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杏6号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2018-01-18魏树伟林乐红王少敏
魏树伟,林乐红,王少敏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人民政府)
香气是果实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在果树不同树种香气物质测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杏(Armeniaca)方面,Tang等[1]首次对欧洲品种群的香气物质进行了研究;国外其他学者对欧洲生态品种群的杏品种相继进行了一些研究[2-4]。国内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5-7],数量较少。近年来发展的固相微萃取法(SPME)特别适合萃取含量微小的挥发、半挥发性物质,具有准确性高、节约样品的制备时间、操作容易、安全、费用低等优点[8]。笔者对金太阳杏和鲁杏6号果实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测定,以为杏的品质育种以及加工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样与处理
试验杏品种2个,鲁杏6号和金太阳杏,金太阳杏作为对照品种,均取自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试验杏园。果园平整,沙壤土。株行距3m×4m,树形为小冠疏层形形,树龄6年,杏产量每666.7m2在2000kg左右,管理水平较高。
2017年6月每个品种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树1株,在树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采集30个成熟的果实立即带回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分析。于室温下,将果实沿腹缝线切开,去果核、去皮,将果肉切碎混合(每处理30个果切碎混匀)。每次取样20g放入25ml聚四氟乙烯硅橡胶垫密封的螺口玻璃瓶中,进行挥发性气体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每一品种的混合果肉测定重复3次。
1.2 仪器与条件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仪器主要由日本岛津公司GC-MS QP2010 Plu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美国PE公司的TurboMatrix 40HS顶空进样器组成。Rtx-1MS(30m×0.25mm×0.25mm)色谱柱。25ml PE顶空进样瓶,铝制瓶盖和硅橡胶垫。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00℃;起始温度40℃,保持1分钟;以5℃/min的速度升至120℃;再以每8℃/min的速度升至250℃。载气氦(He)(99.999%)流速1.27ml/min。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180℃。扫描质量范围45~450amu。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得到果实香气成分的总离子流图,图1和图2分别是金太阳杏和鲁杏6号的香气成分的总离子流图。各组分质谱经计算机谱库(NIST14)检索及资料分析,检出的主要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如表1所示。
图1 金太阳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总离子流图
图2 鲁杏6号果实香气成分的总离子流图
表1 金太阳杏和鲁杏5号果实香气的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
金太阳杏检测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0.65%,含量较多的香气物质为顺-2-己烯-1-醇酯、顺-3-己烯-1-醇酯、1-苊酮、4-(1-甲基乙基)苯甲醇、2,6,6-三甲基-1-环己烯-1-甲醛、芳樟醇。
鲁杏6号检测出17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5.13%,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顺-3-己烯-1-醇酯、芳樟醇、2-己烯-1-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3 讨论
Tang等[1]研究表明,欧洲生态品种群主要香气成分有C6醇类、醛类、内酯类、萜烯醇类和酮类,其中,萜烯醇类主要为芳樟醇、萜品醇。本研究表明萜烯醇类的含量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在鲁杏6号共检测出17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是最丰富的香气成分,含量达到76.93%,其次是醇类,芳樟醇成分含量占4.94%。以下化合物未见前人报道:1,1,5-三甲基-6-亚丁烯基-4-环乙烯、芴、N-丁酸(反-2-己烯基)酯。前人通过香气值分析得出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γ-癸内酯、己醛、(E,E)-2,4-癸二烯醛、(E)-2-壬烯醛和γ-十二内酯等,研究中却未检出,分析可能与品种特性等有关。
[1] Tang C S, Jennings W G.Volatile compound of apricot[J]. J.Agric.Food.Chem,1967,15:24-28.
[2] Gomez E, Ledbetter C. Volatile compound of apricot.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67,15:24-28.
[3] Gomez E, Ledbetter C A. Development of volatile compounds during fruit matur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apricot and plum×apricot hybrids[J].J.Sci.FoodAgric,1997,74(4):541-546.
[4] Takeoka G, Flath R, Mon T, et al. 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0,38:471-477.
[5] 尹燕雷, 苑兆和, 冯立娟,等. 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林业科学, 2010, 46(7):92-98.
[6] 尹燕雷, 苑兆和, 冯立娟,等. 不同杏品种果实发育期间香气成分的分析[J].果树学报, 2010, 27(3):337-343.
[7] 王金政, 薛晓敏, 安国宁, 等.早熟杏新品种‘金凯特’[J]. 园艺学报, 2012, 39(2):395-396.
[8] Hiroyuki K, Heather L, Tanusz P. Application of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in food analysis[J]. J. Chromatography A, 2000, 88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