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2018-01-17黄泽楷
黄泽楷
【摘 要】本文论述“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平台集成思维、跨界融合思维、圈群共享思维等“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树立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嵌入互联网技术打造育人翻转课堂、用微信载体建构交互式课堂等对策,借力先进的信息技术载体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创新 平台集成思维 圈群共享思维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C-0031-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大学生“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应势而为,借力新载体,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新边疆,“互联网+”是时代的典型特征,互联网在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度扩散、应用和融合,已实现各行各业的业态变革,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事实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社会知识创新已经引发一场教育革命,对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变革和教学方法改进带来新的视角。俗話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互联网+”的当下,必须善于从“互联网+”着眼,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之法,以激发学生求知动力,激活课堂教学生态,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面临的挑战
方法创新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指向。“互联网+”所引发的教育形态的变革,尤其是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形式的出现,深度改变了课堂教学生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带来重大挑战。
首先,教学资源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知识呈现网络化传播,其中不乏优质教育资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要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就是要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以弥合教学资源维度的差距,然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在当下面临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层面的瓶颈。
其次,全媒体时代课堂教学的挑战。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一个涵盖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全媒体时代,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模式构成重大挑战,如何延展课堂教学空间,丰富课程内容,营造优质教学环境,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和广延性,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媒体时代创新教学方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最后,微时代自主学习的挑战。微时代以微信、微博等为主要媒介,以“微”来传播信息、发表观点,受众群体也带有“微小”的特点,既强调平等化、反权威、去中心的精神,又注重个性体验、实时交互,成为大学生自我表达、社会认知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传播多元文化、创新话语空间、塑造社交生态、促进人际交流的价值和功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而言,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微”注入,以“微”影响驱动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形成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从表面上看是一场技术革命,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其促进信息有效传播的工具价值,更要看对于网络参与者行为引导与塑造的规范价值。“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不是简单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搬到网上,而是将“互联网+”思维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撬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必须形成以下思维。
首先,平台集成思维。平台集成思维,就是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发展需求,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开发基于平台集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课程视频、电子讲义等教学资料,建构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环境。
其次,跨界融合思维。跨界融合强调开放和共享,预示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秉持开放性理念,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既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濡化”,又强调其他学科资源的“涵化”、更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频共振”,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立体化育人。
最后,圈群共享思维。各类基于共同爱好的社交圈群“遍地开花”是“互联网+”的典型特征,通过社交圈群,个体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观点交流和信息沟通,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丰富多样,满足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同时实现了圈群内部成员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的形成,尤其是圈群中对于各类社会问题的讨论,发挥着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而言,要看到圈群共享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和功能,树立圈群共享思维,形成圈群共享教学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为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借力先进的信息技术载体,以教学载体创新来推动教学方法创新,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树立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思想是实践的先导,教学方法创新以教学理念革新为基础。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即时性等特点,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呈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要剔除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规避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信息技术载体嵌入教学的全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和谐相处。必须看到,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不再是信息的单向接受者,而是知识的自我建构者,基于学生在信息时空场域下的角色转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亟须改变传统固性思维,革除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由“单向传授”向“双向交流”转变,生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生态,进而促进教学方法创新。
(二)嵌入互联网技术,打造育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将课程视频推送至网络平台,赋予学习者共同学习、交流和实践的时空场景,形成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的流行,适应了信息化时代教学改革的要求,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教学“革命”。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来看,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要求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方法,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对此,可以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内容按照模块化、任务化、项目化的原则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制作系统性慕课信息资源,推送至网络教学平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想交流时间,促进思想碰撞和教学效率提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微信载体,建构交互式课堂。微信作为高校学生交流的必备交流软件,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支持建立微信群,方便联系、沟通。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可以通过微信载体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信群,把微信群变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微课堂”,实现“微课堂”与实体课堂的有效嵌合,通过在“微课堂”中发布相应的教学任务,尤其是把教材和当下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问题推送至微信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把学生讨论的内容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参考,以加深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拓寬学生学习交互的路径,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入”的效果。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才能让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从理念创新、实践创新等层面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真正达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庆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4)
[2]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3]王萍霞.“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4)
[4]李洪侠,LIHong-xia.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6)
[5]黄瑞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动模式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