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母语者的认知模式及语言表现
2018-01-17陈珂月
陈珂月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日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差异,可以发现中日母语者在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体验进行感知和表达时,认知模式具有显著差异。日语母语者倾向于基于主观感受的事态把握,而漢语母语者倾向于基于客观描述的事态把握,这种认知的差异使得中日母语者对于“内外”领域和会话合作也有不同的认识。
关键词:日语 汉语 认知模式 “内外”领域 会话合作
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和过程的时候,将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概念化、结构化的过程具有一定模式,尽管因为个体经验的不同存在差异,但在同一地域的人因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交流,从而形成了具有共性的认知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最直接地体现在社会规约的语言中。无论是信息传递、人际交流还是思维活动,语言都是人类认识和表达的工具,因此经过人类的主观加工,语言必定会具有主观性,主体将自身置于的位置对语言的主观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视角的确定是说话人认知世界并做出语言表达的基础。
从视角出发来研究中日母语者的差异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日语母语者倾向于基于主观感受的“事态把握”,采取主观的、经验性的表达方式,所见所感直接进入话语,并且习惯于将个人领域(或所处一方的领域)和自身以外的领域界限分明地区分开。日语母语者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建立起主观态度交流的合作关系,使得这种本于个体主观意志的会话不至于变为“自言自语”。(池上嘉彦、守屋三千代,2005)
汉语母语者倾向于基于客观描述的“事态把握”,采取抽象的、带有思维性的表达方式,会话参与者相对完整客观地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的事,并以这些事为中心继续对话,引发更多的事件叙述和情感表达。
从视角选择的类型来看,Ronald Langacker(1987-129)用剧院的比喻,将“观察排列”形象地分为两类,根据他的分类,日语母语者和汉语母语者的视角分属于“最佳观察排列”(人们专注于对外界的观察,把自身完全排除在观察范围之外)和“自我中心观察排列”(人们把自己纳入观察范围,使自己成为被观察的对象,同时扮演观察者和观察对象的角色)。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一句日语和汉语母语者的语言都分属于各自的类,而是在总体上有这种倾向。例如,我们既可以说“小明正坐在桌子对面”,也可以说“小明正坐在我的对面”,前者是“最佳观察排列”,后者是“自我中心观察排列”。
下文将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中日母语者在认知模式上的差异。
一、主观把握事态或客观把握事态
日语母语者倾向于把自己作为认知的主体排除在语言的描述范围之外,主观地把握事态,因此很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私』。这不是口语中因为经济原则而做的省略,而是从认知上日语母语者习惯将所见所感以经验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把自身作为表达的原点,而不是作为表述的对象,因此不会注意到自身的客观存在。
农耕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集团意识也是日本“内外”观念产生的重要原因。水稻的传入和栽培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从绳文时代后期开始,竖穴式山地村落便逐步转向平原低地。”由于水稻种植初期,无论是体力、工具、种植经验都难以凭借个体的力量实现,必须依靠村落组织的统一规划和决策,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劳作,在此过程中公共意识自然形成,并因恒久存在而固化(叶磊、惠富平,2011)。现代日本企业文化依然看重个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二战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和集体主义帮助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尽管在经济萧条之后取消了终身雇佣制,不少员工还是选择从一而终。个体生存的困难要求日本人重视个体和集体的和谐,在为个体生存而努力的同时也要服从集体的利益,为集体的利益做出自我克制和让步,处理好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内外”关系,本集体和外集体的“内外”关系,这让日本人形成以个体或个体所在集体为出发点的认知模式。
和中国相比较,由于对水稻种植的单一生产形态高度依赖,日本对村落集团协作生产和管理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中国。尽管中国历史上长期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但地域广博、地形多样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作物栽培和畜牧养殖的多样性,再加上手工业和商业从晚唐开始逐渐走向繁荣,多样的生产方式减轻了中国人民的生存压力,导致个体对于集团的依赖程度低。此外,科举考试、商业贸易、边境战争等造成人口流动,促进地域、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包容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形成高度容忍的文化特征,也就不存在严格区分“内外”的意识,而将“我”和“我方”视为观察和分析的对象,与外界置于对等的地位。
中日母语者在认知模式上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根源于两国的文化差异。无论是汉语学习者还是日语学习者,想要自然、地道地运用语言,充分地理解双方的文化和认知模式的差异是必要的。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常抱怨日语太“暧昧”,在说日语时总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忧虑感。表面上是因为日语有着诸如复杂的敬语系统、多样的语气助词、难以把握的“言外之意”等因素,实际上这些因素都是日语认知模式的外显。中国人学习日语应尝试理解日本人从主观视角构筑起感官世界的认知方式,掌握在语言中包含各种微妙的情感态度的语言特征,把握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