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当归汤剂治疗哮喘的效果分析
2018-01-18马吉红
马吉红
近年来, 哮喘发病率逐年升高, 其发病和环境恶化等因素相关, 长期发病可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诱发因素, 哮喘可分为慢性持续发作期、急性发作期以及临床缓解期, 其发作存在不确定因素, 病情控制较难。本研究分析了中药当归汤剂治疗哮喘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哮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当归组, 每组49例。中药当归组中男31例, 女18例;年龄21~68岁, 平均年龄(33.78±11.41)岁;病程0.3~5.0年, 平均病程(2.56±0.82)年。对照组中男32例, 女17例;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33.15±11.62)岁;病程0.3~5.0年,平均病程(2.51±0.8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祛痰止咳和吸氧等治疗。中药当归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当归汤剂治疗。方剂:法半夏14 g;浙贝母、全瓜萎、厚朴各10 g;当归9 g;山茱萸、紫苏子、五味子、白芥子各5 g;熟地黄3 g。1剂/d,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哮喘治疗效果、气喘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干预前后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胸闷、憋喘和气喘等症状完全消失, 哮喘发作得到控制, 肺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胸闷、憋喘和气喘等症状改善, 哮喘发作频次有所减少, 肺功能改善;无效:症状、肺功能等均无改善, 哮喘发作无改善[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中药当归组中显效32例, 有效16例, 无效1例, 总有效48例, 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中显效20例, 有效20例, 无效9例, 总有效40例, 总有效率为81.63%。中药当归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比较 干预前, 对照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分别为(1.31±0.25)L、(10.52±0.56)mg/L、(12.73±0.65)次/d, 中 药当归组分别为(1.25±0.21)L、(10.63±0.71) mg/L、(12.52±0.66)次 /d; 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中药当归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分别为(2.79±0.32)L、(2.20±0.51)mg/L、(5.25±0.61)次 /d, 优于对照组的 (1.78±0.69)L、(4.46±0.25)mg/L、(9.14±0.62)次 /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气喘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比较 中药当归组患者的气喘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51±1.24)、(5.21±2.61)、(5.13±1.21)d, 短于对照组的(6.49±2.72)、(7.69±3.57)、(7.03± 2.5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治疗哮喘的关键在于控制哮喘进行发作, 因此, 不仅需在急性期给予药物控制, 还需在缓解期给予吸入性激素控制病情。目前多采用激素类药物控制哮喘发作, 但其不良反应多, 且可出现药物依赖, 临床应用受限[2,3]。
中医认为, 哮喘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当、情志不畅和脏腑功能失调等所致, 临床多采用清肺泄热、健脾补肾、散寒温肺、定喘化痰等进行治疗。当归可活血舒肺, 其包含多糖类、有机酸、皂苷、挥发油等成分, 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4-6]。中药当归汤剂中, 有法半夏、浙贝母、全瓜萎、厚朴、当归、山茱萸、紫苏子、五味子、白芥子、熟地黄等药物, 具有清热燥湿、益气定喘、降气化痰、健脾化痰、补肺固表、降逆平喘等作用, 诸药合用, 可共奏宣肺化痰平喘之功,对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7,8]。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祛痰止咳和吸氧等治疗, 中药当归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当归汤剂治疗。结果显示, 中药当归组中显效32例, 有效 16例, 无效1例,总有效48例, 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中显效20例, 有效20例, 无效9例, 总有效40例, 总有效率为81.63%。中药当归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对照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分别为(1.31±0.25)L、(10.52±0.56)mg/L、(12.73±0.65)次/d, 中药当归组分别为(1.25±0.21)L、(10.63±0.71) mg/L、(12.52±0.66)次 /d;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中药当归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C反应蛋白、哮喘发作频率分别为(2.79±0.32)L、(2.20±0.51)mg/L、(5.25±0.61)次/d, 优 于对照组的(1.78±0.69)L、(4.46±0.25)mg/L、(9.14±0.62)次 /d, 差 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当归组患者的气喘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51±1.24)、(5.21±2.61)、(5.13±1.21)d, 短于对照组的 (6.49±2.72)、(7.69±3.57)、(7.03±2.59)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中药当归汤剂治疗哮喘的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控制哮喘发作, 改善患者肺功能, 降低炎症水平, 缩短疗程, 值得推广。
[1] 马婷婷, 冯兴中, 王学艳.当归对阴虚哮喘Balb/c小鼠Th1/Th2及Th17/Treg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2017,42(4):758-762.
[2] 王志旺, 李荣科, 蔺兴遥, 等 .当归精油对大鼠实验性哮喘的干预作用.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5, 31(2):107-110.
[3] 王志旺, 刘雪枫, 程小丽, 等 .当归对阴虚哮喘小鼠的平喘作用及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 2016,31(3):235-238.
[4] 王志旺, 李永华, 任远, 等 .当归挥发油对实验性哮喘大鼠肺功能及其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中成药, 2013, 35(10):2098-2103.
[5] 王志旺, 刘雪枫, 妥海燕, 等 .当归对阴虚哮喘小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6, 31(1):95-98.
[6] 王志旺, 孙少伯, 程小丽, 等 .当归挥发油在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的作用.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3, 29(11):1142-1145.
[7] 妥海燕, 任远, 王志旺, 等.当归挥发油对哮喘BALB/c小鼠的平喘作用及对Th17免疫活性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6, 32(2):137-141.
[8] 李荣科, 李海龙, 王志旺, 等.当归对阴虚哮喘BALB/c小鼠肺水通道蛋白1、5表达的影响.中国老年学, 2016, 36(10):2309-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