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中对罗比人性的探析
2018-01-17宋慧雯
摘 要:麦克尤恩的《赎罪》在国内外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但学者们对文中人物在人性方面的研究很少。作品中充满着人的善与恶,罗比遭受着人性的痛苦,尤其是在战争中处处面临选择,但他不论是在平时的生活还是在战争期间都发扬着人性之爱,穷其一生去追寻个人自由。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作者塑造罗比这一人物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赎罪》 人性 爱
伊恩·麦克尤恩关注的焦点是死亡、爱欲和善恶等,自其作品译入国内后,学者们运用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作品。《赎罪》这本小说,学者们研究的视角十分广泛,国外学者如Brian Finney运用互文性来分析,Claudia Schemberg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国内学者如陈榕运用元小说证明这是一部展现历史的作品,张和龙从叙事技巧上来分析等。但人性角度研究的学者很少,对文中人物具体分析的文章同样不多。人性是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性的分析能使我们对人物了解得更加透彻,本文旨在从罗比人性的痛苦、人性之美还有个人自由的追寻方面来阐述,分析文中人物所体现深层次的人性特点和价值追求。
一、人性的痛苦
人的人性是属于道德伦理方面的范畴,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只有当一个人受到这种规范后才能称之为有人性的人。罗比是一名知识分子,如果不是因为布里奥妮的指控入狱,他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受到人们的称赞。事故的发生打碎了美梦,他一直饱受来自人性的痛苦。首先体现在对布里奥妮的态度上,他被逮捕入狱后,曾想过十几种报复她的方式,“有一次,在法国,在那个冬天最寒冷的一周,在白兰地的刺激下,他甚至想象她倒在他的刺刀尖下,布里奥妮和丹尼·哈德曼。憎恨布里奥妮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公平的,但至少能让他排遣心中的郁闷。”(麦克尤恩:257)布里奥妮给他带来的痛苦是毁灭性的,她在人性方面的盲目让一个无辜的人入了监狱,罗比是一个有人性的人,即使对她恨得牙痒痒却依然保持着理性,他曾经想过是否原谅她,但是牢狱生活已经让他很痛苦,心中的道德准则与自己的本能欲望不断地在挣扎,头脑中的想象只是为了对自己郁闷的一种释放。其次,战争的发生使罗比的人性受到挑战。“人性的问题有一个基础性的问题,自然性的问题,即人为了生存,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与生理需求。”(李艳婷:3)当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时,人性就会受到威胁。战争年代,人们追求的都是基本的温饱和安全。在文中也进行了描写,“一整天步行的颠簸劳累在向地板上转移,特纳坐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能感觉到地板在他身下倾斜、晃动。这时候,要吃点东西而又不引起别人攻击成了一个难题。然而,要生存,自私总是免不了的。”(麦克尤恩:295)人在生存挑战面前会变得自私,会为了活下来不择手段,但罗比即使自己饥肠辘辘也未去抢夺食物,当想让别人提供食物的时候也是客气地询问,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性。整个战争中,罗比透露出一丝无力感,因为他自己无法拯救他人的生命,自己腹部受伤,只能看着别人走向死亡。他虽一直遭受着痛苦,但始终遵循着心中的道德准则,不做伤害别人之事,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二、人性之爱
“无论什么人,只要是人性,无论人性有多少,人性本身必然是善的,是好的。因此,人性既是一种价值体现,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聂珍钊:16)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是根据他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来看的,当一个人没有了道德,也就是缺乏了人性。在作品中,罗比在不同的场景下散发着人性之美。最开始是体现在救助故意落水的布里奥妮,当布里奥妮为了测试罗比是否真的会救她,于是故意跳入水中。“他想冲向低坝,从那儿把她捞上来,但水面呈现混浊的绿色,什么都看不清。他只能在水下靠触觉找她了。没有别的选择—他步入水中,鞋子、夹克,什么都来不及脱了。”(麦克尤恩:259)罗比在来不及思考的情况下跳入水中,即使湿衣服可能会因此让他丧命,但他的决定是干脆的、果断的。“爱是人性中的一种固有本能和冲动。”(张福勇:99)这是发自内心的行为,完全是下意识的,对她本能的爱是出于对妹妹般的保护,不出于私心,不带有杂念。其次体现在尝试帮助一对母子躲避空袭。战争是人性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罗比在自己活着见心爱之人与救他人之间苦苦挣扎,当遇到一对母子遭遇危险时,他却选择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拉着女人一起纵身卧倒在草地上,并把她的头往下按。伴着一声轰天巨响,地面震动起来。他半俯在地上,把孩子护在他身下。”(麦克尤恩:266)他想尽最大努力去挽救两个生命,但女人对罗比的怀疑而使她自己丧失了生命,博爱是人性中最纯粹的情感,他把这种美德化为了行动。最后体现在化解小个子皇家空军的危机。一名小个子士兵在人群中被人折磨,人群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可怜的士兵身上,罗比配合迈斯救出了他,如果说对之前的一对母子救助失败是遗憾,那对小个子空军的救助是喜悦。“伦理的最高境界是完全利他,伦理的最低准则是不危害他人。一般地说,利他的思想与行为是善,因为私利而危害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是恶。善恶同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善是人性因子的高级表现,恶则是兽性因子的低劣表现。”(赵炎秋:25)罗比维持着心中的正义与人性,他的善良与疯狂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失去理智的人群被兽性因子所控制,为了发泄而伤害他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能丧失理智失去自我。人性除了前面兩个特点,最后一个是对自由的追寻。
三、对自由的追寻
人从出生以来并非完全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从原始社会以来,人类面临着许许多多来自外部世界的威胁,所以人类选择群居的方式来逃避孤单与恐惧,但又想要摆脱人群中的一些束缚实现自我的自由,但自由的获得并非易事。罗比最初是自由的,通过环境的描写衬托出享受自由的愉悦心情。“红彤彤的薄暮正在消退,暖融融、静谧的空气充满了干草香气和被太阳烤过的土的芬芳,他的四肢在花园里劳作了一整天后得到了松弛,他的皮肤洗了澡后光滑无比,他摸了摸衬衣和他唯一的西装。”(麦克尤恩:99)整个环境烘托出了一种舒适的氛围,在他未来的日子里他常常会想起这时的情景,因为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自由时刻,但监狱给他带来的是自暴自弃和与周围人群的格格不入。作家福斯特眼中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和“自由选择”,而罗比两种都无法实现,在监狱里,他被认为有过分旺盛的性欲并需要接受治疗,单纯地根据他的罪行和一封寄错的信就诊断他精神上出现了问题,这是对犯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更不用说对信件这种隐私的物件进行检查了,长时间情感的压制,罗比性格发生了改变。在刑满后与赛西莉娅的第一次见面之前,他早早到达目的地,享受难得的美好,“自由对他来说依旧如此新鲜”。(麦克尤恩:227)此时的罗比并不是拥有了完全的自由,于是他选择参战,希望战后荣誉归来洗刷本不属于他的罪名,拥有完整的自由,但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自由是人性当中“根深蒂固的渴望,一种乌托邦状态的强烈欲望,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个个体都是同等的自由”。(Advani:35)追寻自由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当摆脱了外部世界和来自内心世界的束缚才能说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才能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自我反思的、自我成长的自由。endprint
四、结语
从人性的角度解读麦克尤恩的《赎罪》,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罗比,他不再只是被当作塔利斯家族的工人,他还是一个充满着人性光辉的角色。尽管受到质疑,忍受旁人的白眼,但他依旧保持理性。可怕的外部环境让他饱受人性的痛苦与挣扎,他却在战争中不顾自己的安危尝试着拯救母子俩和小个子皇家空军,这体现了一种博爱的情怀。自由是所有人的愿望,但真正的自由需要“运用理性去获取个人的生存自由,真诚地爱人类,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以提升人性的高尚性”。(张福勇:86)文中多次提及“自由”一词,但对于罗比来说却是求而不得,他倾其一生去追寻自由,只为与心上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命运却造化弄人让他未能达成所愿。人有善恶,现实生活中总有让人不如意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应该去寻找真善美,从自身出发,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弘扬人性之美,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Advani, R. E. M. Forster as a Critic[M].Kent: Provident House, 1984.
[2]Finney, Brian. Brionys Stand against Oblivion: The Making of Fiction in Ian McEwans Atonement[J].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2004 ,(27): 73.
[3]Schemberg,Claudia. Achieving “At-one-ment”. Storytelling and the Concept of the Self[A].in Ian McEwan's.The Child in Time, Black Dogs, Enduring Love, and Atonement[C]. Frankfurt: Peter Lang, 2004.
[4]陈榕.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J].外国文学,2008,(01):91-98.
[5]李艳婷.李骏虎小说中的人性叙述[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聂珍釗.文学伦理学批评:人性概念的阐释与考辨[J].外国文学研究,2015,(06): 10-19.
[7]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8]张福勇,王晓妮.爱·摩·福斯特的人性观及其借鉴意义[J].外语研究,2013,(03): 97-100.
[9]张和龙.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评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8 ,(02):20-22.
[10]赵炎秋.伦理视野下的西方文学人物类型[J].外国文学研究,2014 ,(04):24-28.
(宋慧雯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411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