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影响探讨

2018-01-17刘可红

青年时代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思辨能力英语课程

刘可红

摘 要:思辨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极其重要。思辨能力不可生而获得,需要学习和训练。大学英语课程由于受众广,历时长,对学生思辨能力、水平有较大影响,且影响既有负面又有正面的。高校对英语课程教材、课堂、考核以及教师四方面进行调整或改进,能够消除负面影响,保留、扩大正面影响,让英语课程成为培养高校学生思辨能力的利器。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课程;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一、何谓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简言之,思考辨析能力。思考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辨析指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中国典籍《礼记》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与思辨异曲同工:博学是思辨前提,审问和深思是过程,笃行则是思辨结果。

思辨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极其重要。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需要人先思考、辨别,再获取。然而,人类大脑并不天然具备思辨能力,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得以提高。思辨能力培养成为教育不懈使命[1]。

二、当代高校学生思辨能力水平描述

我國高校学生思辨能力不足已成为高等教育短板。1998年黄源深率先提出外语系学生“思辨缺席”[2]。其实,在各个专业领域“思辨缺席症”频频出现。具体事例如:

(一)2009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国际PISA考试,全球第一。但项目总负责人指出,中国教育忽视培养思维力,学生阅读思辨力严重不足。

(二)2010年全球雅思考试,中国学生倒数第7。考生阅读分数高于写作分数。语言输入与产出反差表明中国英语教育缺少语言思维训练,语言理解无法带动语言产出。

(三)2012 SAT考试,试卷抽样分析显示,中美学生平均分相差300分,差距主要集中在考察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和写作题[3]。

参加国际性考试,与其它国家学生相比如此,在实际高校课堂中,学生思辨能力、水平也让人堪忧。笔者随机抽查某985高校,17级近100名学生(非语言专业;第二学年期末),段落话题写作“How to keep peace between each other”。所有学生泛泛而谈,思维零散,没有体现任何思辨过程。以下段落为典型代表:

First of all, we should face up to this problem and find more problems in ourselv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world. Second, try to communicate more. Third, broad- minded and tolerated to others.

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遇事不能正确判断,从而导致悲剧,如电信诈骗案中,大学生被骗,学费被卷,比例很高。究其根源实质,缺乏该有的思辨能力,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导致不当行为发生。

由上可见,高校学生思辨能力弱或者不足已成普遍现象,这既制约学习、科研发展,又阻碍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做出合乎理性选择,产生有效\积极行动。

高校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主要蕴含在具体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任务实施,直接训练或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换言之,“课程可利用其隐性教育功能,特别是人文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思维教育”[4]。大学英语课程(又称公共英语)能够利用课程特点,影响、训练、培育学生思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开设时间长,必修课和选修课可持续两年;受众面广,每个院系、专业学生都要选择英语课程。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程伴随高校学生长达2年,对他们思辨力影响不言而喻。下文就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负面、正面影响进行探讨。

三、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负面、消极影响

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教材课文弱化思辨能力

非语言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弱化思辨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内容太简单,没有任何延展性。学生反映几分钟可以读完,能够获取一些简单信息,根本谈不上任何知识输入,更不用说思维能力的锤炼。大多数文章都是一些简单、快速阅读性质文章。如“fast food”,“healthy habit”,“family”。“语言思维”是一体的,语言内容过于简单,思想或思维也会相应过于简单,达不到训练目的。纵观某教材一学年课文,难易上没有任何梯度,布局也没有统筹规划。学生阅读学习这样教材,思维水平非但滞后不前,还很有可能被弱化。

(二)课堂形式弱化思辨能力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注重目标依然是英语技能训练。一旦语言学习停留在技能训练层面,思辨能力训练会被淡化、弱化。实际上,现今小学、中学英语学习已开始系统训练技能,或者说,英语能力训练是小学,中学英语学习核心目标。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英语》(七年级,上册),编者在《致同学》说道:新教材不仅帮助你们学会一些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你们发展语言能力[5]。而大学阶段持续着重语言能力训练,这是对小学、中学阶段英语课程简单重复。这就是为何大学听说课程出现一些“打招呼”“做饭”等话题,以及相关功能性句子表达,需要学生操练,或记忆,学生不感兴趣,或者也就进行一些中小学生水平似的简单交流,根本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和思想。长此以往,思辨能力肯定被弱化。这也能够解释经过一年大学英语学习后,学生的口语、文章内容特别幼稚,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更谈不上任何思辨性。

大学英语课堂一个重要环节为“主题”讨论,这个环节恰恰最能引导、培育思辨力。然而,讨论环节往往流于形式,而不注重思维启发。讨论形式的确多样化:两人讨论,小组讨论,随机讨论。讨论内容层面却肤浅,幼稚。讨论之后教师的归纳总结也是蜻蜓点水,完全没有指向“思辨力训练”。最适合训练思辨力的课程环节若成为空谈,那么思辨力慢慢弱化也在情理之中。

(三)考核方式弱化思辨力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也就是传统的客观题为主,标准化考试。考试试卷主要由选择题构成,4个答案之间选择1个正确答项,非但不能训练思维力,更严重削弱思辨能力,甚至不需要用到思辨力便可找出正确答案。作文作为主观试题,要求低,分值低(通常15分),只要不跑题,语言通顺便可的高分。这种考核方式,不把思辨力水平考虑在内,不需要测试思辨力发展情况,长此以往,考生思辨力水平低下可想而知。

(四)课程教师思辨能力弱

高校英语教师本身思辨力不强,甚至缺失。有研究者对中国5所高校外语院负责人进行访谈,发觉院系没有对英语教师进行过思辨力理论或技巧方面培训,教师鲜有读过涉及思维系列丛书,更少有教师读中外经典,提高自身思维水平[6]。英语教师本身也存在思辨缺乏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英语教师思辨能力弱,不可能培育出思辨力强的学生。

作为一门原本可以训练思辨力的课程,教材课文,课堂形式,考核方式实质弱化思辨能力,并且课程教师本身思辨能力弱,更加导致学生思辨能力缺失。如何改善?如何将大学英语课程对思辨力的消极、负面影响变为积极,正面影响,下文也相应从4个方面论述。

四、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正面、积极影响

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正面、积极影也可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精选课文,使用针对改善思辨力的系列教材

教材篇章是课程实施主体,也是培养、训练学生思辨力的主要工具,如果文章本身经典,有思想性,学生反复阅读学习时,会咀嚼,思考,潜移默化之中思辨力能得到培育。例如上世纪三十年代陈福田主编的《西南联大英文课》,序言中说明“将经典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之中,用经典的文章启发学生思维”[7]。当今学界有不少学者意识到大学生思辨力缺乏,已经着手编写推出或从国外引进“思辨系列”教材, 如2016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原版引进“思想者指南丛书”。[8]使用经典文本或者思辨系列教材,能够让学生学习与思考结合,逐步改善思考或思辨能力。

(二)课堂活动有意识加入思辨环节

英语课堂可以有意识加入思辨环节。如上所述,选用的教材若是英语经典或专门针对改善思辨力的文本,思辨活动展开有依据,有载体。可以系统讲解思维、思辨相关基础知识,再结合课文具体主题进行思辨性讨论或写作。并且,由于文本本身内容丰富,意义深邃,课堂任何活动实际都是训练思维或思辨力。进一步推进,将教材主题和当今时事结合,能够在具体案例中进行思辨分析,达到训练思辨力目的。当前高校开设“新闻英语”相关选修课,编者都在前言中表达类似观点:旨在通过评论新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9],这些良好心愿都是想推动学生思辨力发展。反观当前大多英语课堂,很多活动趋向娱乐化、综艺化,学生思辨力一点点丧失。将这类“娱乐化”、“综艺化”英语活动改变成严谨思考类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价值和乐趣,这会极大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水平。

(三)考核目标指向思辨能力发展水平

重新定位英语课程考核目标,除考核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外,还应考核思辨能力发展水平。知识学习或技能掌握最终目的是能够独立思考,从而进行有效科研或解决生活事务。《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指出学习者“需要知识,技能和素质,以便养成独立思考与自立的能力”[10]。考核具体形式可以增加主观题分数或主观题量,让学生在说或写时,不是浮在表面或流于形式,而是深入思考之后严谨,理性,客观甚至创新的主张。这样的英语水平,思辩能力才是符合当今时代需求,才能体现大学生该有的语言、思想风貌。《论语》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只有内在思想和英语语言水平一致和諧,才能成就真正的国际化人才,才会让他们在国际交流竞争中立于成功之地。

(四)提高课程教师思辨能力

课程教师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思辨水平,因此提高教师思辨力将对学生思维能力产生正面、积极影响。教师思辨力提高主要靠阅读经典,在经典中接受大师思想影响与熏陶,与大师们思想交流,从而向大师们一点点靠近。并且,经典阅读并不局限于“英语经典”,也要坚持阅读学习“汉语经典”。实际上,“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与他的母语程度有很大关系” [12],一个思想成熟完善的人无疑是个思辨能力强的人。读《论语》,《古文观止》,《周易》可继承中国传统思维的深刻与精妙。而西方经典则是打开另一扇思辨大门,能够充分丰富教师思维体系,提供另一种思考生活、人生的方式。《圣经》中人类思想进程,《理想国》思维的碰撞、辩论,《爱弥儿》的教育哲学等等都是思想的盛宴,都是思维培育最佳的食粮。英语谚语说“You are what you read”,英语教师若长期接受这些中外经典滋养陶冶,他的思维力或思辨能力不仅让他成为一个顶好的学者,还能让他成为学生思辨力训练最称职、最得力的指导者。

总而言之,思辨力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使命实现。高校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力影响极大,既有负面、消极影响,又有正面、积极影响。认清这一实情,我们应当调整英语课程,从教材,课堂,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四方面改进或改善,让这门受众广,历时长的课程成为高校学生思辨力培养的利器。

参考文献:

[1]孙有中. 序言. 《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ii.

[2][3]黄远振. 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14(4):63.

[4]李朝红.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双向衔接[J]. 兰州大学学报 2014(9):138.

[5] 英语(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2.

[6]王建刚.浅谈外语教师思辨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刊2017:201,202.

[7]陈福田.西南联大英文课[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7(3).

[8]Linda Elder, Richard Paul. The Guided to critical think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6).

[9]王冰.新闻英语视听教程[M].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2018(7):1.

[10]刘骏,傅荣主译.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12)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2017(9): 51.

[12]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EB/OL].爱思想(2014-05-7)[2018-8-12].http://www.aisixiang.com/data/74587.html.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思辨能力英语课程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