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
2018-01-17黄新途覃颖
黄新途+覃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及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显得愈加重要。文章主要针对小学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心理健康
一、引言
“以人为本”是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核心,使学生通过与教学管理人员充分地接触与交流,激励学生完成对自己潜能的开发与利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关怀照顾别人,如何尊重别人,做到友爱和善,从而促进个人成长。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内涵
“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社会或者学校对于个人或者学生的充分尊重,对于个人所处主体地位的肯定,在生存与发展的同时,让个人树立起独立的意识,享受自己的合理权利,但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与教师工作的进行为主体,加上合理的制度以及领导的正确引导与管理,可以有效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使教学工作取得进步。
学校的管理层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来使学生与教师获得创新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消极的教学状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從而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升,效率得到提高。
“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学校管理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组合体。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就是要求学校领导能够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做法,要站在学生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与解决各种问题,要经常召集教师与学生家长会,听从他们内心的各种问题与想法,对于各方提出的改进建议要积极听取与采纳。
三、传统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领导提前拟定好教学方案,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方案去执行就可以完成教学工作,很少有其他的变动。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对教学工作质量的评定只需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领导的评价来完成。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很少有机会进行变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得教师很少能做到创新能力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也不积极,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对于学生其他的方面很少关注,如果学生出现不符合好好学习的行为,就会采取措施让学生及时回到学习的正轨上来。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不能自主发挥能力教育学生,使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教师,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抑制。
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的熏陶下,提高的只是学生的成绩,而且学生的成绩还可能出现下滑的现象,并不能让学生产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培养的只是学生单方面的理论知识,不能从全面发展的角度使学生得到全方位提高,对于学生的体育、音乐、美术、思想道德等素养的培养不重视,往往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四、小学教学模式中对“以人为本”的应用
就小学管理层领导来说,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点,抛弃先前把学习放在首位的观点,全方位考虑学生的成长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科学管理以及学生发展等观念给予重视,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制度进行完善,对过去错误的思想进行转变,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行调动,使得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能得到最大的提高。
对于优秀教师的培养,不能只从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出发,在激励方面也应该有所补充,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教学水平越高,对学生的成长越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果教师仅仅因为教授学生知识而制约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利因素。因此,学校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应该重视起来,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应该在情感上对他们给予关怀。小学生的年纪虽然还小,但对于自身情感的敏感度却远大于成人。所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一点特别注意,做到真正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信任教师。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还处于一个爱幻想的阶段,想法比较丰富。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要给予理解,并且要注重他们本身的情感需求,切记不能用比较强硬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心灵。
在面对比较调皮的学生时,要及时从积极的一面去开导感化他们,让小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又能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教育他们的基础,更不能用轻视的眼光去面对一些学习成绩并不太优秀的学生,而应该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工作,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学生,学生也是一个学校工作的基础,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尤其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重视。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对人生、对学校、对家人的观念形成时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于困难的克服能力也较差,所以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必须重视起来。
五、结语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存在过很多问题,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应试观念在家长、教师大脑中的根深蒂固,一味让学生追求高分,实际是偏离了以学生主体,把社会发展的需求放在脑后的错误做法。教学方法的落后,思想上没有采取开放的态度,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但社会的进步以及“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对于解放教师的思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大的进步,也在无形中引导着学生的社会荣辱观、人生价值观的正确确立。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能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当教师和学生身处在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中时,才能够激发本身的热情,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娇娜.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8):156.
[2]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匡茜.“以人为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施建刚.对小学教学管理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方针的研究[J].才智,2008(19):75.
[5]郑丽红.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6]赵骏.小学生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