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地花鼓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探究
2018-01-17刘群霞
刘群霞
[摘要]南县地花鼓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洞庭湖地区、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以及该县周边地区。不同地区的地花鼓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样式。地花鼓也存在着共性,本文分析了地花鼓舞蹈的艺术特征,以及对其传承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南县地花鼓舞蹈;地花鼓舞蹈的特征;长沙花鼓戏
一、南县地花鼓舞蹈的艺术特征
南县地花鼓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形式,其场面威武,表演细腻。地花鼓的调子很多,舞蹈内容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祝福祝愿、五谷丰登等为主。
独特的动作特点、轻快高亢的音乐形式、自如的节奏表演,使南县地花鼓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形成了以下特征。
(一)丰富性。南县地花鼓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从对子地花鼓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竹马地花鼓和围龙地花鼓两种,形式极具丰富性。
(二)规范性。不管是“十二月望郎”,还是“拖板凳”“采茶调”“辞东歌”等,舞蹈者的动作和旋律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灵活性。南县地花鼓的灵活性表现在各时各地,不管是在传统的节日中,还是在比较大的节日庆典中,不管是在舞台上、街道里,还是在屋场中、门店前,大都能够灵活表演,凸显出地花鼓独特的灵活性和自如性。
(四)简朴性。南县地花鼓演奏乐器不管是吹奏乐还是打击乐,曲调虽然复杂热闹喜庆,但其结构和调试并不复杂。简介、朴素的调式和板式构成了地花鼓的简朴特征。
(五)稳定性。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南县地花鼓逐渐陷入濒危境地,但是人们还是对它念念不忘。这说明地花鼓舞蹈已经深深埋在人们心中,在现代文明社会,其仍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六)地方性。人民群众不仅爱看地花鼓,而且爱演,因为它源于生活,扎根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因此,其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特征。
二、南县地花鼓舞蹈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南县地花鼓的前身是对子地花鼓。它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民间艺术,即竹马地花鼓。到了清道光年间,南县地花鼓逐渐走向成熟时期。建国以后,地花鼓的发展进入繁荣兴旺时期。“文革”期间,地花鼓受到沖击,一度被禁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新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艺术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淡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21世纪,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2006年,南县地花鼓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县文化旅游局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南县地花鼓,在整个洞庭湖区占有重要地位,依据不同的表演形式,本文简单介绍几位具有代表陛的传承人。
(一)李元六。他是对子地花鼓的祖师爷。长沙人,清嘉庆年间来到洞庭湖,以渔猎为生,晚上拉胡琴、吹唢呐,到了正月就组织打地花鼓送祝福,深受当地人们的欢迎。
(二)薛春山、龙佑明。他们是竹马地花鼓的祖师爷。龙佑明是李元六的开山大弟子,主攻地花鼓的旦角,其身材弱小,面容清秀,对民间小调的唱腔特别熟练,逢年过节就在北河口等地领班打地花鼓。有一回,马戏团的薛春山和他合作,在马背上进行表演,比如翻筋斗等,深受大众喜爱。之后,薛春山带团去湖北各地演出,以竹马代替真马,与地花鼓穿插表演,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三)围龙地花鼓在南县的创始人及发源地具体不详。据老艺人赵长生(90岁)讲述,围龙地花鼓不一定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突然出现的,也不是某个人独创的。围龙地花鼓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并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增加多种因素逐渐形成的。
三、结语
南县地花鼓舞蹈,其表演形式新颖、曲调丰富、结构简单,具有地域色彩,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厚重的群众基础,对丰富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