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与癌症的纠葛

2018-01-17余运西

大众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张姐张静胃癌

最近几年,癌症这个词出镜频率高企。小到身边,左邻右舍,朋友家人,老辈亲戚,总有以癌症的方式黯然离开的。大到公众人物,远有陈晓旭和姚贝娜,近有单田芳和李咏,癌症带来的致命打击,让很多人一时难以接受。癌症,正与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纠葛。

最新的数据对这种个人感受进行了印证。在最近举行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六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上,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介绍,目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为278/10万,平均每360人中就有一名癌症新发患者。而好消息是,过去10年,我国癌症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约10%,已达到40.5%。

尽管医学科技在不断进步,癌症依然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对于罹患癌症的人来说,医和药已经成为他们必须牢牢抓在手里的救命稻草。这样,与癌共舞的篇章里,总有新的希望产生,总有人在创造生命奇迹。

运气

在癌友圈里,有关美国抗癌女孩Emily的故事流传很广。2010年,4岁的Emily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接受化疗后,不幸复发。她再次接受化疗,半年后复发的厄运竟然再度降临,她已经命悬一线。

在当时的治疗条件下,医生已经竭尽所能。但Emily的家人无法放弃她,为她遍寻各种治疗方法。幸运的是,2012年,Emily冒险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一项前沿的试验性疗法,成为全球第一个接受试验性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儿童患者。在不可避免地經历各种可怕的副作用后,Emily最终得到了成功救治。

各种癌症论坛里,Emily的一组照片鼓舞人心。2012年的她,面容憔悴,掉光了头发,插着各种管子,坐在病床上。一年后复查完,看上去状态极好的Emily打出“1 year cancer free”的手写张贴画,向世人宣布她的身体里面已经没有癌细胞。之后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Emily保留了这个习惯,按时以美丽笑容出镜。

甚至在10岁那年,Emily摇身一变成为美国社交圈的“名媛”,被奥巴马接见,与Lady Gaga共舞,精彩人生对她来说才刚刚开始。Emily的事迹也鼓舞了全世界寻找白血病新疗法的科学家。2017年,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两款新药先后在美国获批上市,更多像Emily一样的白血病患者,不用靠运气就可以得到治疗。

交锋

“Cancer free”这两个词对患癌的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结果。当小细胞肺癌患者张静(化名)看到检查报告上的这两个英文单词时,激动得猛地扑进爱人怀抱,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与肺癌中最难治的一种交锋,张静自己都说不清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2016年年底,张静突然感觉有时胸痛,咳嗽时还带着血丝,匆忙赶到医院检查,即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张静一家都打蒙了。熬过最初的绝望期,张静及家人开始上网找资料、看成功案例,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却发现小细胞肺癌患者能用的药物少得可怜,通常只能接受化疗,还面临着极高的复发风险。

不久后,正接受化疗的张静接到国外好友的电话,对方说美国有几种应对小细胞肺癌的新靶向药正在研究中,免疫疗法也已经有一些较成熟的方法。抓住这一线希望,她来到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医疗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她参加了临床试验,完成了16次免疫治疗。

2018年5月22日,是张静复查的日子。美国医生高兴地告诉她:“你的情况非常好,已经检查不到癌细胞了!”

顶着“活不过6个月”的魔咒,生生捱过1年7个月,背井离乡地奔波,用上美国的新药,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回顾这一切,张静觉得,在“Cancer free”这个最好的结果面前,再多的煎熬竟然都显得不那么沉重了。

心愿

面对癌症这个异常强大的敌人,每个患者,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做不懈的努力。这场较量,或成或败,却不以结果论英雄。

上海瑞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吴珺玮最近得到消息,张姐去世了。电话那头,张姐的女儿并非只有悲伤,她说,妈妈没有带着遗憾离开。被诊断为胃癌晚期时,张姐刚刚满40岁,她的女儿刚刚上大学。医生告诉她,她仅仅剩下半年时间。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张姐心想:“不能看到女儿成家立业,就这么走了,真不甘心!”

像张姐这样的晚期胃癌患者,手术已经不是明智的选择。尽管医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手术,患者也遭受了很多痛苦,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这促使外科医生不断反思,有没有更好的应对进展期胃癌的办法?上海瑞金医院胃癌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术前新辅助腹腔内和全身联合化疗(NIPS)技术,对确诊后的晚期胃癌,特别是跟张姐一样出现腹膜转移的患者,施行腹腔内与全身性联合化疗,先缩小原发癌灶,控制腹膜转移灶,之后再评估要不要进行根治性手术,让“判了死刑”的晚期胃癌患者有重生的机会。

在江苏老家尝试各种治疗方法后,张姐从一个癌症患者治疗群里了解到上海瑞金医院有可能帮助她。凭着坚强的毅力,她在这里接受了10多个循环的治疗,获得了26个月的生存期。这两年多时间,张姐看着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找到可靠的另一半。甚至,女儿还带着她去了一趟东南亚,领略了海滩的美妙。最后一次前往医院接受治疗时,张姐坦然地对女儿说:“这次我估计是回不了家了,但我已经心满意足。”

等待

今年8月的一个肺癌疾病教育项目启动仪式上,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主席吴一龙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两个案例。

72岁的赵阿姨患肺癌8年,癌细胞早就在胸腔内转移。8年前,她觉得自己是看不到孙子出生了。幸运的是,检测结果显示赵阿姨是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后来,针对检测出来的这个基因突变靶点,赵阿姨服用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靶向药物。几年间,她看着2个孙子、1个孙女相继出生,活泼快乐地成长,圆了儿孙满堂的梦。赵阿姨目前还在接受治疗,她相信,只要不断有新的药物出现,癌症就不能把她怎么样。

像赵阿姨这样能查出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虽是多数,但仍有一些不受命运眷顾的患者,查找不出原因,没有好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曾有一位非常年轻的肺癌晚期女患者,检测基因没有找到突变,听说治疗费用一个月就要一万多元,还难以保证效果后,竟然选择了轻生。

“要是她能熬下去,随着医学科技不断进步,或许也能找到她的靶点”。这不是医务人员一厢情愿的期许,更是选择在癌症面前坚强的大多数人精神上的支柱。果然,针对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打开了一扇透着希望之光的窗户,用于肺癌治疗的PD-1抑制剂也已经在中国上市。

结盟

吴一龙说,“谈癌色变”的时代正在过去,癌症患者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曾经,我们对于癌症基本是束手无策。但现在不一样了,过去的近一百年里,科学界对癌症的认知发生了三次巨大的革命。”

第一次是利用化疗药物配合手术或者放疗进行治疗,这个办法让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和结肠癌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第二次是靶向治疗,针对某些癌症特异性的分子缺陷,设计药物并进行治疗,用来对付肺癌、黑色素瘤等常见肿瘤。第三次转变正在发生,肿瘤免疫治疗正在打破传统癌症治疗瓶颈。它并不直接攻击癌细胞,而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在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肾癌等的治疗上,显示出长期生存获益的特点,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吴珺玮表示,治疗肿瘤的新药新疗法,由于国内外的上市时间存在差别,部分等不及且有经济实力的患者,愿意不惜血本到国外求治。这也被很多晚期癌症患者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找对路了,他们可能受益;但也不是什么药都是神药,有可能花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只是两三个月的生存期。

而国内,也经常有晚期癌症患者追着吴一龙,要求参加新的临床研究。这些年来,已经有些患者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挺过了一年又一年,他们希望有新药能帮他们再渡难关。而能不能进组,医生要详细观察和收集参加临床试验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和分析,尽量让患者获益,尽量减少损害。

所以,每一个抗癌故事里,從来都不是单兵作战。面对癌症这个异常狡猾的对手,医生与患者要真正联起手来,建立信任,从安全和效益的角度,一起权衡,并做出最佳选择。

(编辑 余运西)

猜你喜欢

张姐张静胃癌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我的工作治好了她20多年的咳嗽
几颗药片 治好了她20多年的咳嗽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搬家
Self—redemption in Desire—Analysis of Desire under the Elms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