭碧螺春茶叶品质评价研究进展”等多篇论文在《江苏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3 结语

苏州市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育教学,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扩大了专业影响力,为专业获得了荣誉、为学校争了光。未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拟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在教育部及全国食品行指委相关文件的统一规划与指导下,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工作,统筹规划好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地持续开展下去。

猜你喜欢

苏州市营养食品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蔬菜与营养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