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研究

2018-01-17刘雨松王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度糖尿病足半胱氨酸

刘雨松,王强

什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德阳 6184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足是此类患者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如何尽早确诊并给予对症治疗此类患者已成为广大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重点。该文将选取该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准确诊治此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1~87 岁、平均(67.12±1.06)岁。 根据 Wagner分级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轻度组(Wagner 1级,即浅表溃疡)23例、中度组(Wagner 2~3级,即深度溃疡可伴发感染)40例、重度组(Wagner 4~5级,即全足或局限性坏疽)27例。另选取30例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患者(Wagner 0级)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 43~86 岁、平均(66.59±1.10)岁。 上述相关数据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照组对比(P>0.05)(具可比性)。纳入与排除标准:①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符合世卫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对照组排除糖尿病足患者;②患者均经糖耐量测试确诊为2型糖尿病;③排除伴有其他血管病变者;④排除恶性肿瘤患者;⑤排除免疫、血液、精神系统疾病者;⑥排除处于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女性人群;⑦意识清醒,对该次研究所需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查具有良好耐受性,无相关禁忌症;⑧于该次研究前3个月内未发生严重外伤、手术等情况;⑨患者本人及家属对该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于研究前指导其独立签署由该院伦理研究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⑩该次研究内容通过该院伦理研究会审核。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糖尿病足患者及对照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患者均接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指定高年资、专科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完成相关操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组别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值,从而总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相关性。

1.2.2 实验室检测方法 抽取待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3~5 mL作为检测样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胱抑素C经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仪器由日本日立公司提供(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国产品牌九强生物,正常值范围:胱抑素C 0.55~1.07 mg/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5.0~13.9 μmol/L。

1.3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数据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给予分析(传入Excel表)上述研究所得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糖尿病足患者及对照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值均经(s)表示,并实施相应检验(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经分析可知,对照组糖尿病未发生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最低,重度组糖尿病足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检测值最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糖尿病足患者及对照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结果分析(s)

表1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糖尿病足患者及对照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结果分析(s)

注:* 轻度组与之对比(P<0.05);★中度组与之对比(P<0.05);@ 重度组与之对比(P<0.05);#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组别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μmol/L)胱抑素C(mg/L)轻度组(n=23)中度组(n=40)重度组(n=27)对照组(n=30)(14.25±3.47)★@#(18.09±4.59)*@#(23.54±5.66)*★#(7.28±2.07)★@#(1.23±0.11)★@#(1.50±0.58)*@#(2.29±0.72)*★#(0.76±0.07)*★@#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目前临床尚未研究出可靠治愈措施,因此患者一旦确诊即需终身采取对应措施控制机体血糖稳定,若血糖控制不良将显著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表明,糖尿病本身并无致残、致死性,但其相关并发症则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8.6%,相较于非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患者具有更高的截肢率(为前者17~40倍),即使经截肢处理后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为50%左右。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及时确诊糖尿病足病情并给予对症治疗是降低截肢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关键。但有研究显示,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发病早期并无典型临床表现,加之部分糖尿病患者病程长、年龄大,自觉机体异常情况能力较低,因此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造成一定困难,提示需加用其他辅助检查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研究显示,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础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肾功能指标变化是此类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胱抑素C(Cys C)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目前临床主要利用其检测值反应机体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属于一种肾功能内源性标志物。研究表明[1],胱抑素C具有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生理功能,可积极参与细胞内外蛋白水解调控过程、血管壁及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过程,若胱抑素C水平较高则对机体内血管内皮破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提示,胱抑素C水平较高则患者将易发糖尿病足、其水平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此外,血清胱抑素C受外界因素(炎症、性别、肿瘤、感染、肝功能等)影响较小,表达稳定性较高,因此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治依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血管、外周血管疾病检查指标,属于一种含硫氨基酸,由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获得的中间产物。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将引发的病理变化如下[2]:①产生过氧化物、超氧化物、二者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刺激血管平滑肌生长并导致血流通路阻塞;②通过改变机体内凝血因子功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③增加血小板粘附性(活化形式)并结合载脂蛋白B形成复合物(致密性),该物质易因血管壁巨噬细胞吞噬所引起血管壁脂肪堆积。而有研究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病理变化,因此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则将显著增加糖尿病足发生几率。该文研究可知,对照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糖尿病足患者,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高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医生预测、诊断糖尿病足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检验依据;该文选取的糖尿病足患者中,重度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最高,而轻度组最低,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正相关),此特点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此结论与王萍等人[3]研究结果相符。但应认识到该文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所选取样本量较小、未对病例给予随访从而确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足预后相关性等,需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应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检测值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足诊断率及判断疾病程度准确性,为使糖尿病足患者获得及时确诊及对症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预后,值得今后推广。

[1]Bowling FL,Rashid ST,Boulton AJM.Preventing and treating foot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J].NatRev Endocrinol,2015,11(5):606-616.

[2]王宏利,樊东升,洪天配,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5):299-302.

[3]王萍,王晶,章秋.糖尿病足及溃疡发生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9):2628-2632.

猜你喜欢

中度糖尿病足半胱氨酸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小米手表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