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最直观的痕迹

2018-01-17刘少才

档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

刘少才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形成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里的鸭绿江,让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人都知道中朝界河——著名的鸭绿江。

抗美援朝与断桥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全长795公里。提到鸭绿江,它总是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联系在一起。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原本是朝鲜领导人错误估计了国际形势,想借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东风,一举收复南朝鲜,实现社会主义全朝鲜的统一。当朝鲜的军队把南朝鲜政权挤压在釜山那个弹丸之地胜利在望的时候,由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安理会做出决议,组成联合国军登陆南朝鲜,对朝鲜军队进行全面反击。在人数、武器、军种均不如联合国军的情况下,朝鲜军队节节败退,不但丢弃了占领的南韩地盘,而且连原来的军事分界线也守不住,联合国军一路高歌像赶鸭子一样把朝鲜军残部驱逐到鸭绿江一侧。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抗美援朝期间,鸭绿江大桥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美军为切断中方供给线,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1950年11月8日,这是一个黑色的日子,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美军飞机在鸭绿江上又一次狂轰滥炸,从此,鸭绿江大桥成了一座只剩下残留在中方一侧四个孔的断桥。可是令美军没想到的是,桥是断了,但是这条铁血大动脉却没有断,源源不断的军用物资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仍然送到了前线。

断桥虽然是战争的遗迹,永远都不可修复再利用,但却成了丹东市的名片,是标志性建筑,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凡是到丹东来的人,没有不去断桥看一看拍拍照的,因为断桥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看断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态看收效是截然不同的。当你回顾一下抗美援朝历史时,你的心情就会像断桥一样,突然断裂那么痛。抗美援朝历时2年零9个月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36.6万余人重大的伤亡。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400余人(战俘营以后有14000多人去了台湾,6000余人被遣返回大陆)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断桥的桥史

其实,鸭绿江断桥的桥史并不光彩,它出自日本人之手。那是1909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财富,强行在鸭绿江上修建了这座大桥。日本当年建桥是先从朝鲜一方开始的,造成即成事实后压迫清政府同意在中国一方修建。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为当时殖民机构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原来桥长944.2米,宽11米,共12孔,桥体被美军飞机炸断后,中方残存442米。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现在称“中朝友谊大桥”。

鸭绿江断桥是1993年修复开发的战争遗迹型旅游景点,命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漆為浅蓝色,意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的紫铜巨匾上的“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为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绩。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断桥之上

站在大桥的旋转处,站在观赏台上,站在炮楼上,不论你站在断桥哪个点上向远眺望,心中仿佛又看见了志愿军过大桥的矫健身影,仿佛又见到了那硝烟滚滚的战场,仿佛又看到了美军飞机是怎样将大桥炸断的情景,仿佛又看到了志愿军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观场面。断桥上的钢筋铁骨,那上面是弹痕累累,一处弹痕就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桥下涛涛的鸭绿江水,它仿佛在永远诉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是何等的惨烈和残酷。

抗美援朝志愿军胜了,几十万中国军人牺牲在异国它乡,中国军人用生命換來了祖国北大门几十年的和平安宁。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果和丰功伟绩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断桥的一端立有彭德怀司令员率领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群雕。上断桥一直向前走,走到第四个桥墩就到桥头了。这个地方原来设计的是个旋转桥梁,当有大型船只通过时,它会自动旋转180度,整个运行用时仅20分钟即可完成。这个装置仍在,可惜桥梁却成了残骸遗墩。我方在断桥顶端残骸前放置了“史为鉴”的石碑。朝方早将铁桥残骸拆除,只剩下桥墩。断桥桥头的碉堡,是日本人1928年修建的,高11米,直径6米,共5层。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铁证。

从一桥看二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对东北的掠夺,1937年4月在一桥上游100米处修建安东鸭绿江第二桥(复线桥),1943年4月大桥建成使用。二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是中朝两国间的重要交通线,从丹东站开出的列车经过此桥8分钟抵达朝鲜新义州站。1990年,经中朝双方商定,将鸭绿江第二桥命名为“中朝友谊桥”。

其实,当年被美军炸毁的有三座桥,最出名的当数这座铁路断桥,第二座是燕窝木桩铁路断桥(浮桥),第三座是河口水泥公路断桥。断桥,炸不断的历史记忆! 断桥,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最直观的痕迹!endprint

猜你喜欢

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会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
现代诗二首
鸭绿江朝鲜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战例教学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系统性应用探究
抗美援朝战争与东北地区“百日建厂”运动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及意义分析
领悟新教材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心理战初探
美丽的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