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
2018-01-17朱铁军金成星
朱铁军 金成星
摘 要: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教师持续高效的国际化教育发展及其国际化视野能力的拓展提升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安徽高等教育亟待强化的重点领域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相较于经济发达省份,安徽本科高校教师国际化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亦较为明显,经省内外广泛调研分析,针对发展瓶颈提出在发展定位、管理体系、体制机制、空间拓展、语言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具体可操作性的现实路径,以高效推进安徽本科高校教师国际化教育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教育与发展;安徽本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8)04-0080-05
Abstract:The competi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is essentially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s. The continuous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ir international vision ability are the important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key areas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nhui. Compared with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rovin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s'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Anhui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more obvious. Therefore, through th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and outside the province, aiming at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the practical path is put forward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olicy and mechanism, space expansion, language ability strengthening, and financial support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eachers'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nhui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High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hui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等教育國际化不仅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和教育界公认的发展趋势,其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亦是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动力源。当前,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已全面开启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十九大描绘的美丽图景及实施的国家开放新战略更为教育对外开放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关键一环——国际化师资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国际化理念的养成、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和国际化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加具备优良的责任担当,而且可以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以及推动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止2017年10月31日,安徽省共有本科高校46所”[1],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处于增长期。安徽的普通本科高校间基于发展历史不同,办学水平不一,其发展定位势必形成差异化和层次化,但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强势影响,对外开放办学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理应无一例外地成为安徽省本科院校当前及今后发展的坚定方向,此外,在国家层面,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领域,当前的发展战略均为注重质量的内涵建设,如何深度促动和实现高校教师的素质与水平的持续提升,进而形成人才带动牵引效应和高校的良性健康发展,应该是安徽省本科院校,以及安徽省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重要指标和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科学路径谋划和设定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成功经验和做法
长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高校教师的国际化教育与发展,不仅起步早,而且步伐大,其中关于推进教师国际化教育与发展的举措和经验更是十分成熟,现仅以安徽省本科高校合作较多的德国和美国为例。
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教师教育一直在全球享有盛誉,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因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即是德国,而且欧洲教育一体化的形势亦为其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师资的国际化培养对于提升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甚至对于扩大德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其主要做法有:一是推进全面围绕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开展实质性的举措,主要涉及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教师访学和学历学位或相关资质的国际化要求、国际化课程的开发、教师的双语教学等,“21世纪以来,德国相当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设置中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因素”[2];二是充足的经费保障,无论是教师主观的继续教育与学习需要还是客观的要求,其学习期间的住宿和交通等费用均可以予以解决,从而使得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和意愿性强烈;三是德国高等院校大量实施的海外教育项目、远程教育项目、国际教科研合作项目以及跨国企业合作项目等均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高校教师需要具备高素质和国际化能力来应对和适应各种国际环境,亦为其国际化教育与发展提供了多元平台。
毋庸置疑,美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已成为世界标杆,其不仅早已实现了学生层面的国际多样性和双向流动,而且在教师层面亦实现了双向流动,一方面大批的高校教师在世界各地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其它国家优秀的师资大量涌入。美国是较早将高校教师国际交流制定为国家层面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要素的国家之一。“1862年,美国国会即通过了《莫雷尔法案》(Morrill Land-Grant Act),大量的专家、学者以及学生被派到欧洲进修和学习[3],”而且美国在高校教师教育发展方面最大的特色之一是除了美国政府部门之外,一大批基金会诸如十分著名的卡内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均全面资助美国高校教师在国际交流方面开展的各类活动。此外,美国政府还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国际语言文化的习得,陆续设立了数量众多的外语教学中心、国际文化研究中心和区域问题研究中心,这些机构既为高校教师及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而且为其视野开拓、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以及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给予了强大的支撑。
二、安徽省本科高校教师国际化教育发展现状和瓶颈
(一)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本科高校虽较为重视教师的国际化教育与发展,师资培养经费亦逐年提升,但总体上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相较于周边省市,如江苏和上海等地高校,在规模上差距较大,经多地调研,仅从教师赴海外访学交流的人数便可窥一斑,表1中列举了部分安徽、江苏和上海的高校:
(二)瓶颈
1.重指标轻质量。经调研发现,安徽多所本科院校已明确制定有教师国际化教育和培训计划,且部分高校已将海外研修学习经历纳入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如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因此在派出力度和指标划拨方面均实施较好,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海外学习的绩效不尽如人意,学习质量不高。
2.理念认识不足。虽然安徽省高校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势已形成共识,但具体落实到如何实现国际化发展与教师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其理念和认识程度则显得不足,部分合作渠道和项目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较多认识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甚至存在缺乏信心的现象。
3.体制机制局限。安徽省本科高校在办学体制、管理机制以及融资渠道方面相较发达省份而言局限性较大,此外,在学科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特色性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刻性方面亦值得大幅提升。
4.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欠缺是限制安徽省本科高校教师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主要表现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和校友会等捐赠几乎鲜有涉及,政府财政拨款亦不足。此外,教师科研及交流合作经费偏低,教师普遍不愿意利用这方面的经费来开展海外研学。
5.英语能力偏弱。除外语专业教师外,其它专业教师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差,国际交流经验和能力更是十分欠缺。英语读写能力虽尚可,但利用英语开展专业领域知识研读以及把握国际研究热点前沿仍显薄弱。
6.地域环境影响。由于地理位置、地域环境以及政策机制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相较于部分经济发达的省份,安徽省高校的国际化水平总体偏弱,从而对于教师国际化教育发展的保障力度相对有限。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安徽省高校教师教育与发展路径
(一)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层次性发展
安徽46所本科高校办学历史与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结构亦差异明显,因此,在国际化路径以及教师教育发展方向设定上应首先避免定位趋同现象,如安徽以大学冠名的14所本科院校,其中多所高校该领域的发展路径较为趋同,实际上,即使均以大学命名,但办学实力实则差距明显,再如多所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与母体高校近乎一致,故一定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状况进行定位和构设,既不能安于现状,缺乏前瞻和谋划,形成认识的盲区和误区,也不能盲目攀比,好高骛远,一味的求高求大,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有限的优质资源争夺激烈,而是要全面平衡考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4],合理定位以实现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化、差异化和层次化发展,如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重点大学应依托核心实力,对接国际一流大学和机构,突出高水平,注重创新度,实现教师教育质与量的同步飞跃;安徽其它重点建设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力足优势学科专业,同时依托行业特色,构建导向性鲜明的教师教育与培养体系,如安徽工程大学在省内创新示范性地开展了国际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并提出了“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势必对教师国际化教育和发展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刚进入本科高校行队的学校应充分摸清家底,量力而行,找出学校教师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必备条件,进而综合评判并分析选择符合学校定位和发展实际的教师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以求实现稳步发展。
(二)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国际空间和国际教育资源
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限制了安徽省高校国际化發展和教师国际化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因此,针对安徽省本科高校而言,尽可能调动整合各方力量来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国际空间和国际教育资源是教师教育发展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而首要任务是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创新型的教师教育与发展平台,一是可借助安徽省友好省州建设与交流、安徽海外引智工作站、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等政府平台和资源建立联系开拓渠道,二是结合学校专业结构,整合学校资源,精准对接和匹配海外高校和机构,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设计打造若干特色性的教师教育品牌合作项目,“建立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专家学者互派、互访机制”[5],并形成长效,三是大力拓展并实施众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文化营游学营等学生短期交流项目、来华留学生项目等学生项目来实现教师的频繁交流与互动,同时亦可在校园内形成国际化氛围,令广大教师在学校即可感受到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四是合理引入网络资源,特别是海外高校的慕课平台、微课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国际教育资源,全方位的突破时空界限的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国际化思维能力与知识的习得,从而倒逼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国际化教育与学习,另一方面,无限网络教育资源的引入还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所教所学的学科国际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跟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搭建起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教师自主发展的平台,形成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障和永恒动力。
(三)创设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
“开放与竞争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办学国际化的强大动力。”[6]故创设并逐步完善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意义重大。一方面安徽省本科高校需要对教师的学历、年龄、学缘、国际化教育背景等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和分析,同时广泛征求和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建议与合理诉求,从而自下而上地拟定专门的教师国际化发展规划和制度措施,同时亦要进行形势研判,专门针对教师国际化教育开展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出台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在每年的行政工作重点中予以指明和任务分解,以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行政重点工作为例,其中就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开放办学,打造合作交流新高地。支持教师国外研修学习,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有序推进管理人员出国培训。”[7]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机制的改革引导和促进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以及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革新创新,当前,安徽省多数本科院校仍处于学生数不断膨胀期,大量的扩招加之教师聘用引进的高标准使得高校普遍存在生师比较高的现象,在校的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应付于日常教学,从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自我充电,更难实现国际化的教育学习。因此,要从与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的细处入手,借鉴吸纳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以培养方案、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灵活调整来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鼓励其制定合适的出国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
(四)完善过程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针对安徽省本科院校普遍出现的教师海外学习的业绩和效率不高的现象,合理设定过程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启动和实施教师海外教育学习计划较早的高校,对于已经获得海外学习资格并赴海外完成学习任务回校工作的教师,应发动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开展宣传动员,谈经验、论不足,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将其意见,特别是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与海外高校和机构进行细致的反馈和沟通,以最大化地化解问题,弥补不足,为后期将要出行的教师提供最佳的学习条件,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针对仍在海外尚未完成学业的教师,要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价,可借鉴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管理模式,根据海外学习期限定期对海外研修学习教师进行过程考核,考核方可由中方学校和外方学校或机构共同组成;对于出国学习意愿强烈,已积极准备并已报名相关教师海外访学研修项目的教师,在其出国前要求拟定出国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的目标设定和可行性将作为资格遴选的重要评判依据,在确定其资格后,与其签订协议书和承诺书,明确规定其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以及奖惩条件,出国学习期间根据计划书和协议书规定的条款进行过程管理,归国后,“建立后续跟踪、综合评估制度,并要求归国教师从教学理念与经验、科研方法与成果等方面总结出国学习的收益,通过座谈会、讲课等形式加以传播与应用,从而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促进其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8]对于满足现状,贪图安逸,出国学习意愿低或甚至根本不打算出国学习的教师,除职称评定政策外,还应制定更为灵活的与工资待遇相挂钩的政策和国际化教学科研考核标准,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国际化教育和内涵式发展。伴随着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高,安徽省本科高校教师国际化教育势必会进入全新的发展期。
(五)破解语言障碍,全面提升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不强是萦绕在大多数非英语专业高校教师心头的通病,正因为此,很多教师出国学习意愿不强烈。“现代大学教师应具备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9]可以说,双语教学是治愈教师英语语言问题症结的良药,本土化校园内的实践和尝试可以有效增强教师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信心。对于安徽省本科高校来说,引入并大量开设国际化课程是必然趋势,国际化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而且更可以通过课程实践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教学水平与能力,更是教师国际化教育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国外高校优质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以及国外原版教材使用上先行启动,而后逐步在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跟进和融合;其次需要结合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和学生特点进行校本课程的国际化模式开发,在国际化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然需要深度了解和学习语言文化与教学教法,因此无疑是其国际化教育与发展的过程;再次,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10],学校可以根据引入的国外各学科课程体系特点渗透融汇国际理解教育,如国外人文艺术语言学科可以让教师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自然科学学科可以让教师了解国外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高校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必然信心十足,而且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学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都将取得重大进展。此外,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在校内设立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中外文化研究中心等,并加大对国际教科研合作項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教师在语言交际、文化交往、教科研交流、思想交融的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进。
(六)多方措筹资金,形成教师国际化教育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经调研,安徽本科高校教师国际化教育与培养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安徽省教育厅以及学校本体,受教科研项目以及社会资助的教师人数占比较低,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其2017年赴海外学习交流的人数为71人,其中有64人是获得安徽省教育厅或是学校的资助,余下7人是通过教科研项目等渠道派出,仅占9.85%,而无一人获社会资金资助。这些主流渠道不仅名额有限,竞争力较大,而且资金有限,难以完全满足教师的需要,在交流的多样性与交流对象的丰富性方面亦会有所折扣,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宣传,让社会认知、理解教师的国际化教育与发展,“教师国际化的知识、经验、方法、水平,”[11]直接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科研创新、学术传播、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使社会多方力量和多元资金能够形成共识,进而资助高校教师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其次应充分发挥学校各地校友会以及合作单位、校办企业等资源的作用,鼓励其设立各类基金会,并专门设立教师教育发展资助项目,再次,针对政府财政拨款经费,亦要建立教师教育成本和绩效有机结合的经费拨款制度,以促进此类经费的合理使用与效益最大化。
四、结论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高校教师具有国际合作与交往意识”[12]。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亦使得高校教师的国际性交流与合作日趋丰富与频繁,然而,安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安徽本科院校在教师国际化教育与培养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且面临诸多瓶颈问题,故需要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层次性发展,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国际空间和国际教育资源,创设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并完善过程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在宏观层面和体制机制上开辟顺畅的教师国际化教育发展通道,再辅以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际语言文化应用平台的设立以及多元专项资金的保障,以切实根本地推动健康高效的安徽本科高校教师国际化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秀秀.2018年安徽本科大学有哪些[EB/OL]. (2017-10-31)[2018–02–01].http://www.gaosan.com/gaokao/184552.html.
[2] 许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德国经验及其对中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12(3):58-63.
[3] 劉珏敏.美国高校教师国际化的现状与案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 方潜生,孙道胜,潘和平.安徽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6):1-6.
[5]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EB/OL].(2017-02-15)[2018–02–05].http://www.ahedu.gov.cn/168/view/19908.
[6] 厉舒然.安徽省高校办学国际化的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2(33):698-699.
[7] 赵昕.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行政重点工作[EB/OL].(2018-02-02)[2018–02–05].http://www.ahpu.edu.cn/2018/0202/c5a99379/page.htm.
[8] 张颖.安徽省高校教师短期出国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某理科一本大学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2) :88-91.
[9] 高玉蓉, 邓逢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素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42-44.
[10] 孙国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教学月刊,2015 (10):37-39.
[11] 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高等教育研究[J].2010(3):64-70.
[12] 洪柳.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1):47-49.
[责任编辑:范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