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2018-01-17路永文张小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口腔溃疡口病皮疹

路永文,张小娥

1.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甘肃陇南 746000;2.甘肃省陇南市武都中医医院药械科,甘肃陇南 746000

手足口病在儿童人群中较多出现,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其使一类经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口腔炎、发热以及手足臀部皮疹[1]。手足口病多发于夏季和秋季,西医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是西药应用后可能会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无法完全保障安全性[2]。该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该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西医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该院收治的儿童手足口病参与该次研究。随机平分后观察组30例患儿中包括16例男患儿,14 例女患儿,年龄 3~6 岁平均为(4.5±1.1)岁;对照组30例患儿中包括14例男患儿,16例女患儿,年龄3~6岁平均为(4.7±1.2)岁。2组基本资料中各项内容相比较,存在良好一致性,能够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2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处理,包括对症处理、抗感染、调节体液平衡、抗病毒、降颅压、纠正脱水、退热、纠正低血压等。另外对照组患儿接受西医治疗,药物选择利巴韦林联合阿昔洛韦软膏,其中利巴韦林选取7.5 mg/kg与浓度为5%的1 mg/mL葡萄糖注射液溶合,对患儿实施静脉滴注,间隔12 h治疗1次,1个疗程为1周;阿昔洛韦软膏每天早中晚选取适量涂抹于皮疹部位,1个疗程为1周。2种药物均持续使用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选择中医汤剂治疗,药方选择白虎汤联合黄连解毒汤,药方组成包括:黄柏 5 g,黄芩 5 g,栀子 6 g,大黄 5 g,黄连 3 g,蝉蜕 3 g,青蒿 10 g,知母 5 g,连翘 10 g,赤芍 10 g,丹皮 5g,板蓝根10 g,生石膏 20 g(先煎),甘草 4 g(随年龄调整中药剂量)。将药材先用清水浸泡30 min,之后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1剂/d,一个疗程为1周,持续治疗1周。

1.3 疗效评价

治愈:患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皮疹完全消退,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停药后没有复发;好转: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60%以上,口腔溃疡基本愈合,停药后没有复发;无效:患儿治疗后体温仍处于异常,皮疹面积消退不足60%,口腔溃疡仍存在,停药后有复发现象。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另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经单一西医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3%,结果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比较[(s),d]

表2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比较[(s),d]

组别 退热时间 皮疹消退时间 口腔溃疡愈合时间观察组(n=30)对照组(n=30)2.16±0.51 4.87±0.72 5.82±1.34 8.34±1.57 4.16±0.86 6.98±1.0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2例患儿轻度疲乏,有1例患儿出现盗汗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有1例患儿盗汗,1例患儿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均没有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肌酐升高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为轻症,不过也有少部分为重症患儿,可能伴发脑炎以及心肌炎,增加治疗难度[3]。临床对于手足口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流行病学史以及观察口腔黏膜以及手足臀部出现溃疡、疱疹、小丘疹等表现进行确诊,1/2左右的手足口病患儿会有发热表现,不过诊断时需要注意鉴别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水痘。手足口病病程一般不长,大约1个星期左右能够自愈,皮肤不会有瘢痕留下或者出现色素沉着,不过需要做好感染预防工作[4]。阿昔洛韦直接涂抹能够保证对疱疹液中病毒起到直接作用,对病毒复发形成抑制,减少排毒,避免病毒对真皮层形成感染,加快结痂,促进康复。利巴韦林能够广谱抗毒,对多种病毒都有明显抑制效果[5]。另外通过结合中药白虎汤联合黄连解毒汤,药方中石膏可以解肌退热,配合知母能够清泻肺胃实热、滋阴生津,黄连、黄芩有助于除烦热、清心火,连翘和板蓝根解毒清热效果明显,甘草能够调节各药,发挥护中、滋养、清透功效,使全方共同发挥止渴除烦、清热生津的效果[6]。

从该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较单一应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较单一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治疗儿童手足口病能够更明显缓解症状,加快患儿康复,提升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1]徐香芝,靳妍,张静,等.糖皮质激素在河南、四川两省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现状及不同剂量激素疗效比较[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8):1377-1380.

[2]程红球,黄彩华,刘卫东,等.丙种球蛋白对手足口病患儿血循环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3):546-548.

[3]江明,王兴川.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5):363-365.

[4]曲沛,徐新民,赵苗苗,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提示性作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4):601-603.

[5]徐艳利,田庆玲,姜太一,等.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的治疗作用[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8):627-630.

[6]张志刚,蔡钢.手足口病方辅助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35-2938.

猜你喜欢

口腔溃疡口病皮疹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