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18刘晓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面瘫针灸有效率

刘晓艳

面瘫是因病毒感染、肿瘤等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患者面部肌肉群功能障碍, 病情复杂, 初期有面部神经炎, 逐渐出现麻痹症状, 然后口眼歪斜, 各年龄层均有几率发病,患者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需要采取治疗干预, 中药和针灸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1-3]。此次就本院的面瘫患者开展了中医针灸治疗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2年本院收治的200例面瘫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中女45例, 男55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42.5±10.9)岁。观察组中女42例, 男58例,年龄最小27岁, 最大 79岁, 平均年龄(41.5±1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使用针灸治疗, 取患者患侧的牵正、地仓、下关、太阳、晴明、迎香、攒竹、承浆及阳白穴位, 并取双侧合谷位。使用指切式进针, 控制好力度, 如果受到阻力,需要退出, 送针时力度从弱到强。隔1 d针灸1次, 1个疗程10次, 需要进行4个疗程, 并且在治疗期间叮嘱患者忌烟酒。

1.2.2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针灸方法同对照组, 中药基本方:白附子和全蝎7 g, 薄荷、荆芥、白僵蚕、陈皮、炙甘草及白芷各10 g, 防风15 g, 连翘20 g,芦根30 g。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中药适当加减, 如患者为风热型可加连翘、金银花各20 g和板蓝根15 g, 如患者为风寒型可加6 g鹅不食草、10 g麻黄及12 g羌活。中药备好后用水浸泡, 然后大火熬开后文火煎煮30 min左右, 2次/d服用, 饭后温服。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4]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患者的面部对称性、联带动作及自发运动进行评分。痊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面部功能正常;显效:患者主症消失, 系统评分降低>50%;有效:患者症状改善, 评分减少20%~50%;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更加严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59例痊愈, 31例显效, 8例有效, 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中52例痊愈, 36例显效, 2例有效,10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 P<0.05)。

3 讨论

面瘫患者口眼歪斜, 中医认为是脉络空虚, 风邪入体,对经络造成了损害, 导致筋肉的收缩不自如, 气血不顺畅。现代研究显示, 面瘫是因为免疫能力降低, 神经系统受到了病毒感染, 有水肿, 因此面部神经受损, 导致面部肌肉群功能障碍, 患者表情失控, 口角下垂, 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5-8]。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是针灸以及中药, 现代中医学发展后, 针灸的方式也得到了完善, 因此效果比较理想。

此次研究中, 观察组中59例痊愈, 31例显效, 8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中52例痊愈,36例显效, 2例有效, 10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 P<0.05)。观察组使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 效果优于对照组的针灸治疗, 内服中药, 外用针灸的痊愈率更高,针灸在两组中都有不错的效果, 在早期水肿产生后能够通过针灸促进吸收, 降低面部神经受到损伤, 避免了后遗症, 临床中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总之, 面瘫患者临床中接受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1] 李瑛, 梁繁荣, 付弋, 等 .针灸治疗面瘫临床常用治法与刺法的评价.上海针灸杂志, 2002, 21(3):43-45.

[2] 张玉红.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概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17(10):1614-1615.

[3] 高洁, 李家康.针刺配合艾灸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比较观察.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1(2):47-48.

[4] 王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浙江中医杂志, 2009,44(9):693-695.

[5] 李家康, 焦杨 , 丁德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32例临床疗效分析.针灸临床杂志, 2008, 24(7):16-17.

[6] 房彦红, 张艳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00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12):7712-7713.

[7] 周云霞.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体会.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6, 2(2):153-155.

[8] 郭飞, 卢振产, 邱彦昭.针药结合治疗小儿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48例临床观察.中医儿科杂志, 2013, 9(4):40-42.

猜你喜欢

面瘫针灸有效率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很有效率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