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体极化的生成及规避路径
2018-01-17黄茂华吕昌武
黄茂华 吕昌武
摘 要:群体极化是由具有同质的个体所形成的集体,在经过集体讨论后,观点走向极端的社会现象。群体极化现象生成受社会变革、群体组织机制、信息获取、心理因素等诱因影响。群体极化遍布经济、政治、生活各个领域,因此不可简单对其采取粗暴的防治,而因有一系列长效预防机制,而应更多关注社会民主管理的强化、社会倾听机制的健全和流动信息共享方面,最终实现去极化。
关键词:群体极化;生成;规避
“群体极化”( group polarization) 由詹姆斯·斯托纳提出,1961年他通过对群体决策研究发现:群体内部成员的意见状态对事后决策具有直接影响。美国当代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通过对美、加、德、法、印等几十个国家出现的案例进行剥离分析,发现群体讨论像一个转化器,原本温和的女性主义者通过讨论可转化成强烈女权者;法国民众对美国的救助总是充满质疑;有偏见的白人对种族问题负面反应强烈等。随后,他对群体极化作出了如下解释:“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尤其是“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 ,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 , 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1]47我们把视野扩大一点,分别从这种现象产生的诱因和规避路径来分析。
一、群体极化现象的诱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有学者认为群体极化是社会病态,在社会制度经历转型过程中,体制结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变革致使社会中不稳定因素增加,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显现,民众价值准则多元,借以寻找社会正义的突破口来发泄内心不满,群体极化事件多根源于此。
(二)内部组织因素
内部组织机制催促极化的成熟,在这个组织机制中需要一个具有绝对自信的极端立场者主导整个事件发展趋向和内部成员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自于两种,一种是温和异类派的退出给群体整体意见带来的强化;另一种是具有明显偏见的同化。
(三)信息因素
极化群体成员总是要为自己获取的信息寻找具有说服性的论据来证明其立场来影响决策。因此,获取的信息是否具有最強说服力直接主导着集体成员决策方向。而有效和新颖的信息才具有最强说服力,有效指的是信息与事件讨论匹配的正确度和关联度,新颖指的是群体个体对信息的感知是否能引起其好奇心和兴趣。
(四)心理因素
个体在群体内总是希望获得更多成员的认可与好感,因此,会更多关注他人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成员获得安全感,当意见不一致时,成员会自动调整自己的意见,去依从或服从他人和权威的观点,而放弃原有的自我意见 。
群体极化现象造成的社会影响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正面影响,因为社会聚集着许多具有不同看法的团体,他们彼此辩驳、交互观点、吸收借鉴,因此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信息的多元。另一面是负面影响,就是当群体的舆论步入过于趋同的境地,小团体的意见失去社会责任的束缚,走向不受理性约束的边缘,极有可能危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群体极化的规避路径
群体极化并非随社会产生而产生,是由后天社会制度变革、组织机制、信息、群体心理共同影响的产物。因此,防止群体极化产生不可一刀剪,而应更多关注社会民主管理的强化、社会倾听机制的健全和流动信息共享方面。
(一)强化社会民主管理
桑斯坦研究发现,人们一开始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观念是不清晰的,模棱两可的,他们不会过早的暴露自己,因此也尽量使自己的意见变得很温和。如果社会体制是鼓励人们保持好奇心,允许他们接触自身无法构想的信息,那么,在获取关键信息时,则可以出现更多支撑不同意见的论据来说服群体成员,人们依靠充分讨论、理性协商之后,提出理性的结果。这样,群体组织充斥着不同观点的人物,信息在此处自由流动,组织变成一个民主管理的市场,极化现象难以形成。
(二)健全社会倾听机制
群体极化是一个封闭的怪圈,充斥着意见相投的人们,他们排斥多样信息和异类观点,在这个与其他人、信息完全隔离的圈内进行讨论,为维护集体的完整荣誉,而将意见状态调整为极端一致,最终结果就是集体失误。要阻止这种现象形成,就要打破怪圈,健全社会倾听机制。通过机制渠道听取多种意见,完善民众利益表达机制。当个体表现出极端的预期冲动前应及时制止,通过倾听渠道,使观点交互融合,指认出前者事实论据的不足和错误价值观,影响其终极观点。排除外界压力的影响,让个体能充分听取多种意见,随后对信息做出选择、甄别、接受、形成辩驳的先后顺序。群体极化现象的消除重在使内部成员可接受到具有说服力的反面信息,使其脱离封闭的状态。
(三)开放信息共享流动
个体知识构建在于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方式,通过同化和顺应调整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和个体的需求。当今网络信息盛行,单纯间接经验的授学已满足不了民众的需求,民众更倾向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因此,新媒体在民众知识获取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微信公众号、大数据、云平台等新载体的普及对极化是起催熟作用还是消除作用,取决于对这些理性工具的支配架构。只有开放信息,进行共享有助于消除社会信息的片面性和独断性。封闭语境不需要传统权威和魅力领袖的领导,也易透支政府公信力,生成极化现象。
历史事实证明,民主的社会管理、畅通的倾听机制、共享的流动信息等一系列长效预防机制,对于防止极化现象产生和扩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言,“言论自由要比默不作声危险性小得多,因为后面一种情形,怕的是人们会把对事物的反对意见扼在心头,至于争论则可使他们有一个出口,而得到一方面的满足,何况它又可使事物更容易沿着本身的道路向前推进。”[2]334
参考文献:
[1]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