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18-01-18王丹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血糖

王丹阳

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很可能引发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及肾病等多种并发症[1-3], 间接降低生活质量水平。日常的饮食、运动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血糖控制结局, 因此除了对症用药外, 还需做好护理指导工作。本文为了探析多样性护理方案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将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1日本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未合并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 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5例。观察组男女比28∶27;年龄53~81岁, 平 均年龄(75.12±4.31)岁。对照组男女比29∶26;年龄52~82岁 , 平均年龄(75.25±4.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基础护理, 嘱咐患者服用常规药物时需注意的问题, 教会其血糖检测方法, 强调遵医嘱用药对疾病改善及控制的意义。

1.2.2观察组 实施多样性护理, 内容如下:①在疾病知识方面, 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症状、病因、常用药物等, 帮助患者掌握血糖检测方法, 建议每例患者家中配备血糖检测仪, 以便随时了解血糖控制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入院就诊。②在心理方面, 漫长的疗效会消磨患者的意志, 因此要不断和患者沟通, 了解其内心实际想法, 将坚持用药的意义着重强调, 建议患者积极参与身体可耐受的社会活动以及建议家属多举办社交活动, 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来使患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进而积极接受治疗, 此外, 定期开展糖友交流会, 通过相互倾诉、相互传教、现身说法等方式来改善身心。③在饮食方面, 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通常糖尿病患者要以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增加蔬菜、水果以及豆类的摄入量, 少食多餐, 忌暴饮暴食。每周举办2~3次饮食讲课, 将食物模具交于患者手里, 让其自己搭配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 并加以指导。④在用药方面,结合患者每次复诊所得结果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将药物每次服用的时间、剂量、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强调, 同时将其详细记录在纸条上, 以便患者及时查看, 并应用每日药盒。药盒分为早餐、中餐、晚餐3个小框, 并在药盒内贴上早、中、晚餐字样。在前1天将第2天要吃的药物放进小药盒。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忘记吃某一种药的干扰, 另外还可以再次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吃药。经过这样的干预, 减少了不遵医行为。此外, 还需提前告知患者各种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⑤在运动方面, 结合患者年龄、病情、生活环境等因素提供适宜的运动项目指导, 例如游泳、打羽毛球、打太极拳、慢跑、快走等, 合理控制运动时间, 餐后1 h运动最佳, 运动时间控制在30 min/次, 年龄偏大的患者最好在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 避免做对膝关节有损伤的运动。随身携带含糖类食品, 如糖块、饼干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 (11.23±1.25)mmol/L、(15.14±1.36)mmol/L、(10.25±1.26)%, 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36±1.24)mmol/L、(10.25±1.30)mmol/L、(5.34±1.18)%。对照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19±1.18)mmol/L、(15.18±1.29)mmol/L、(10.31±1.17)%, 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25±1.05)mmol/L、(12.23±1.48)mmol/L、(8.64±1.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数据统计发现, 因糖尿病入院就诊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往高龄化的发病特点逐渐转为年轻化,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4-7]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临床在予以药物控制血糖值的同时还需积极预防并发症,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护理干预是保证预期疗效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常用手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护理服务越来越注重[8-10], 基础的简单护理已无法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 多样性护理的突出特点是“多样性”, 该护理模式引入的护理内容丰富且全面, 从疾病知识、心理、饮食、用药以及运动多方面切入, 可帮助患者在用药外通过生活行为规范来控制病情, 同时调节身心, 改善心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23±1.25)mmol/L、(15.14±1.36)mmol/L、(10.25±1.26)%, 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为、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36±1.24)mmol/L、(10.25±1.30)mmol/L、(5.34±1.18)%。对照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19±1.18)mmol/L、(15.18±1.29)mmol/L、(10.31±1.17)%, 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25±1.05)mmol/L、(12.23±1.48)mmol/L、(8.64±1.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多样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有意义, 效果可靠。

[1] 王淑平.多样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14):132-133.

[2] 杨晓琦.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干预价值.当代医学, 2016, 22(12):115-116.

[3] 赵丽光.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心内科护理上的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6):131.

[4] 杜玲丽.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4):127-128.

[5] 王锦云.多样性护理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研究.包头医学, 2016, 40(4):241-243.

[6] 任俊鸽.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研究.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4):00183.

[7] 黄秋梅, 林淑玲, 苏冬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5):119-120.

[8] 赵鹏.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疗效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18):222-223.

[9] 蔡冰冰.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10):138.

[10] 郝丽华.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213-214.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