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需求现状引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2018-01-17孙青
孙青
对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政治素养的主要方式,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这对社会进步来说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进行改革,并在教学中将大学生需求现状作为导向,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进行教育模式改革,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
一、现阶段大学生需求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为了能够全面掌握现阶段大学生需求现状以及主要特征,高校教师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就现阶段大学生在心理、职业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对一些高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1.注重自我全面发展
问卷调查活动结束后,高校教师对心理需求最强烈的前五个大学生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自我发展需求、学习技能需求、求知需求这三个方面。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社会,我国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全面发展,关注自身的德、智、体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依照素质教育改革模式,教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注重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培养,这样做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2.具有功利性倾向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需求现状及其主要特征,一些高校重點对大学生需求结构做出了科学、深入的探讨。在研究中发现,求知需求成为现阶段大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体现;职业需求成为大学阶段最强烈的心理需求。目前大学生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知识能否为自己带来一份理想工作,这种想法较为强烈,由于过于重视眼前利益,从而在选课环节出现了重视专业课,不重视人文基础课的情况,因此呈现出功利性倾向。
二、大学生需求现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
1.更多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帮助大学生及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促进大学生心理成熟和人格的有效完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与大学生心理需求强度以及需求的满意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高校教师要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动向,注重对大学生行为健康发展的正确引导,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采用因材施教方式进行思政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差异,同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在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采用非集体教育的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另外,要根据大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动力、接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大学生需求现状作为导向,为不同学生设定不同教育重点,强调素质教育和行为健康教育。
3.注重情感教育
构建和谐、友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强化情感教育,促使大学生心理、人格的不断完善。同时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将大学生需求作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内容,通过采用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式,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大学生心理需求作为导向,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并在教育工作进行前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此同时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金艾裙,李 震.基于大学生需求现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善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103-105.
[2]吕云超.多元化需求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10(3):19-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