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1-17钱永山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证据物质变化

钱永山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培养人格品质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从教36余年,高考改革已经从单纯的知识考核,逐步转向学生能力的考核和“三维目标”的考核,现在又转向核心素养的考核。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向,如下图:

对此,笔者的体会是高考已经从“三维目标”转向“一体四层四翼”的考核,关键是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以及对“降低难度,增大区分度”的理解与实践。当然,能力考核仍是主旋律,只有能力考核才能使题海战术无效。

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尽可能采用绿色无毒无害能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第二,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减少废物排放;第三,尽量提高原子利用率,力争使进入工厂的原料的原子都能转化为产品,实现原子的零排放;第四,生产出有利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绿色产品。

再对照上图,我们不难得出,本题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科素养的考查。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使课程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提出了以下五个化学核心素养。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要求学生首先学习物质的宏观组成,然后通过观察、分析、辨别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变化的宏观现象及本质原因——辨识物质及属性的多样性,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初步掌握物质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化学语言来描述物质及其变化;使学生能从微观上理解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应用的化学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相结合,并用于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相关问题。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可分为物理运动和化学变化两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决定物质变化的根本动力是内因,但外界条件也不可忽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大多数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有的是对立统一的,有的是有一定限制的;通过化学平衡,如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教学,使学生了解从平衡到平衡是动态的、暂时的、有条件的,条件不变平衡不变,条件改变平衡会发生移动,并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而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时,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人生也是从不平衡移动到平衡,再移动到不平衡,再到平衡,这样一种循序渐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再通过实验等收集证据,然后进行归纳、分析、推理以证实或证伪假设;通过对证据的分析、推理,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方法;知道物质化学反应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已经建立的多种模型解释化学现象,通过对物质变化的本质探究,收集信息;知道建立模型的基本要素,建构模型,形成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揭示物质变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根据模型,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

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是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新发现的前提条件。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自主学习,能从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并提出假设,根据目的选择探究的有效方法与步骤,在探究中,能够尊重科学事实和证据,独立思考,有大胆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不被习惯思维禁锢,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探究中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和素材,学会合作,学会解释。

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崇尚真理,尊重客观事实,有敬畏意识。认真领会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绿色化学理念。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理解化学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步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正确认识环境污染与化工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宣传、客观看待化学。

上述五项化学课程核心素养,从第一项至第三项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第四项、第五项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形成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是现代社会公民形成必备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课程。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要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凝練核心素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当然,核心素养的落实要以与各学科的整合为基础,避免单科独进,要各学科齐抓共管,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各学科之间的边界应该是柔性的、互通的而非刚性的。所以,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漫长的实施过程,而非一朝一夕、一科一课就能完成。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整体思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全面发展。

总之,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技术在创新,教师要不断学习,改革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引入新技术,立好德,教好书,育好人,培养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满意的接班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证据物质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喜看猴年新变化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手上的证据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