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问题导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学

2018-01-17何惠文

中学生物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法精神探究

何惠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生物学教学之魂在于生命教育,学生的人生是朝气蓬勃的人生,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突破。教育的目标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育教学价值大小的指标。

基于课标的教材又有几个方面的转变:①转变学问性知识为体验性的知识;②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在新教材中;③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1创设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防止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价值评价太低,采取冷漠的态度。由于高中生物的理论性强,知识性深,使许多学生认为高中生物比初中生物乏味得多,兴趣下降,加之进入高一就遇到抽象性强的《必修1·分子与细胞》,特别是细胞代谢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学生学得苦,成绩也不好,渐渐失去了信心。可见,教师要激励学生,不仅取决于个体的性格,还取决于事物与个体的经验联系。就高中生物本身而言,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因子不少,但能让学生产生强“刺激”的因子甚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外部给学生以强刺激来激励学生。为此,笔者采用如下的一些做法:创设有价值的学习情境和改造课堂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采用质疑和实验,使学生产生“悬念”和“惊奇”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情趣、幽默、启发、诱导等生动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问题导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探索法等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去研究生命规律;采用评议、测试、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进取精神。这些都是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这门课程。

2结合生活素材教学,拓宽有效教学途径

在中学众多学科中,生物可以说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科学,知识均来自于自然环境,大多是熟悉的事物。对于它们,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了解,并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引导,较易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学习欲望,以满足其求知的心理需求。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生活中有很多便于组织教学的好素材。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相应的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如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始终凸显从课堂走向生活的生物课程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人教版生物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实例素材,并将生产、生活素材以“问题探讨”等形式展现,创设学习情境;教材的正文中常出现醒目的“与社会的联系”栏目;教材设有“科学·技术·社会”的专栏。即使在“练习”和“自我检测”的习题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联系生活、参与决策的题目。这些素材贴近生活、凸显生物问题的本质,是生物教学难得的好素材、好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拓展学生知识的好内容,进行问题导学法教学的好素材,而且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情境材料。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注意利用、整合和再开发这些素材和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优化生物课堂模式,转化教学观念——变传授知识为指导学生学习知识,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把传统教学过程转化为更接近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探究过程。那么,在进行问题导学法教学中怎样组织探究活动呢?

(1)探究活动的设计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个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仅凭教师讲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应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建构模型、思考与讨论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活动要关注并鼓励全体学生,增加学生信心。这样就会使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个性也得到发展,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探究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探究的基本程序,②探究的基本精神即科学精神。那么,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实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理性精神和发展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科学精神呢?下面以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为例来说明:①创设情景——柳树等植物枝条比较容易生根,而银杏等植物枝条难扦插成活。②创设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体现探索精神。③引发猜想——适宜浓度的2,4-D或NAA能否使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不定根?体现怀疑精神。④分组活动——讨论设计预实验的理由,开展实验,体现创新精神。⑤实验结论——对于杨树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2,4-D的最适浓度为__mol·L-1(学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理性精神。⑥反思与改进——对实验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做法,体现发展精神。

(3)探究活动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的点拨。在探究活动中,注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的点拨,而不是“什么都由着学生,教师不对学生讲”;探究活动中应有的放矢地讲疑问、讲关键、讲结果、讲联系、讲应用,使研究得以继续。下面以“酶的特性”一课为例来说明:①每位学生亲自探究想知道的问题并设问“酶为什么这么骄气?”引入新课。②讲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学会“抓主要矛盾”,突破疑点“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原因”,这是讲关键。③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这是讲结果。④讨论用酶来水解淀粉生产葡萄糖比用盐酸催化淀粉水解生产葡萄糖的方法有何优点,这是讲联系。⑤哪些产品可以用酶法生产,这是讲应用。

4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教学,稳步提升教学效益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潜能发展,忽视了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抑制了学生情感发展。而“问题导学法”课堂,能够实现丰富学生情感、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问题导学法”课堂是以“问题”发现、生成和解决为主线的小组合作学习,其“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以各种有效活动为学习平台,学生在自主建构、合作探究、展示对话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综合、判断和评价等。经过长期的“问题导学法”课堂学习,学生逐步培养多元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就能夠养成了创新思维品质。“问题导学法”教学课堂,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挖掘教师潜能、丰富教师情感和培养教师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与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条件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使学生在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教育享受。

猜你喜欢

学法精神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虎虎生威见精神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拿出精神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