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性的建构:基于近代中国红十字会疫病防治的考察

2018-01-17丁泽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疫病防治近代

丁泽丽

关键词:公共性;近代;疫病防治;中国红十字会

摘要: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在疫病防治中医疗机构收费低廉,嘉惠贫病,以期共享医权,普及公共利益;活动领域因早期总分会及附属医疗机构设于城市,便自城市开始,随后延伸至各乡村地区。在疫病防治活动的共同体内,红十字会、民众协同合作,同御疫疠:红会动员,民众参与;红会求助,民众支援;红会鸣谢援助,民众敬谢报恩。红十字会的疫病防治诠释了公共性建构的各主要要素。由于其医药服务并非全部免费,公共利益普及度有限,公共领域的延伸时间稍有滞后,活动地域覆盖面不平等,未能使公共性的建构达到理想状态。这一公共活动为当今公共性的重构提供了历史借鉴。

公共性问题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其溯源于古希腊的城邦生活。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哲学家探究过其起源问题。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我国面临的种种分歧与冲突,公共性问题引入国内,最先受到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与重视,之后进入教育、文学、艺术、哲学领域的研究视野。尽管在公共性的认识上,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但“不乏共识性色彩”:理论价值上追求公平,体现公正、正义;公共权力运作中追求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合法性;利益取向上追求公共利益;理念表达上彰显理性、道德和精神等。相关研究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探讨,如立足公共管理学探讨管理模式的转变,立足公共卫生学论证公共性的表现,立足哲学探讨公共性的起源、发展等。从史学角度的研究较为薄弱,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为马纶鹏、许鑫、艾萍、章毅、祝宏俊,主要探讨近代媒体及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反思公共史学的公共性等。事实上,公共性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关系密切,马克思公共性理论中公共性的缘起——市民社会,公共性的载体——公共利益,公共性的真实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均以历史唯物史观为基础。。基于此,本文以近代中国红十字会疫病防治这一公共活动为考察对象,探究公共性的建构,以期对当今公共性的构建有所借鉴。

一、公共利益的普及:红十字医疗机构收费低廉,嘉惠贫病

公共利益“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产生于人们私人利益的相互实现过程中,是对私人利益局限性的超越,是私人利益的一般化”,它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共同体。而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受制于基于经济地位划分的阶级关系,“只要不从生产关系、经济地位上消除差别,人们之间就仍然存在不可逾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也会制约着他们的公共性发展水平”。以上对于公共利益的阐释是从人的哲学范畴出发。相应地,公共活动的公共利益,则应是活动共同体的普遍的利益。在疫病防治中,应不分贫富贵贱,全体民众均可得到预防治疗的权利,不再是“富有者,利用私有的财力,把医师操纵作为私有的工具,贫穷者,只有和医药绝缘”。近代中国红十字会设立总会直属的第一、第二、第三医院——三大常设公立医院及时疫医院(具体设立时间、地点见表1)、制药部等临时防疫机构,各地分会及所属医院等卫生机构,开展疫病防治工作中尽可能普及公共利益,主要表现在防治费用的收取上,因为收取费用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受益民众的多少。

在防疫上,注射接种一律免费。总会方面,自1914年开始,于总办事处、北市医院、南市医院等处设立防疫保赤机关,每年夏秋两季派遣人员赴公共场所免费为民众接种牛痘。分会方面,积极配合总会,免费开展注射接种工作。如上海市分会,早期设立防疫保赤机关,抗战爆发后因战事关系停顿,抗战胜利后复会,先后设立诊疗所、流动服务站、流动诊疗车免费为民众注射防疫针。其中诊疗所自1946年4月成立至年底,接种牛痘346人,注射伤寒预防337人、霍乱预防57 512人。1947年,诊疗所进一步推进工作,至7月底,共接种牛痘13114人,注射霍乱疫苗65 863人、伤寒疫苗466人、混合疫苗235人,体格检查572人。

(一)常设公立医疗机构收费

常设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低廉且提供一定比例的免费服务。总会方面,1913年,红十字第一医院规定每日门诊收挂号费30文,医药分文不收,住院膳宿费分三等,每日头等5元,二等2元,三等5角,贫苦免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第一医院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合作,制定《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章程》,明确规定了医院门诊、初诊、住院等各项费用的收取,如门诊方面,普通挂号各科初诊铜元30枚,复诊铜元10枚,急症手术费用1至5元不等,特别指出“赤贫免费”;住院方面,一般病患头等病室有每日10元及6元两种,二等2元,三等5角,此费用包括伙食费、看护费及普通针药费在内,特别手术及特种药品、爱克司光检验等除外,且强调“三等病室病人如有特别情形者得减费或免费”,新生婴儿则头等、二等每日5角,三等免费。后随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第一医院修订章程,收费方面变化不大,只是分类更为清晰,如住院方面,头等病室每日分6元至11元数种,二等病室每日分2元、3元及小儿科病室3元5角三种,三等病室每日分1元、7角5分、5角三种。红十字第一医院尽管收取一定费用,但相对较低,一般民众尚可承受,其他医院即使“一般中产阶级,月入在百元左右者,一旦患病,欲入贵族式之医院,势有不办,即普通医生,收费亦昂,如果必须住院,每月所费不下百元”。此外,该院为惠及中产以下市民,1934年设立医诊社。社员分两种,一为特别社员,每年纳费12元,可免费检验身体1次,注射各种流行病预防剂及门诊普通挂号费,且特别挂号、出诊等8折优惠;一为普通社员,每年纳费5元,除特别挂号、初诊等9折优惠外,其余与特别社员一致。因此,医诊社的设立可谓贫病者之福音。他如,第二医院设立之初“不取诊资,仅照本收回药费”。第三医院设立伊始“每人只收铜元二枚,不取医药费”,红十字医院改组后,只设三等病房、普通病房及乞丐难民门诊,前两者每日收费8角、4角,后者一律免费,随到随诊,等等。

分会方面,如上海市分会诊疗所,抗战结束后随上海市分会的复员而设立,设立之初,经费、药品由总会拨给,只收100元挂号费,“余皆免费”,后因总会经费、药品资助缩减,经费不足,乃将挂号费升至300元,药品仍旧免费,于赤贫者,则免挂号费,“较其他公立医院,还是便宜得多”。因为挂号费的上涨并非医院收费的提升,而在于戰后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如1938年全国的物价指数为100.00,1946年已升至226 183.12,物价上涨了2000多倍。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首当其冲,通货膨胀更为严重,那么此时的挂号费相较之前基本无异。

可以说,常设公立医疗机构因长期运行之需,收费低廉,一般民众尚可承受,且设有专门针对贫困民众的免费诊治名额。

(二)临时防疫机构收费

临时防疫机构的收费亦落实共享医权的旨意。总会方面,如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在救治时疫上完全免费。该院自1908年设立至1938年停办,前后共计30余年,每年夏季向例开办时于《申报》等报纸发布开幕启事,说明该院救治疫病种类及免费救治等情况,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本年天气寒燠不时,闻已有疫症发现,滋蔓可惧。本会为防患未然起见,特开常议会议决提早开办,仍在天津路三百十六号旧址房屋,择于阳历六月一日开幕,专治急痧、霍乱、吐泻、吊脚、瘪螺等症……并望各病户遇有上项痧症初发时,立刻送至本院诊治,切勿挑痧,自误性命。本院备有汽车运送病人,非常安稳迅捷,如需用时,随时通知预备,并不收费,或用中央五百六十八号电话亦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院尚未配备免费汽车前,以马车、橡皮病车救护、抬运病人,“不论远近,概不收取资”。

在住院休养费用上,时疫医院无固定形式。1913年前,该院设立养疴别墅,患疫者可住院治疗,无论住院与否,“一概不取分文”。1913年后,该院设病房头、二、三等,其中三等病房免费,头、二等则“酌收养病费”。1922年,红会扩建病房,规定头等病房每日收费3元,二等1元,药费膳费均在此内。尽管头、二等病房收取一定费用,但比例较小,如1926年时,仅10余间,可容数10人,而三等免费病房则6大间,可容100余人。据工部局公共卫生处规定,医院内“如果可提供60个免费病床,则认为符合慈善医院的标准”。显然,时疫医院符合要求。这种住院收费形式,至1932年发生变化。1932年淞沪战事后,上海时疫流行,总会第三时疫医院“住院与否,概不取分文”。推其缘由为红会践行“博爱恤兵”宗旨之故。因为该院设于战事剧烈之吴淞,伤兵较多,染疫甚众,为服务伤兵起见,特免住院费。1934年,时疫医院住院费有所调整,头等病房由3元降至2元,二等病房收费仍旧。

1939年后,时疫医院因战事影响及总会迁移而停办。1940年,总会与上海新药业公会合设急救时疫医院,专为贫病服务,“门诊、住院、膳食、药资一概不收分文,即挂号亦不取费”。该院设于上海沦陷期间,众多贫苦民众受益良多。家住上海杨树浦昆明路八埭头十八间的王庆根是受惠者之一,曾致函时疫医院,表示“在金钱万能充满势力的上海,我简直有些不相信会有这样一所普救贫病的医院,在不要钱的医院里,而对待病人并不因为是贫病者而意存轻视,反而加以关切,岂非奇迹”。急救时疫医院对于生活窘迫的民眾,实为巨大的福音。

除时疫医院外,总会另设制药部,研制时疫药物。1913年,总会鉴于国内“良以医药不精,卫生无术,丁壮之夫,死于时疫者有之,死于传染者有之”,决议“特立制药专部,聘请中外名医,征集东西药草,发行经验良药、卫生新书,以尊重人道,而弥患未形。定价从廉,期在普及”。1918年制药部停办。从该部设立的宗旨便可窥见红十字防治时疫中的广施博济。制药部仅酌量收取防疫药物的成本费,如辟瘟药水,大听1元,中听5角,小听3角;急救时疫药水,小瓶5分,每盒24瓶,洋1元,玻璃塞小方瓶1角,每盒12瓶,洋1元,大瓶洋6角;润肤保身避疫水,大瓶1元,小瓶5角。

分会方面,临时时疫医院在救治时疫上分文不取。如复员之前,沪城分会(1920年更名为上海市分会)在历次医院开幕公告中均表示“不分昼夜,随到随诊,不取分文”“以济病黎,不取分文”等。复员之后,上海市红十字会发起流动诊疗车,“送诊给药完全免费,不收任何费用”。上海知名中医陈范我(清末御医陈莲舫的儿子)将其称为“贫病的救星”,特著诗称颂:“(如今是)忽来喜信传消息,确是穷人好救星,电台公会多提倡,红十字会诸公自赞成,(合办那)流动诊疗车一辆,施医给药好良心,内外各科多预备,更将药品送穷人,不须跋涉多行路,(仿佛那)出诊医生到我门,此中功德令人敬,永留印象好声名。”

综上,在防疫上,各卫生机构均免费接种牛痘,注射防疫针;在治疫上,各卫生机构因性质不同,收费与否各异。常设卫生机构,包括三大常设公立医院及上海市诊疗所因长期运行所需,收取一定低廉费用。临时防疫机构除制药部照本收取药品费用外,其它防疫机构,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上海急救时疫医院、上海市分会流动诊疗车均免费救治疫病。可见,红十字会各卫生机构大多数情况下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让更多病患享受到医治的权利。

二、公共领域的延伸:红十字疫病防治范围由城及乡

公共领域是“通过人们的合作和交往形成的,是由于人们种种不同的思想、声音和视点等交织而成的,是一个充满差异性、异质性的动态领域”,“人的活动的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公共活动领域”,因为公共活动领域的公共性是“人类生存的历史连续性条件和个人追求永恒在场的主要方式”,它“奠定了人们超越其个人有限性的基础条件,从而生成和显现在历史中超越历史的可能性”。可见,公共活动领域与公共性的建构密切相关。近代中国红十字会的疫病防治工作领域最先由城市发起,渐渐波及农村,扩大活动领域,彰显公共性。

“城市乃人口所聚、财富所系、交通所系,是政治中心,是文化领导,任何伟大的运动都是在城市中先开展的”。红十字运动亦不例外。早期总会及其附属五大医疗机构,分会及各分会医院均设于城市,疫病防治工作的展开自然由此开始。全国范围内红十字系统较为庞杂,至1921年红十字总分会数量已达180处,遍及22省,故以中国红会发生、发展之地——上海为例,将1921年上海地区红十字总分会及医疗机构所在地址列入表1,窥知一般。

随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红会将疫病防治工作领域延伸至乡村。至于乡村防疫工作的开展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1924年总会发行的《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周年纪念册》中载有一篇小说《疫》或能说明一二。该文为冯醒公写的小说《疫》。文章讲述这样一则故事:炎炎六月,正值正午,农人们于田间集中耕作,田主人坐在杨柳树下监工。一农人晕倒田间,田主人惊呼“疫”,慌忙离去。同工农人将其抬于杨柳树下,手足无措时,一年长者说道,“诸位不记得去年我邻居的阿大,他不是染了时疫吗?后来送到医院里去,不到三五天就好了。我们何不送他到医院里去呢?”众人便将患疫农人抬到老者口中的医院,众人请求值班医生救命,医生表示,“你们既然到了这里,我那里有拒绝不医的道里(理)呢?我只好用最新发明的盐水注射了”。患疫农人最终康复。农人口中的医院即为红十字会设于乡间,救治贫民的机构。

该文题材源于现实生活。从医生的回话,“用最新发明的盐水注射”,可推测事情当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因为红会盐水注射法发明于1919年。可见,20世纪20年代前后,红会已将疫病防治工作延伸至此。这是目前可见的最早有关红会乡间救疫资料。之后,至抗日战争结束,就目前资料所见,红会乡村疫病防治工作较为少见。推测其中缘由:一为抗战结束前,红会工作主要集中于总会,各地分会会务发展不足,特别是抗战爆发后,总会退出医院工作,集中战事救护。多数分会因战事关系而停顿,总会力量有限,故乡村疫病防治工作开展受限。二为近代中国天灾人祸频仍,红会经费、人员有限,致工作领域受限。据张建俅考证,战前红会经费整体情况为:辛亥革命前“已基本消耗殆尽”,北京政府时期虽“开支浩繁”,但“始终还能维持下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日渐窘困,若非政府按年给予补助,则财政将更加困难”。其人员情况,一方面由他处聘来,另一方面由红会自己培养,尽管红会已努力人才建设,然工作开展中医护人员仍较为缺乏,尤其是疫病流行或战事爆发等特殊时期,这种困境尤为明显。如1919年上海时疫流行,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人手紧缺,从沪地《新闻报》报道可见一斑。该报7月29日表示“此时所需者中国助手更较西国医生为急”,7月30日亦表示“医生尚苦不足,最佳能有西医数人每日前往襄助一二句钟”,“惟最要者为医生以及中国助手看护等人”,8月7日复又申明,“院中亟须助手佐诊,特再致函杭州广济医学校校长梅藤耕博士讫延数人”。言下之意,之前时疫医院已因院内人员不足向杭州广济医学校求助过。1926年上海霍乱肆虐之际,红十字时疫医院因人手不足,“男女护士甚至劳碌成病”。1932年,上海疫势严峻,红会囿于人员缺乏,特登报招聘“有医治经验医师及护士数位”。因此,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其活动领域难免受限。

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进入复员时期,摆脱战事救护藩篱,集中社会服务,疫病防治成为其重要工作之一,且此间红会为发展会务,募集事业基金,调整工作主体,发展各地分会。故复员时期,红会的疫病防治工作基本由各地分会承担,总会处于指导地位。在这一背景下,红会疫病防治的工作领域得到很大的扩充,尤其表现为乡村工作的开展。

各地分会主要通过设立乡村服务站、巡回医疗队、巡回医务队开展工作。前两者由各地分会自行组织办理,后一项则由“总会拨发美国援华经费办理”,共计12队。乡村服务站于1947年初由总会通令各分会相继设立,江苏武进分会于1947年2月起先后设立前黄、湟里、寨桥、雪堰桥、厚余、湖塘桥、西夏墅、马跋山、坂上镇等9个服务站。四川泸县分会1947年3月成立蓝田服务社,大竹分会1947年3月成立高穴、新店两服务站。福建莆田分会1947年4月成立临时服务站。广西码山县分会1947年5月成立崇教乡服务站。各服务站成立后,积极开展乡村卫生服务,成效显著。如前黄服务站内医生、护士、助产士等6人,自1947年2月成立至1948年4月止,共诊治病人49 952人,预防接种20 493次。厚余服务站医师、护士、助产士等4人,自1947年8月至1948年4月,预防接种2315次。

巡回医疗队由医院诊疗所医事技术人员组成,“当地之执行医事业务之医师、护士、助产士及其他之医事技术人员亦可征求,义务参加”。该队由队长1人,队员5至10人组成,根据情况,必要时分为两队。如湖北孝感县分会于1947年4月起组织巡回医疗队经常赴各乡开展诊疗活动。1947年5月,湖北大冶县分会为预防夏令时疫流行,组织医疗队每日分赴附近乡村,施救贫病民众。1947年10月,上海市分会组织流动诊疗车两次下乡开展诊疗、接种牛痘工作,第一次到青浦县陈坊镇为农民接种牛痘,约计200多人,第二次到嘉定民教馆、云翔小学、西门大街等处,诊治病人200多名。流动诊疗车的下乡活动“备受该处地方人士欢迎”。

巡回医务队自1948年8月開始相继设立,如湖北孝感县分会第三乡村巡回医务队1947年8月开始工作,最初工作地点为孝感火车站及花园车站,后增设三叉埠车站;广西邕宁县分会第四乡村医务队1947年8月8日成立;山西碣山县分会第七乡村巡回医务队1947年8月14日成立,全队23人,工作区域覆及县城、小李庄、小市场、田楼东站乡、贫儿习艺所、唐乐镇、杨渠镇等处;河南开封分会第十乡村巡回医务队1947年9月1日成立;上海青浦县分会第六乡村巡回医务队最初在南石浦、简易师范、辰山、崧溽村等4处巡回站工作,之后又增设香花桥、孔宅、李居村、施家浜、方家窑、老宅、佘山、陈坊桥8个巡回站,等等。

因此,红会防治疫病的地域范围,以城市为中心,逐渐扩展至乡间,城乡共进,共同推进疫病防治工作的展开,亦是空间领域上拓宽民众享受医权的表现。总之,活动领域的拓展是公共性建构的重要维度。

三、共同体的联合协作:红会、民众协同合作,同御疫疠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公共性的发展程度与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形式,以及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简言之,人的共同性发展与人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公共性发展的最终归宿。只有在这种共同体中,公共领域才能成为人自由自觉活动的领域,公共利益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类的普遍利益。在红会疫病防治活动中,活动共同体联合协作,同御疫疠,正是公共性发展程度的体现。

(一)红会动员与民众参与

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在疫病防治中,这种互动方式是预防疫病滋生、蔓延的最有效策略。红会在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中,注重宣传动员工作,民众则积极配合。以1946年上海市分会的流动服务站为例,窥知一般。

1946年夏,上海市分会为动员民众积极参与防疫活动,组设流动服务站。服务站于6月19日设立,由医务股和服务股两股组成,成立后“分赴徐家汇、曹家渡、梵皇渡、闸北、南市、虹口等处,举办流动服务”。服务股宣传防疫重要性,霍乱危险性,劝告民众注射防疫,慎重饮食,具体内容如下:

诸位:这辆车子是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的服务车,现在上海的霍乱,已经闹得很利(厉)害,染传的人一天一天在多起来,传染到这个毛病的人,利(厉)害一点的就可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死掉,并且又呕又吐,非常的痛苦。……我们红十字会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机关,因此就设立这个流动服务站,便利各处的市民,可以就近打到防疫针,我们并不强迫,并不要费用,凡是知道霍乱的利(厉)害,而愿意打防疫针的市民,请就来打吧!

在服务股的宣传动员下,“伸着臂膀需要注射的市民自朝至暮总是保持着长长的两行”,直到傍晚太阳落山,“报告员开始在播音器里向群众道晚安,而群众则一致请求着明天再见”。总计此次注射人数达10 970人。

(二)红会求助与民众支援

近代中国红十字会时常面临经费困境,尽管红十字医疗机构有一定收益,但远远人不敷出,因此在工作开展中须向社会募捐。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为临时机构,是红会防治疫病的主力,故以此为例。

时疫医院运行30余年,“经费则国家无拨款,地方无常款,医药之费、棺殓之费、赁屋赁员之费,无一不赖慈善家之挹汗沥血”,“一年所费犹达七千金以上”。因此,该院每年开幕时均通告均动员民众捐款,以维持医院运行,如“尤祈薄海同胞俯念此项善举,系属生死肉骨,功德立见,相与慨解仁囊,源源接济,则尤深感祷”,等等,不一而足。在时疫医院的呼吁下,民众踊跃捐输,如1916年共收捐洋六千七百十七元五角加洋四十五元,小洋三十一角,钱四十文,1923年共收捐洋一万一千零九十九元。

除支援经费外,社会各界亦给予物资支援。如1914年嘉泰洋行捐助勃兰地酒(该酒加以樟脑可治疗痧症)两箱,1915年该洋行又助两箱。1929年红会会员张天赐鉴于该院救护病车老坏,“慨捐新置之派格牌大号六汽缸新式轿车一辆”。

无独有偶,上海沦陷期间,红会急救时疫医院,经费全靠社会支援。创办之初,在许晓初、袁鹤松等人的奔走呼吁下,红会“一日之间,即筹得四万余元”,且自动来捐者亦不乏人,如“新闸路景寿堂,用挂号信邮寄兴药银行支票一百元,无名氏于八月二十日大雨倾盆之中,亲至本院参观认为非常满意,立即捐助二百元”。除支援经费外,各界亦积极捐助物品,共计价值1386.8元。复员之后,上海市分会发动流动诊疗车,4个月内共计筹得三亿七千二百三十七万元,除付普德会一千五百万元、上海市评话弹词研究会一千四百万元,实际收捐三亿四千三百三十七万元。可见,民众对于红十字会的支持力度。

(三)红会鸣谢与民众敬谢

对于社会援助,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一一登报鸣谢,详列捐赠者名单及捐款数额,无论多寡,一概致谢。如:“广同春黄敏之君洋廿五元,张逸堂君洋一元,应干上人洋三十元,表口氏洋二元,谢瀛洲君洋一元,顾玉亭君洋一元,康银凤君洋一元,蒋有能君洋一元,李久记、傅根记合捐洋一元,周来富君洋五角,陈口良君洋三元,宋立春君洋一元,洪金子君洋五角。”此类鸣谢通告每年时疫医院开办期间于《申报》可谓连篇累牍。红会急救时疫医院及流动诊疗车亦表示感谢。急救时疫医院编制征信录,逐一记载每个人、每个团体的捐赠数额。上海市分会流行诊疗车则通过民营电台发布致谢报告。

相应地,民众为答谢红会的救治之恩,特登报敬谢。致谢报告众多,依据刊登人可分为两种。一为直接受益人,即自身染疫,得治后,感谢时疫医院,如1911年广东旅沪人黄浩川因染时疫入院,病愈出院后,“窃思该院中西医生医术之精良,各位职员招待之优厚,仆妇看护之殷勤,愧无以报,谨登报鸣谢”。1912年,任方兴“忽患时症,上吐下泻,四肢抽筋,七窍闭塞,人事不知。幸由友人送往时疫医院求治,蒙柯师医生等用新发明之治痧法施救,得庆更生”,等等。二为患者亲友,感谢时疫医院使其亲人痊愈,如1912年,张泉林致谢时疫医院治愈其妻子,“除各处逢人口扬外,用特登报鸣谢”。1915年,戚翰香致谢时疫医院治愈其4岁染疫儿子。等等。此类致谢报告伴随时疫医院创办始终,《申报》《新闻报》等上海时报每年时疫医院开办期间均有报道,内容几乎千篇一律。据时疫医院征信录记载,1915年致谢信达42封。致谢红会其他卫生机构的广告亦不在少数。如1911年,顾幼庭致谢中国公立大清红十字会分医院(后为中国红十字会第二医院)侯光迪、王吉民治愈其伤寒重症。1934年,前任北大教授沈尤默致谢红会第一医院治愈其伤寒。1940年,陈玉英于9月7日《新闻夜报》中致谢急救时疫医院治愈其妹妹霍乱。

中国红十字会为保证疫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得不动员民众配合工作,求助民众给予款物支援;民众则积极给予配合,慷慨捐输,支持红会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红会为感谢民众的捐助,一一登报鸣谢;民众为感激红会将病魔驱逐,得以康复,登报致谢。因此,疫病防治活动的共同体联合协作,彰显了这一活动公共性的程度。

概而论之,公共利益真正成为人类的普遍利益,不再受制于阶级限制;公共领域得到全面拓展,成为人自由活动的领域,摆脱地域、狭窄的社会关系和功利目的;共同体内多元主体共在,且在活动中和谐、趋同、共识,这是公共性发展的理想状态。以上是公共性建构的重要维度。近代中国红十字疫病防治工作中追求公共利益的普及,为保证医权共享,惠及贫民,预防工作多免费进行,救治工作中常设卫生机构收取相对低廉费用,临时时疫医院则免费施救,仅住院养疴收取廉价费用。需要指出的是,收费部分亦有特例,即赤贫者免费;注重公共领域的拓展,以城市为发源地,逐渐将工作延伸至乡间;动员共同体联合协作,红会与民众互动,体现共同体内多元主体的和谐。然红会疫病防治中在公共利益的普及中,医药服务并非全部免费,公共领域的延伸时间稍有滞后,地域范围有限,未能使公共性的建构达到理想状态。如今,随着历史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公共性日趋走向成熟,“公平”“正义”“平等”等传统公共性价值得到很大程度的實现。在新时代,公共性面临新问题,其中个体差异性与社会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最为凸显。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主张个体差异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通约的,完全否认同一性与公共性,如此公共性将成为一种抽象和虚构。再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公共性价值能否成为一种普遍主义的价值,协调多元文化的差异,通过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与互通来超越对立,走向对话,实现一种超越国界的“全球市民社会”?面对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重构公共性的社会呼声日趋高涨。反思历史,近代中国红十字会疫病防治这一公共活动中的公共性建构或能为我们提供些许启示。

猜你喜欢

中国红十字会疫病防治近代
关于猪场兽医防疫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猪疫病防控及治疗措施分析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网络炫富事件中社会舆论的三种期待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规模化猪场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
赵白鸽:一位积极并且有领袖能力的领导
赛鸽粪便检查及疫病防治对策
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