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致过敏性紫癜的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
2018-01-17朱星宇
朱星宇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过敏性紫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的主要成分为盐酸青藤碱,提取自防己科植物青风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茎,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痛等作用。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皮疹、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既往鲜见正清风痛宁致过敏性紫癜的不良反应报导,希望通过此次报告,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83岁,因“纳差乏力1周,畏寒呕吐2天。”于2018.08.02由門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近一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乏力,近两天来感畏寒明显,08月01日呕吐少许粘液2次,无呕血黑便,在家体温未测,08月02日早晨呕吐一次,感腹胀痛。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曾口服某种降压药物后出现面红,现长期口服“吉加、武都力、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平素血压监测尚可。2018.07.16因右侧髋关节疼痛至我院骨科门诊就诊,加用“盘龙七片(陕西盘龙)、正清风痛宁(湖南正清)”等药物;有左侧肩周炎病史;自幼有左下肢畸形(小儿麻痹症)。
入院后查体发现患者双下肢对称散在分布芝麻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量较多,压之不褪色。患者家属诉多年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症状,且患者容易对药物产生过敏,具体不详。进一步询问患者及家属本次瘀斑出现的时间,家属表示是最近出现的,具体时间不详,但能肯定在07月16日就诊于骨科门诊时尚未出现。
2 主要诊疗与用药过程
患者入院当天体温略高(上午38.0℃,下午38.1℃),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均正常,暂不考虑细菌感染,未加用抗菌药物。08月03日查生化指标方面,除血沉(72 mm/h)、IgA(2.92 g/L)、补体C3(1.51 g/L)外,其他均为阴性结果。用药方面,除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吉加、武都力、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外,考虑到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予以兰索拉唑30 mg qd抑酸护胃。针对双下肢瘀斑请皮肤科会诊后,加用盐酸西替利嗪(仙特明)10 mg qd、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
50 mg tid抗过敏治疗,甲泼尼龙针(甲强龙)40 mg qd抗炎、抑制免疫反应。
经过上述治疗后,患者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未再升高。至08月07日患者双下肢瘀斑大部分消退,无其他不适。观察两日后,患者于08月10日好转出院。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特征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常伴有腹痛、关节痛、肾损害。按照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推荐的HSP诊断标准[1],本病例中患者存在明显的皮疹伴弥漫性腹痛两项表现,符合诊断标准。目前HS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凝血系统等相关。其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感染,该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常规检查、CRP、PCT及两次血培养(右手及左腿)结果均为阴性,基本可除外感染的可能性,故需要考虑过敏反应等非感染因素。由于患者出现HSP的时间与加用盘龙七片、正清风痛宁之间存在合理的时间关系,且其他合并使用的药物均为患者长期服用的,所以我们优先考虑是否为这两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盘龙七片无药疹、皮疹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导。正清风痛宁虽然没有直接关于致HSP的不良反应报导,但是有很多的致皮疹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导[2],该药的主要成分为青藤碱,是一种强组胺释放剂,可能通过促进组胺释放来激发免疫反应,从药理上能解释其诱发HSP的机制。从治疗上来看,我们采取了停正清风痛宁、抗组胺、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等一系列处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正清风痛宁致过敏性紫癜这一推测的合理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正清风痛宁导致HSP的可能性最大。
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光与药物有关,个体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大量研究[3-4]都认为HSP的发生是与基因多态性挂钩的前提下。作为基层医院,我们虽然缺乏普及基因检测的能力,但是要具有这个意识。至少下次再面对一位过敏体质的病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尽量避免选择正清风痛宁。
参考文献
[1] Ozen S,Ruperto N,Dillon M J,et al.EULAR/PReS endorsed consensus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ldhood vasculitides[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06,65(7):936-941.
[2] 葛红星,李 庆,雷招宝.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建议[J].中成药,2010,32(2):287-289.
[3] 潘慧娟,杨魁兰.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免疫学机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2,29(5):249-251.
[4] Zhou J,Tian X,Xu Q.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a nephriti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ical Sciences),2004,24(2):158-16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