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池塘内循环水的草鱼高效绿色养殖技术试验

2018-01-17吴明林李海洋崔凯蒋阳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草鱼池塘

吴明林 李海洋 崔凯 蒋阳阳

摘 要: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高效、绿色、可控的特点,促进了水产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外塘净化区主养滤食性鱼类,养殖槽主养草鱼的内循环水养殖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养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槽区域的水经过外塘净化区的净化,水质明显改善;养殖槽中的草鱼通过集中饲养及免疫,草鱼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整个池塘整体效益达76112.7元/hm2,较常规池塘养殖提高1.5~2倍。该模式是对传统草鱼池塘养殖的创新,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草鱼;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2-0053-02

传统池塘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主要方式,需较大的养殖面积,存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饵料利用率低、发病率高、成活率低、难捕捞、管理费时费力等问题。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技术自2012年引入国内,经过6年多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发现其相对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如利于集中捕捞、防疫等操作;商品鱼成活率、饵料利用率明显提高;排泄物、代谢物集中处理,减少污染等[1]。该养殖模式适用于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青鱼等商品鱼的高密度养殖[2,3]。在当前国家对养殖用水、养殖用地、养殖废水排放的管控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情况 池塘总面积3.3hm2,建设5个养殖槽,单个养殖槽规格5m×22m,槽深2.5m,养殖期间槽内水深控制在1.8~2m。在鱼种下塘前,对池塘清淤、消毒、晒塘。鱼种放养前,将经60目筛绢网袋过滤后的水注入池塘,使水槽水深在1.5m左右。

1.2 苗种放养 养殖槽主养草鱼,不同规格草鱼分别放养在不同的养殖槽,以便集中捕捞,均匀上市;外塘净化区放养白鲢、鳙鱼、鲫鱼及少量鳜鱼,年底一次性集中捕捞上市。外塘净化区主要放养滤食性的鱼类,如白鲢、鳙鱼,搭配杂食性的鲫鱼及少量肉食性鳜鱼。1~3号养殖槽放养小草鱼,规格100~200g/尾,均重150g/尾;4~5号养殖槽放养大草鱼,规格400~500g/尾,均重450g/尾(表1)。

1.3 草鱼免疫 在草鱼苗种放养时,根据草鱼规格大小,从背鳍基部注入草鱼“四联疫苗”,预防草鱼“四病”(病毒性出血病、赤皮、烂鳃、肠炎)。

1.4 养殖管理 外塘无需投喂;养殖槽投喂青草及膨化饲料,每日投喂2次。投喂饲料后1h左右开启吸污泵,吸出污水颜色与池水相近时停止吸污。每天观察和记录天气、水质、摄食、生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监测水质,根据水质状况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改水、稳水,如EM菌、底改颗粒菌等。7月开始,将达到1kg以上的草鱼陆续捕捞上市,降低载鱼量,促进草鱼生长,提高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本投入情况 外塘净化区主要的成本是苗种费,不投料,很少用渔药。1~3号养殖槽苗种及饲料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13.3%、67.6%;4~5号养殖槽苗种及饲料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18.8%、69.1%(表2)。

2.2 产出 外塘净化区采用粗放的养殖模式,合计产值85684元,其中白鲢、花鲢分别占外塘总产值的32.8%、48.1%;養殖槽采用精养模式,合计产值1021950元,其中小草鱼、大草鱼分别占养殖槽总产值的47.2%、52.8%(表3)。

2.3 收益 外塘净化区收益占总收益的23.1%。1~3号每条养殖槽平均收益为25775元;4~5号每条养殖槽平均收益为58850元,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每条槽中小草鱼收益仅为大草鱼的43.8%(表4)。

3 讨论与结论

草鱼养殖产量在淡水鱼养殖产量中居于首位,其也是适合高密度养殖的品种之一。基于池塘内循环水的草鱼高效绿色养殖技术,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了草鱼养殖的集约化、精准化、现代化、工程化,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损耗。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方便养殖户根据市场行情及养殖密度,实现多次捕捞,多次上市,加速资金周转。精准化的饲喂模式,可对草鱼进行精准投喂,减少饲料损耗,提高了利用率。现代化的管控模式,实现了对水质、温度、溶氧的全天候、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程化的操作方式,将养殖废弃物集中排放、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大面积的水质净化区域,对养殖槽区域的小水体进行循环净化,有效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4]。通过养殖槽的集中化养殖,结合草鱼免疫技术,草鱼成活率从60%~70%提高到85%以上,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外塘净化区不仅可以对养殖槽水体进行全天候净化,还可产生部分效益,其产生的效益与塘租及折旧相互抵消,有效缓解了养殖户的经济压力。大规格草鱼饵料系数较小规格草鱼饵料系数大[5],但单个养殖槽中大草鱼效益超过小草鱼,养殖大草鱼的效益更高。近年来,草鱼价格波动较大,实践表明,在不同的养殖槽开展大小草鱼搭配养殖、草鱼与其他鱼类搭配养殖更能降低养殖风险。外塘净化区与养殖槽总利润达76112.7元/hm2,是相同市场行情下传统池塘高密度养殖利润的1.5~2倍。通过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养殖用水自我净化,循环利用,减少排放,将水体潜力发挥到最佳;显著提高养殖效益,有效降低养殖风险,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养殖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郭水荣,吴小兰.杭州市池塘循环水“跑道”模式示范推广成效简析[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8(2):26-28.

[2]刘杨,陈晔,魏泽能.安徽省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推广[J].中国水产,2017(9):75-77.

[3]杨志强,李潇轩,韩飞,等.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锦鲤试验[J].水产养殖,2018(8):1-3.

[4]王浩伟.草鱼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5]张家华,陈文华,张永江.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新技术试验[J].水产养殖,2015(8):13-1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草鱼池塘
见证!草鱼、加州鲈再度崛起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热闹的池塘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
草鱼“四大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