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鉴赏诗歌的四种方法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8-01-17王若宇
摘 要:《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古代大文豪苏轼的著名作品,在高中学习到这篇词时,既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充满了敬仰,又对苏轼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同情。所以本文通过鉴赏诗歌的四种方法即知人论世、朗诵法、意象解读以及题材类别等来通篇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以便更深入的了解这首词表达的深意。
诗歌鉴赏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从答题方面来看就有看标题、看字眼、看作者等方面进行分析,还有的从语言、形象、写作技巧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等方面来进行诗歌鉴赏。本文另辟蹊径,从知人论世、朗读法、意象解读以及题材类别这四个基础方面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进行鉴赏。
关键词:知人论世;朗诵法;意象解读;题材类别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意思就是如果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那么首先要了解这个人,其次是要了解这个人所处的大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这样才能更准确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人,简而言之就是要了解作者本人的性格以及作者写作品时的状态。作者的人生经历、种种遭遇以及不同阶段的心情等等都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就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首词的作者是苏轼,苏轼是豪放派的主要代表,苏轼本身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在其名动京城以后遇到乌台诗案,一时之间墙倒众人推,苏轼被贬到黄州。这首词就是苏轼在被贬途中所写,充分表达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论世,就是指要充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任何作品的问世都和时代背景有着莫大的联系[1],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也与大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例如在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又因为北方民族生性彪悍,因而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比较崇尚武力;唐代社会稳定,在大唐盛世经济、文化以及贸易都繁荣发展,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题材就变得多种多样。而苏轼所处的北宋,重视人的才学,但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和苏轼的理念相悖,导致苏轼被贬杭州。后因为整个宋代的风气变化,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正式因为整个时代背景给了苏轼政治上的挫败感才会让苏轼在被贬途中写下这么一首壮志难酬的词。
二、朗诵法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以看出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一课,也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朗诵可以让我们走入作者营造的世界,感受作者写诗歌时的情景,进而引发我们与作者之间感情的共鸣,可以了解作者写这篇诗歌时的思想情感。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先欣赏一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正篇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带有自身的感伤情怀,但掩盖不了全篇的豪迈之情。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起来就非常有气势,让人一下子就仿佛看到了奔腾汹涌的长江,读出了超凡脱俗的超越古今的气质。同时也感受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英雄人物被大浪淘沙,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为自己的情感作了铺垫。读到后面“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仿佛真的看到了苏轼嘴角的自我嘲笑,以及四十七岁壮年满头的白发,一股心酸之情油然而生。
三、意象解读
意象解读是鉴赏诗歌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因为诗歌主要就是依靠来表达自身的含义的[2]。意象,最简单的来说,意是指人的内心的想法,象是指一个具体的事物,意象就我理解而言就是指用外在的具体的实际的物品来表达内在的朦胧的情感。在诗歌里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都是意象的解释。意象的运用多种多样给,比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就是用具体的象罗列出来,既点明了时间,又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苏轼着重描写赤壁的景,下阕着重写人,抒发自身的情感。在上阕中,运用了“大江”“浪”“垒“乱石”“涛”等具体的意象,用这些意象描绘了赤壁的美景,寓情于景,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把滚滚长江与历史上的人物联系起来,一个“惊涛拍浪”便把长江的汹涌表现出来,一个“故垒”点出后面的“赤壁”点明地点,以此呼应上句英雄人物,也为下面借古抒情埋下伏笔,“乱石”则是着重描写赤壁的凶险:悬崖峭壁散乱的分布着,地上的石子不时掉入长江里,随着江水顺流而下,一个“乱石”将读者带入了惊险万分的奇景里,令人心生澎湃。
四、题材类别
根据分析诗歌的题材类别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的运用要和第一种方法也就是知人论世结合起来[3],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一般也就了解了十个的题材,因为一个人的风格时候固定的,就算会写不同于往常的其它类型的题材,但也提供了一个题材,比如想到陶渊明我们就会想到田园诗,想到李清照就联想到闺怨诗,虽然他们也有其他类别的诗歌,但总归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进行参考。在我们高中常见的诗歌题材有:送别诗、田园山水诗、边塞诗、闺怨诗和怀古诗等等。如果可以系统的了解诗歌题材,在遇到诗歌时可以将诗歌类别分析出来,诗歌鉴赏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从作者上来分析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同时也是豪放派的代言人,这就剔除了闺怨诗和山水田园诗等类型,从苏轼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又剔除了边塞诗,从题目和词的内容来分析,可以确定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一般以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等为题材,多用来借古讽今、今昔对比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苏軾在赤壁怀念周瑜,用周瑜的功成名就来对比自己在仕途上的遭遇,加深了内心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综上可知,要想深入的读懂一首诗歌,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即:知人论世、朗诵法、意象解读以及题材类别。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彻底分析了一遍,充分了解了苏轼所在的时代背景,解析了这首词中的意象,分析了这首词的题材,最终懂得了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顾农.三种传统的诗歌鉴赏方法[J].名作欣赏,2004,(04).
[2]王慧.古典诗歌的鉴赏简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3]李东.古代诗歌鉴赏浅谈[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1)
作者简介:
王若宇(1999—),女,汉族,山东潍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