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学学习的内部动机及其培养

2018-01-17潘尖张东

中学生物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探究

潘尖 张东

初中生物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其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这就意味着“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主动的方法(实验、真实的问题解决)来创造更多的知识,然后反思学生在做什么以及他们的理解发生变化的过程。

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不直接决定个体的学业成就水平,但是它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任务坚持性等方面,间接地影响着学习的效果。而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其中学习的内部动机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具有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

下面着眼于对学习的内部动机的认识,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激发与维持方法做出阐述。

1学习的内部动机概述

1.1内部动机的定义

动机在目前心理学界认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里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习动机分为四类:(1)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和从事某种活动感到乐趣,如学生对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乐趣。(2)学习能力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知,如学生感到自己学生物科学有能力。(3)外部目的:学习是为了获得他人尊敬、称赞等学习以外的目标,如努力学习是为了让同学看得起自己。(4)知识价值观: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知,如觉得学习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四类中(1)(2)就属于要讨论的内在动机。所谓内部动机,就是指由学生内在的需要而引起的动机。

1.2学习内部动机的特征及分类

美国学者哈特曾从5个方面描述了在课堂学习中内部动机定向的特征:学习完全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为了取悦于教师;学习是为了自我满足而不是为了得到好分数;喜欢挑战性工作而不是选择容易完成的工作;渴望独立工作而不是依赖教师的帮助;根据自己内部标准而不是他人的外部的标准来评价工作的成败。有关研究结果发现,具有内部动机的儿童主要受好奇心、兴趣、满足感等驱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就会对问题更敏感,就会不计代价、更努力的去解决问题。内部动机使儿童更喜欢挑战性的、有乐趣的工作,而外部动机则使儿童倾向于简单的、容易的工作。因此,内部动机更有助于儿童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

学生有3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

(1)好奇的内驱力。好奇的内驱力是天生的一种因素,是种族生存所必须的。好奇心实际上即是一种求知欲。好奇心驱使学生在引疑阶段急切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静态的钻研和学习,满腔热忱地将体验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緒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与和谐的情境。学生的好奇心导致他们怀着钻研探究心理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事物,从而开拓了他们努力求知的途径。

(2)胜利的内驱力。学生总是对于自己胜任的活动越来越感兴趣,而且总是在自动改造和解决问题之中赢得真正的满足。在探疑阶段,独立思考使每一个学生发挥才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当学生以知识主人的态度如饥似渴地发现、获得新知的时候,自信心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并转化为求知的动力源泉。

(3)互惠的内驱力。学生总是有一种与其他人和睦共处的需要,并强调这一基本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实际上,社会本身的发展也是这种最基本动机的结果。共探就是给学生创造这么一种与同伴研讨的机会,以满足认知结构的需要和学生心理上思维与情感交流的需求。在共探阶段,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标新立异、借助集体力量产生共振效应的情景,通过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感染来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2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

培养激励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建议有:利用学生已有的动机使潜在的学习成为有价值的目标:保持教学进度;养成学生乐于接受事物的情绪;培养学生有助于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尽量运用强化理论为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好榜样。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只有激发学生内心对于学习的情感需求,并具有顽强的意志,才使其乐学、好学、勤学,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因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让学生多参加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带学生到户外活动观察动物或植物。在活动中,学生会发现他所不理解或从未遇到过的新奇的东西,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有的教师或家长往往把学生的学习仅局限于书本或课堂上的东西,而不准他参加其他活动,这样做恰恰是放弃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

教师要从调动学生内在诱因出发,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知道为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学习什么内容、选择什么材料、采用何种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这个问题对社会、对个人有什么价值。如果学生对一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的话,为求得这个结果,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对待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了。

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兴趣和爱好的特点。无论哪一类学生,他们的兴趣、爱好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指导时,切不能从表现上看来与课堂学习无关就加以制止,应该辩证的看问题。如学生喜欢说话,就应让他在这方面尽情发挥。某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

2.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逐步的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学生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提问: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残翅的昆虫,而很少有长翅的昆虫,为什么?在讲动植物结构层次时,教师设计了问题:叶是组织还是器官?血液是组织还是器官?……这些问题促使学生认真动脑筋去寻找问题中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知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真正懂得了思考、探究带给他们的快乐。

在学习“血液组成”时,教材中提及,血浆中水分占90~92%,可见水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关于水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细胞中有水吗?(2)水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它给我们带来了多大作用?(3)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如何?(4)水是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5)水为什么会受到污染?请说一说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6)请调查学校或你家附近水源的污染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7)面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该怎么做?由于这些问题是从学生熟悉的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引入的,解决这些问题也需多学科知识,所以学生在一开始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尝试让学生探究,在课堂内外去解决问题。教师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的成功感不断增强,又诱发了他们的创造兴趣。在此过程中,如果有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将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境地,他就是“我要学习”。

2.3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情境就是学生面临一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这种情境,就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疑问,出现不合理的心理状态。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考,同时又有一个新的要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探究新问题的积极性。在进行生物科学教学的时候,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迪性。诗歌、24节气、演示实验、生物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在讲大型真菌时,笔者将学生课外活动所制作的各种颜色、形状的孢子印呈现出来,在生物课堂上创设出艺术的情景,学生非常想知道:它们是由什么结构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怎样才能获得美丽的孢子印?在讲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创设情境:常说“瑞雪兆丰年”,其中蕴含着什么道理?“瑞雪”和“丰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样使学生理解,瑞雪既是冬天大地的“棉被”,又是来年滋润土壤的水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知逐步得到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总之,教师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并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运用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策略,从而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者。

因教材而异创设不拘一格的問题情境,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探究的乐趣,使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师生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2.4正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

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给予正确、适当地评价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动机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务必要正确运用积极评价——即表扬、赞扬和奖励等,消极评价——即责备、批评和惩罚等,以及中性评价——即比较公正、合理,既包括积极评价又包括消极评价的评价。一般说来,正强化比负强化更具有激励作用,更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如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错了,教师不应先批评他笨,而是要先肯定他动脑筋思考了,是很好的;然后再引导他向正确的方向想问题。学生这次答错了反而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一定会更积极地动脑筋想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强化,总有一天他的答案会很正确。但是,正强化使用不当或过多也会产生消极的效果。当今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不断的批评比经常不断的表扬更易失去效果;成绩差的学生对表扬的反映积极;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应多给一些鼓励或表扬,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之处。教师在评价中要尽量做到公正、全面、适度、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实就是要使学生经常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就动机促使人追求某一社会条件下比较高的目标,促使人以比较高的水平达到其目标,促使人去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当人接连受到挫折,就会丧失信心,动机就会降低,影响后来的学习。而成功的体验却能提高自我效能感,也就是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动机的主观判断。

综合几点,生物学教师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时需要注意:

(1)在教学中要激发儿童学习探索活动的最大热情;

(2)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维持学习探索活动的热情;

(3)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活动的具体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提供有关的知识,使学习钻研探究活动有正确的方向。

布鲁纳说:“如果教学富有成效的话,那么在教学人员帮助下的学习一定比个人独自进行学习所遇到的危险、风险或苦恼来得少。”

不论是哪种培养方式,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内在动机的教学方法主要:①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学生对成功、自尊的愿望,贪玩、好动等习惯;②教师所教的东西对学生要有价值,如果教师所教的内容对学生不适宜,就会降低、挫伤学生的学习动机,失去继续往下学的内在动力。总之,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采用积极的手段,而不能采用消极的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部动机。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探究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