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
2018-01-17王丽晶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及全中国人民的使命,在这一伟大使命中,理顺我国的城乡关系,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这是决定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我国目前的城乡关系现状,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来分析如何才能正确的处理我国的城乡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及其当代价值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及我国的城乡协调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观;城乡关系;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诠释与挖掘,也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与乡村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观点、看法和主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根源上分析了产生城乡差别、城乡尖锐对立的原因,前瞻性地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可能性,确定了城乡关系的最终目标,阐述了城乡融合的实現路径,形成了系统的城乡关系理论”。
(一)城乡关系
什么叫做城乡关系,目前学界由于学科的不同,探讨角度的不同,对城乡关系定义的界定也不同。城乡关系大体有以下几层的涵义:第一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城市与乡村区位关系;第二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工业与农业关系;第三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市民与农民关系;第四是生态学意义上的斑块与基质关系;第五是人口学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结构比例关系;第六是文化角度上的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关系。这些界定反映了当前学界各学科对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马克思曾指出:“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总体上包括: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政治关系,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关系,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关系。而其中最根本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就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某种角度上看,城乡关系反映了城市与农村一种矛盾对立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运动发展过程。
(二)城乡分离
城乡分离以城市的出现为标志,原始氏族社会早期城市没有出现,人们居住、生活在农村,顺应自然。到了农业社会,人们开始能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历史学家认为最早的城市产生在新石器时代的西亚,城市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安全的需要、神圣宗教之地和商业的作用,这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乡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城乡分离以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为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对城乡分离的原因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城乡分离属于社会历史问题,需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探寻。人类社会的发展使每个个体之间分工合作的结果,分工是人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和形式。有了分工,个人才会摆脱孤立的状态,而形成相互间的联系;有了分工,人们才会同舟共济,而不一意孤行。分工不仅对个人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分工也影响着社会本身。分工始终和生产力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新的分工的产生,新的分工又催生生产力的进一步飞跃,两者共同推进社会的发展。分工产生了城市与乡村的两种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城市高楼林立,交通便利,文化娱乐设施齐全;乡村环境优美,空气纯净,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同样是人类聚居之地,城市与乡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城市属于工业文明,乡村属于农业文明,分工促使人口的集中,而人口的集中反过来又促使新的分工的产生,分工导致城市利益与乡村利益的分化。
(三)城乡对立
城乡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个规律是城乡的对立统一发展规律。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主要特征,而矛盾运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城与乡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矛盾体,城市诞生在农村的孕育之中,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村,离开了农村就无所谓城市,离开了城市就无所谓农村,城市的发展是以农村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的。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城乡由分离、对立、融合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就印证了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却又相互吸引的对立统一的运动特征。在原始社会,城乡浑然一体,没有农村,没有城市。当生产力有所发展之后,就出现了农业,随后就产生了农村。生产力逐步发展进而催生了分工,引发了交换,城市就出现了,后来城乡分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中的工业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城乡尖锐对立。最终现代化与农业相结合,城乡逐步走向融合。城乡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城市与乡村的斗争过程,其表现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斗争过程,其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斗争过程。在初始阶段,城市弱乡村强,表明了农业生产占支配地位。后来,城市强乡村弱,表明了工业生产占支配地位。将来,城乡融合表明了农业与工业趋于平衡。城乡发展历史过程就是这样一种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第二个规律是城乡的质量互变发展规律。从城乡关系分离、对立再到融合的必然趋势来看,这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的发展等因素累积到一个阶段后的一次质变,随着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农业逐步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劳动者素质日益提高等因素的积累,随着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口密集等城市病的暴露与恶化,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城乡关系最终完成最高阶段的质变,即城乡差别的减弱。第三个规律是城乡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规律。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起初的城市乡村化到乡村城市化,再到逆城市化都印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但这一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着反复性,未来,逆城市化的脚步不会停歇,势必会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下实现城乡融合的最终目标。
(四)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城乡融合的理想社会图景是基于一种现实的批判,同时也受到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影响。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情况导致了一边是城市的繁荣和兴盛,一边则是乡村的贫穷与落后,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里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孤立和分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城乡融合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工农业的有机结合,城乡人口的均衡分布,城乡文化及生活方式的融合与统一。从物质条件上看,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城乡融合得以实现的最主要的条件。从社会条件看,公有制的确立与阶级的消灭是城乡融合实现的条件之一。从人的条件来看,城乡融合的实现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结果。合理布局生产力尤其是大工业,促使工业与农业新的联合,协调城乡人口的均衡,使城乡生活形成互补,这三种途径可以消除城乡发展间的差别与分化。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导。
二、城乡观指导下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观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观为指导,进行大胆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不只是城市人口增多的过程,而更多的是农村逐步城市化的过程,只有消除城乡差别,才能提高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发展,其中涉及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城市和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就要加快构建城乡产业联动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共用,要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加强农业科技化,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信息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农村生态旅游项目,使城市农村真正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求医难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给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专项资金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校园环境;加强文化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文化水平,丰富农村的娱乐文化活动,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要加快农村发展的步伐,实施农村房屋平改,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实施区域统一供暖供电供水措施,让农村人民的生活不再困难重重,让人们享受如同城市一般的便利服务。
(二)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要积极投身于城市之中去,农民必须要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以有产者的身份进入城市,才能使农民顺利的成为一名城市市民,要使农民成为有产者就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以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取消农业税这两种做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发展,使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大丰收。但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地位,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就要使土地从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只有土地使用权实现市场化,能够自由流转,土地财富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利用價值,按照市场规则使用土地,这样做有利于土地的有序流转,使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和法制化,而且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也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避免不必要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
(三)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近年来,城市户籍越来越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多年以来的梦想,农村户籍让他们即便人处在大城市却享受不到城市提供的服务,甚至还经常受到城市市民的歧视,农民工的孩子无法在城市学校里考试的新闻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户籍制度带来的不公平待遇,它成为了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阻碍。我国为了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上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户籍管理措施,其目标就是逐步消除农民与市民之间的鸿沟,取消农民的各种歧视政策。户籍制度创新是顺利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的核心所在,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没有人,城镇化就无从谈起。虽然改革措施已经开始实施,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时间来慢慢发展。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制定全民统一的户籍办法,第二是完善城镇落户政策。要坚持试点先行,继而全面铺开,逐步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才能在制度层面上破除城乡身份差别,从而实现农民市民化。
三、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他们对城乡从分离对立到融合的发展做了系统的梳理,并给我国的城乡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看待,使城乡两地都能存在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打破分离的城乡二元结果,推进城乡的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措施需要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工农结合,城乡融合,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农村村镇,这就需要理论界人士的深入探讨,也需要实际工作者的不断创新,需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不断结合和促进,才能让我国社会得到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3]叶昌友,张量.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求索.2009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王丽晶(1991—),女,汉族,天津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