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2018-01-17谢晖王鼎蔡菊芳
谢晖 王鼎 蔡菊芳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及自身的发展,乃至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发展现状,针对发展现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从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策略
0引言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叠加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随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校具有知识生产传播、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项功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念创新和技术革新中最为强大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阶段,主要以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中坚力量。
2006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提出各高校必须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研究生人数配备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并加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保障。
在2010年11月,教育部进一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清晰地提出了要建立一只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并且要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研究型大学、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1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现状
1.1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晰
目前对于研究生辅导员的配置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有部分高校出台了明确的辅导员配比标准,但未能形成统一的共识。部分高校认为研究生辅导员所做的工作都是繁杂而琐碎的小事,因此对其工作不够重视,也未能认识到研究生辅导员所担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其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明确,经常会安排很多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的工作内容。一些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设置是可能是身兼数职,无暇投入充足的精力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一些高校的辅导员不是党员,甚至有些高校未设置研究生辅导员。
1.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不同于本科的辅导员工作,许多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自己也未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这份工作没有当作长期的工作,对该身份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经常出现三五年就换岗的情况,在一些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甚至实行轮岗制度,每隔一年到两年就更换一次辅导员,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不成熟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而又繁琐,涉及到研究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研究生辅导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辅导员在面对工作时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过于看重利益,有物质利益就去追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事情就毫不犹豫的完成,而对自己不利的工作就会选择逃避,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其考虑发展。同时一些辅导员面对新形势未能及时转变观念,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也使得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1.4研究生辅导员选聘、管理、培训和考核针对性不强
相较于较为成熟的本科辅导员的管理考核,研究生辅导员通常采取两级管理模式,工作主要由研究生党委总体负责,但选拔、管理和考核均由研究生辅导员所属学院负责,一方面导致学院对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不畅的管理机制缺乏针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不能体现出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
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内生因素
职业规划不清晰。研究生辅导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队伍,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潜力都需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然而很多辅导员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了繁琐的具体性事务工作中,难以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究中,缺乏相应的成果,在职称评审、评价制度、奖惩激励、职位晋升等方面的机会很少,使得研究生辅导员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规划,觉得前途暗淡,因而在辅导员岗位上抱有临时性工作的想法,一有机会就想离开岗位,造成研究生辅导员流动性过大。
职业倦怠。研究生辅导员的本职应当是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多数辅导员既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为学生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既是学生的服务员和保姆,又是各种突发事件的救火队员,同时还是对接各职能部门的桥梁,因此在承担繁杂工作量的同时,个人的待遇与职称评定等并未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使得辅导员在面对职业生涯时形成职业倦怠,离职情绪严重。
2.2外生因素
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总体而言,本科辅导员队伍经过长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多高校已经对其评价体系、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政策,然而对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教育部虽然给出了宏观的指导性文件却未能明确提出相应的保障政策和队伍建设要求,各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都不够,导致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流动性高,不能可持续发展。
管理制度不完善。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已經成为重中之重,虽然高校设置了辅导员岗位,但很多高校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其工作职责,或者直接采用本科的管理规范,但二者培养目标不同,管理方式与体制也不相同,使得研究生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不清晰,造成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质量有待提升,个人职业发展无法得到保障。
3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3.1政策保障
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是选拔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型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从顶层设计出发,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各高校应当结合实际规范队伍建设的细节,切实有效地推进研究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并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先锋作用。
3.2完善管理体制
从研究生辅导员选拔开始,应当建立严格的选拔标准,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道德修养等多方面进行审核: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涵盖政治素养、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等内容,并明确每项指标的权重,从而对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此外还应遵循定量评价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对其工作能力进行反映。
3.3完善培养体系
针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易出现的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倦怠等问题,高校应当为研究生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其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支持研究生辅导员参加科学项目的研究,提升其学术水平;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理论培训和业务进修,提高个人自身业务能力: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师、职业指导师等各类专业培训,与其他院校多交流沟通,使其最终成长为“一专多能”的专业化人才,也能够为其建立起多元化的职业发展体系。
3.4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依据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特征,定期召开会议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一方面搭建起研究生辅导员与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也为辅导员构建团结友好、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不断提高这只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深化改革,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应当重视和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落相关政策和有关条例,真正建设一支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政治过硬、业务精干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