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团属感知区”的创新性探讨
2018-01-17乔默之卜慧芬
乔默之 卜慧芬
摘 要:思想政治引领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重要使命,应当重塑工作理念,根据“优势资源——特色产品——感知区域”的思路,形成思想引领工作中的“团属感知区”。一是用好“团干部”这一与青年联系最紧密的思想引导人力资源,打造团属意见领袖;二是用好“网上共青团”这一最活跃的思想交流媒体资源,打造团属互动平台;三是用好“团组织生活”这一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隐形教材,打造团属日常课程,以创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占领思想政治引领的高地。
关键词:青年;思想引领;共青团;感知区
一、研究综述——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团属感知区”的建设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帮助广大青年确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应该成为团组织的首要任务。只有抓好这项工作,才真正抓到了根本上。这是党对共青团工作第一位的要求。”思想引领是共青团的重要使命,从学校共青团的工作实际看,在思想引领工作中一直存在困惑: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少部门都在做,如宣传、学工、政治理论教学部门等,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大局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独特角色,提供哪些特有的服务,与学校其他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什么区别?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共青团提供的思想引导产品就会存在与其他单位的产品重复度高、专业性差,产品对焦不准、定位模糊、缺少特色的问题,“此花既无异香,蝴蝶自可不来”,工作应有的价值和吸引力就会打折扣。因此,具体的工作实践要求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应当开发一批具有鲜明团属特性的产品,明确共青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打项目、专业领域、拳头产品,才能建成“共青团制造”的品牌店,形成有共青团特色的“感知区”。
二、实践设想——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团属感知区”的建设路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团组织“能不能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是决定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特色感知区?关键是要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资源,打造思想引导产品中的“共青团制造”,根据“优势资源——特色产品——感知区域”的思路,不断探索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新路向。
(一)打造团属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共青团与其他组织相比,拥有最宝贵的思想引导人力资源——团干部,绝大多数团干部本身就是青年中的一员,他们与青年心理上没有代沟,与青年交往最多,对青年最为熟悉,也是与青年感情最深的人群,这个群体最有可能出现青年信任、喜爱的意见征询者、疑问解答者、梦想引路者、行为示范者,可以也应当成为青年的意见领袖。以首届“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高校十佳“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朱以财为例,“财哥”是学生对朱以财老师的昵称,他2005年作为优秀毕业生留校担任专职辅导员,在团学战线工作12年,依托新媒体互动平台,开通博客、微博、微信,撰写博文1500多篇,微博、微信8000多条,7万多条评论,300多万次浏览, 编写《当代大学生发展100问》等著作3部,主持、参与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50多篇,积累工作日记50多万字、“阳光成长心语”15万字,提出了问题学生“触动教育”、学生教育“过程管理”、班级“量化管理”、学生工作“严+研”、“一口清”等工作理念,曾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首届“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高校十佳“大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优秀博客奖等奖励。共青团是一个组织名称,在思想引领工作中,需要树立“财哥”这样的具体的形象,成为共青团的代言人,刷出共青团在青年思想成长中的存在感。
(二)打造团属互动平台
共青团与其他组织相比,拥有最活跃的思想交流平台资源——网上共青团。不管在哪个行业或部门,共青团可能都是拥有网络资源最多、在线状态最活跃的组织。习近平总书记也很重视共青团在网络思想引领方面的优势,强调网络“这个战场很重要,对青年人影响很大,很多青年都是在网上接收信息的。开展网络斗争、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这项工作大家都要做,但团组织也可以更多发挥一点作用。”因此团组织一方面应当通过建设分层分类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QQ群、“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团干部“1+100”系统等,实现平台在青年群体中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应当着重解决思想引领在线平台整合不够,存在功能重复、资源浪费和效用不足等问题。“互联网+”是共青团的优势,但平台过多、功能重复,反而会让优势成为劣势。从平台建设的角度来说,存在资源的浪费;从基层团组织平台管理的角度来说,需要维护多个平台,牵扯不少精力,同时对平台的功能往往利用不足;从青年的角度看,被要求注册登录使用各种平台,会产生难以选择和倦怠反感的心理。互联网的精神实质是资源的互联、共享、集约、效益。着力打造团组织的新媒体融合发展中心成为高效打造社群交流平台的当务之急。
(三)打造团属日常课程
共青团与其他组织相比,拥有最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隐形课程资源——团组织生活。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青年在团支部、总支、委员会的组织生活本身就是共青团独特的思想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群团组织的自身建设问题,要求“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减少中间层次,不要叠床架屋,要更好适应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需要。”共青团应当树立“团组织是青年生活中的小社群”的意识,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要求,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融入共青团组织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各项组织活动打造成思想引领的日常教育课程,力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通過完善组织章程、制度、纪律,培养青年的法治意识;通过引导青年自我管理组织事务,培养青年的自由、民主、平等意识;通过规范各类选拔、推优、评先活动规程,培养青年的公平、公开、公正意识。
三、优化构思——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团属感知区”的体系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近年来,青年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职业规划、就业选择和创业路径。围绕就业、创业主题的“团属感知区”既是热门区域也是敏感区域,也是开展青年思想引领的核心区域。共青团在这项“感知区”的凝聚、引导、服务等工作必须将思想引领与大学生的前途问题结合起来,在促进就创业中赢得信任、主动作为,充分推进引领作用的发挥。
(一)构建大学生就业支持机制
首先,团组织要将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摆在首位。结合传统的成熟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基础,开辟一种与时俱进的、因势利导的教育途径。嫁接共青团社会化动员的优势功能,以各类“团属感知区”为载体,围绕“诚信友善”、“爱岗敬业”、“沟通协调”、“潜力挖掘”等主题,开展包括观念校正、情绪疏导、职业素质培养等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又乐观积极的就业择业理念。
其次,团组织可以进一步优化社会实践平台。一方面,立足校内,结合实际设立更多的团字号公益岗位,让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经验,历练本领。另一方面,学习好“西部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的成功经验,广泛开展跨地区的校地共建,设立一大批团字号临时岗位,鼓励他们利用寒暑假,以兼职和挂职的形式开展支教、支农、扶贫等实践工作,构建“毕业班学生实习,非毕业班学生见习”的实践模式。
再次,高校团组织要打破“围墙思维”,充分调动丰富的团属资源优势,内引外联,通过行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创会等桥梁作用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建,定向推荐和输送人才。通过团的组织管道,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共同中开辟种类多样,形式丰富的“预就业”和“回炉学”机会,条件成熟的,还可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就能“挑担子”。同时,在高校实施知识学历升级计划,帮助企事业单位青年提高学识修养,更新知识体系,实现回归校园再提升,在双向互动中促进毕业生资源的再整合和再输出,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团属感知区”的感召力。
(二)强化大学生创业引导机制。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大学生创业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但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依旧明显,资金缺乏和经验不足仍然是最主要的障礙。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余家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跟踪调查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指出,30%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更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学生占57.9%,从未想过创业的只占12.1%。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将思想引领做在前面,贯穿全程,用目标导向搭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从“书斋思维”中走出来,大胆投身实践、实战。同时,应着力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特别是要从解决就业现实需求的角度,激发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团属感知区”中来,形成此类“感知区”兼具思想引领、文化繁荣、创业推进三大功能且互相融合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陈赛金.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当代价值与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6(04).
[2]傅杨.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新区.2017(21).
[3]刘佳.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研究的理论焦点和未来走向[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