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初地方性商业报纸评论特色研究
——以《通海新报》为例

2018-01-17何秋红高洋洋

未来传播 2017年6期
关键词:日货新报通海

何秋红 高洋洋

《通海新报》创刊于1913年3月18日,最初由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的得意门生陈琛(葆初)、林仲希、刘乙青和张佐虞等人合办,报头“通海新报”四个字为张謇所题。该报诞生在非租界,为真正的国人自办商业报纸,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由几人合股创办;它是实业家办报,报纸用来为实业服务。它办报质量高,办报理念、报纸编排、经营管理都较为完善。《通海新报》还具有“商业性”和“革命性”的双重特点,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对研究南通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研究全国政治经济也起到一定的辅助印证作用。

一般而言,报刊评论代表了报纸的核心价值导向。有学者认为“社论是全报的生命器官”[1],有学者将评论称为报纸的“表情”[2]。民国时期,政论报纸盛行,一个好的评论主笔往往能撑起一家报社,可见评论在那个时代的地位,本文即着眼于《通海新报》的评论部分。

一、《通海新报》评论概况

对于一份出版十几年的报纸,其评论涉及方方面面,运用统计分析不失为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笔者在分析《通海新报》时,就借助Excel进行了统计,主要条目包括作者、体裁、范围和领域。

(一)议题以国家和政治为主

笔者根据每篇文章评论的内容,将其涉及的范围归为地方、国家和国际三类,各项所占比例分别为19%、78%和3%。

《通海新报》虽为一份地方报纸,但其关注点绝不局限于南通本地。相反,评论中涉及“国家”层面的内容高达78%。方汉奇将“文人论政”表述为,“其出发点是文章报国,是知识分子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和抱负。”[3]作为一份地方报纸,《通海新报》的记者、编辑们也同样秉持着“文人论政”的精神,文章讨论的话题涉及国家总统、外交方针、高等教育、宪法草案、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海新报》评论板块对国家层面的关注度远高于地方和国际。从1919年到1923年,这5年间关于国家的评论均超过90%。在事关国家安危、人民生死存亡的关头,《通海新报》从未将自己局限为一份地方“小报”。

民国初年,报刊评论逐渐进入了成熟期。这段时期报纸的大众化、商业化发展不仅提高了新闻内容的广泛性,还客观上促使报刊评论所涉及的领域更加丰富多彩。“社论到这个时候,便有显著的变化……在解释时事方面,已不限于政治一项,对于各种科学,如社会、经济、伦理等等,无所不包。”[1](25-31)

笔者对评论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通海新报》对于政治领域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达到63.72%,超过其他种类之和。这与当时国内外动荡的局势有关,二次革命、“一战”、护国护法运动、府院之争、五四运动、国共合作等,新生的中华民国遭遇了接二连三的考验。而对于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和战争的关注度都差不多,平均在7%左右。

(二)文章以原创为主

民国时期报纸的言论板块一般没有统一的体裁,各种报纸或一种报纸的不同时期,体裁都是五花八门,划分较细。在分析《通海新报》评论的体裁时,笔者发现文章原创的比例非常高。

随着评论范围的拓宽,体裁也越来越多样化。辛亥革命前后,“不少报刊广泛地设置了‘社论’、‘论说’、‘时论’、‘代论’、‘来论’等栏目,时事短评的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报刊评论工作的一项重大发展。”[4]“论说”又被称作“社评”或“社论”。报刊一般以此来发表最具主要性、权威性的观点,以此表明报刊编辑部(或主笔)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时评”也称作时论,通常由报社编辑人员撰写,内容大多依据当期报刊发表的有关新闻而定(也有配合最近发表的新闻报道来加以评论的)。

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通海新报》的评论主要以“时评”、“评论”为主。通过文章署名等方面进行判断,可以分为内部撰写、外部稿件和其他三类。“内部撰写”包括时评、评论、社论;“外部稿件”包括代论、选论;“其他”包括论说、时论、社说、译论等。《通海新报》评论的内部稿件占比具有绝对优势,达到92.36%,可见报社还是坚持“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稿件来源丰富

与民国时期报纸一样,《通海新报》的作者通常署笔名,且以单字为主,如“健”、“斧”、“冰”。笔者对作者队伍的构成进行了统计,并列出稿件数量最多的十几人。

作者数量(篇)作者数量(篇)作者数量(篇)健1098无65非非18其他471他44杞17斧181李生43进16冰120恕37达15可笑99王基28棠13丁瓒96悲观21克10

从表中可以看出,《通海新报》整个办报历程的绝对主笔是“健”(刘伟),接近一半(46%)的评论都是他所写。刘伟曾经是海门的举人,在《通海新报》担任主笔长达13年(1913-1925)。[5]1920—1923年,“斧”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到了1926年,绝对主笔则为“冰”。遗憾的是,“斧”与“冰”的真实姓名笔者无法考证,不过两人的文章风格非常相似,他们主要关注点都集中在“国家”和“政治”两个方面,几乎没有一篇文章和这两个内容完全不沾边的。1927—1928年的主笔为中共地下党员丁瓒,其主要使用的笔名有“瓒”、“达四”、“慰慈”、“卜菁”、“甦”等。

《通海新报》评论板块的作者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内部人员署笔名。笔者通过观察认为,写稿多的人一般都是内部人员,如“健”、“冰”、“斧”等。(2)内部人员署实名。《通海新报》1918年至1929年的经理葛松亭连续发表了两篇署实名的文章:《我的意见》[6]和《如何打倒土豪劣绅》[7]。又如刊载于1927年10月4日的《特派员讹索案的社会暗示》一文,其作者署名为“季膺”,经笔者考证“季膺”真名叫葛季膺,是恽代英的弟媳[8],署名仅将姓氏隐藏。(3)外部人员署实名。如投稿次数较多的黄康屯、刘光谦,署名为“黄康屯”和“刘光谦稿”的文章分别有12篇和7篇。(4)外部人员署笔名。如在1920年4月16—22日,连续出现4篇署名为“飞飞”的文章(此时为双日刊)。“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于1919年7月21日创刊,1920年年初被天津当局查封,主编周恩来曾在此刊上以“飞飞”为笔名发表时评。[9]由于笔名相同、时间吻合、内容相关,故笔者推测这4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是周恩来。

与民国时期大多数报纸一样,《通海新报》为增加评论的数量以及内容的丰富度,稿件来源较为多元。(1)报社主笔或编辑撰写。这是《通海新报》评论的最主要来源。清末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重要的位置刊载政论,“报刊评论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成为报刊发行量的一个重要关键,因此,各报都非常重视报刊评论,往往在创刊之前就已经找好固定的撰写评论者。”[10]《通海新报》设有编辑部,除了采写新闻,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撰写评论。(2)转载其他报刊。转载的范围覆盖国内外报纸,这种现象在创办初期(1913年)较为明显。(3)访员撰写。此类文章较少,或找不到明确证据,目前仅找到1篇,刊于1914年8月1日,署名处为“此稿由访员寄来,不无见及之处因节登之记者识”。(4)读者来稿或约稿。《通海新报》“1917年又扩充版面,由原来的一大张四个版面,变成两大张八个版面”,“大大增加了本地新闻和外县通信。”[5]为了扩大稿源,《通海新报》还刊发读者来稿或向文笔较好者约稿。(5)直接引用公函、报告书、演说词等。这类稿件一般都被报社归为“代论”一类,可以理解为报社用一些特殊的文章代替自己撰写的评论。

(四)形式灵活多样

《通海新报》评论的主体风格还是中规中矩的,一事一议。前期文章较短,以文言为主;后期文章篇幅较长,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渐渐偏向白话文。不过,由于作者群体复杂、主笔变动等原因,《通海新报》后期评论的风格还是比较多样的。

1.口语交谈式

塔尔德认为,“交谈是一个经久不衰、无所不在的媒介,是一条看不见的涓涓细流,它渗透在一切时代、一切地方。”[11]《通海新报》的文体风格在后期丁瓒担任主笔时,也开始出现聊天、交谈式的风格,在文章的第一段,通常要解释写作原因,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已经非常口语化了。“最近……而起了值得人人注意的学潮,我但恐一般旁观者,因……仍这样的盲目和武断,所以……写成这篇吾人对于四中大此次学潮应有的认识。”[12]而在文章结尾,作者也似乎“放下身段”,表示以上都只是自己的想法,欢迎读者一起讨论。“这是记者对……的贡献,希望南通各个学生注意才是。南通的学生们,自己起来讨论自身的问题罢!”[13]

2.呐喊口号式

1927年一篇纪念孙中山的文章中,作者丁瓒表示要“本着总理不妥协、不屈服、不投降的大无畏的精神,消灭一切虚伪反动分子,而实现总理的真正中山主义的社会,这才是真正纪念总理。”随后则以一段口号结束,“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喊着:纪念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一切被压迫而革命的民众,团结起来,向一切敌人进攻!消灭一切虚伪反动分子!实现真正的中山主义的社会!”[14]

3.诗歌赋文式

丁瓒担任主笔时,社会发生惨案后,会刊发类似悼文的评论。文章与前文说的口语化白话文不同,而是尽可能富有文采,比如1928年的两篇《哀刘桥农民!》和《纪念沙基惨案》。这两篇文章类似于古代诗词歌赋的写法,但又带着时代的烙印:“一阵阵的狂风,一阵阵的暴雨,毁灭了宇宙间一切的清明镇静。……只有任着狂暴的风雨,在马路上咆哮着,东一堆、西一堆的死尸,都饮恨吞声的在马路上僵卧着。”[15]

4.论文式

《通海新报》在丁瓒担任主笔时期还有一篇文章比较特别。1926年3月,冯玉祥与奉系军阀作战时,日军舰掩护奉军军舰进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8国于3月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18日,北京群众在天安门集会抗议,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伤200余人。《通海新报》于18日发表社论《显微镜下的“三·一八”惨案》,文章较长,断断续续分7次刊出。每期的开头会有一个全文提纲,分为9个部分,从绪论、原因、比较到结论,一步步展开,详细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通海新报》评论特色

上文主要针对《通海新报》评论进行统计分析,这一部分将聚焦个体,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来探析其特色。

(一)言辞犀利,对政府批评毫不留情

对于民国初年“以禁为放”的禁烟政策,评论直言不讳,“荒谬绝伦,至于此极者也。”[16]中央的禁烟政策有问题,而江苏、广东、江西的行政长官却“奉行惟谨”,不向中央上报。作者痛陈参政院“千人诺诺竟无一士之谔谔也”,长此以往,人心死尽,国家“虽欲不亡,胡可得哉?”

在南通地方,缉私兵经常“索诈骚扰”,甚至“相率抢劫”。1916年,南通富安镇缉私队光天化日之下“擅搜商店、翻箱倒箧,势等剧盗,私擅开枪、骈伤市民”,当地举行罢市进行抗议。《通海新报》发表评论,不留情面,直指通属营务处处长,“张处长欤,何以整饬军纪,何以福惠平民?拭目延颈俟之。”[17]

“我国中央政府,只可称之为借债机关,不可称之为政府。”[18]共和复活几年来,政府除了借债有功,其他别无成绩,这样的政府“尚得称为政府乎哉?不破产何待。”

1928年,时任外交部长黄郛态度亲日,同意日本在“我军积极进攻山东时,日本不出兵,或仅出少量军队,恪守其仅为保护在鲁日侨之精神”。《通海新报》作者举出1904年日俄在满洲开战,“中国民众罹池鱼之殃”进行辩驳,“中国以自己的地方,供人家作战场,自己的人民,倒可不保护,真是荒谬之极。”[19]

(二)客观理性,对爱国运动积极引导

1915年,《通海新报》刊载了一篇《第一高等小学校提倡国货之演说辞》[20]作为代论,对国人的抵制日货进行声援,并进一步提出“欲抵制日货当先自提倡国货为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抵制日货进入高潮。《通海新报》对于时局的关注度一直很高,就此事连续发表多篇评论。5月14日,健在《抵制日货》[21]中表示,“凡我国人,固应为同一之主张,对于日本表示敌忾同仇之意。”

几天后,和2012年的西安“9·15”事件一样,抵制过程中有人图谋不轨。针对部分人利用抵制日货进行捣乱,《通海新报》开门见山指出,“抵制日货,爱国之热忱也;捣乱市面,自杀之危道也”[22]。文中阐明,“已入中国人手之日货,为中国人所有”,焚毁商店里的日货,“承其害者固当然为中国人”。这种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随后一期,《通海新报》继续发表时评《虚声与实力》,认为抵制日货最好的办法还是“使国货足应社会上需求是也”。笔者认为文章很是精彩,例如:“国民爱国,与其对于日货倡为有形之抵制,不如力为无形之封锁。质言之,即各人本于良心,永远不购用日货,竭力仿造,使国货足应社会上需求是也。能如是,日货自然渐绝迹于市上,虽抱野心,其敢侮予?”

6月20、22日,《通海新报》连发两篇关于学生抵制日货的时评——《告学生》[23]、《再告学生》[24]。这里继续对抵制日货进行引导,“游行演讲,灌输智(知)识,不过一种辅佐方法之作用”,文章劝告学生,爱国的唯一方法“在速求工艺上之学识,扩充制造,改良货品”。

12月初,《通海新报》连发4篇时评《正告学生》[25],针对当时各地学生抵制日货、游行演说,作者又进行劝说,呼吁救国不能仅仅通过演说,“演说之事,且任高小生为之,若中校以上者,当各出谋实力上之建设”,“实业救国,为今日天经地义不易之策”,“国货充牣,日货自无由乘隙而入,不言抵制,不须演说,自可以经济战胜强邻”。

作为一份南通地方报纸,《通海新报》宣扬的观点受张謇影响很大,其呼吁抵制日货需要发展国货,提倡的“实业救国”也正是张謇所倡导的。在关于抵制日货的评论中,还谈到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个观点放在今天仍很有借鉴意义,现摘录如下:“卖买日货与否,乃个人良心上之主张,全属于道德范围,不属于法律范围。即见卖买日货者,当晓譬之,使生羞恶之心;不当强迫之,使起反抗之念。若果强迫,则法律上便无根据,诸生终自取辱已。”[23]

纵观这些年的《通海新报》,在抵制日货(或其他国家商品)上,持的总立场是反对盲目抵制,号召广大群众理性、务实地进行抵制。

(三)悉心建言,为国家发展谋策略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与中国政府商谈中日军事行动问题,双方交换了关于“共同防敌”的照会,后签订中日军事同盟新外交案。文章作者直接点明现状:“弱国无外交,有则必损失若干之权利,此为自然之趋势。”当局应考虑清楚,“德俘不必真为我患,日人不必真欲出兵,实无需有此军事同盟之条约,而美名以餂我,轻轻将军权、军港、军厂等一一诈取以去,不待欧战告终,而大好河山于昏昏睡梦中断送也。”[26]

针对国家工业落后的问题,《通海新报》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国地大物博、原料丰富,农业已占优势地位,“工业之发达,宜乎远驾全球之上。然考之近日,工业之外表似有蓬蓬勃勃之势,而一察看其内容,则颇有旋进旋退之状,瞻念前途,不寒而栗。”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原因:“一曰墨守成法,不求精进”、“一曰目光太近”、“一曰才技不兼全”。[27]作者列举了“以上数端”,又殷切期待“我全国工界人士,协力同心,以杜绝上列数弊”。

(四)专业追求,对办报经验不懈探索

在17年的办报历史中,有两篇关于报纸编辑方针的文章分量较重。一篇是发表于1919年的社论《本报今后编辑旨趣之说明》,这是报纸创办6年后针对编辑方针更改的一篇说明:“本报出版,为年者已六。旨趣向趋重于督促政治,改良社会,久已为阅者所共见。”在创刊时,《通海新报》也有一篇关于报纸编辑方针的文章,不过那篇并不属于评论板块,而是一篇“颂词”,文中提到“代表舆论,无党无偏”。在改版说明中,作者阐明,南通一向以实业闻名,“故本报今后对于通海当注重于人民生计之研究。农也,工也,商也,此基本队也。金融状况,其饷也。次以教育类,政治,其辅助机关也。次以官治类、自治类。”短短几句话,作者明确今后报纸将更注重人民的生活,以农工商为报道重点。当然,根据前文的叙述,《通海新报》的重点一直都是国内时政,变化的只是所占比重。

1925年,《通海新报》发表关于地方报办报方针的评论。地方报纸虽然传播范围狭窄,但它的责任还是很大的,地方报刊载的事情要“纤悉不遗”,使人民能通过报纸了解身边的大小事情。地方报发表的言论要有针对性,要贴合地方实际,“于积极方面加以指导,消极方面加以劝戒”。报社还表示因为财力有限,没有做好这几点。《通海新报》还声称要广开言路、不党不偏,“有意见需发表者,苟不悖本报之主旨,本报亦当负宣达之责。持平守正,不偏执私见而为一党所利用。”[28]

1928年,《通海新报》改组,2月1日发表评论《本报今后的努力》,文章不仅写明“今后所应努力的几点”,还对报纸的使命、报纸是否应该迎合读者的趣味进行了探讨。报纸是时代的产物,人们一日离开报纸,就一日落后于时代,“所以要使阅报者不为时代的落伍者,便是我们的责任。”《通海新报》接受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认为报纸不是特殊阶级的装饰品,也不是记者编辑沽名钓誉的工具,而要做人民的喉舌。报纸还是普及教育的一件利器,“今后本报的文字,务求通俗,对于各种新知识新学说,更要尽力的(地)介绍。”

《通海新报》的评论板块偶尔也会夹带一些“私货”,对出版印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通海人士对于清理沙田之意见(再续)》是一篇长文,共分6期刊出,第3期开头便是对文章中断的解释,“本论已分载本报四百十三、十四两期,曾属稿未就,以事赴沪,遂致中断。今更续成之,阅者幸谅记者识。”1924年11月,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只登载了一篇时评,而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没有刊发评论。这篇文章第一段配有解释,“记者因病,已数日不执笔,闻曹锟退位,不得不力疾奋兴,代表国民下一正义之判断。”[29]

《通海新报》在评论里还不定期设有“校误”栏,纠正往期评论中的错误。1915年9月14和16日都分别纠正前一期排版中的错别字。如:“校误本报十四日时评,‘或衰也’误作‘或□也’,合行更正。”1915年9月28日的时评将作者名字印错,第二天文章前的“勘误”这样写道:“昨九月二十八日,本报时评系范九君投稿,非本报记者所著,校对误认‘健’字暗号,合行声明。”

三、结 语

本文结合近代南通及周边地区发展史来分析《通海新报》的评论特色,对其整个17年办报期间的所有现存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了统计的方法。笔者发现,《通海新报》虽为地方报纸,却在坚持评论针对性的同时,没有把自己局限住,其评论多以国家层面内容为主,关心国内外大事。评论的写作坚持原创,结合报社编辑部与读者投稿,无论评论体裁还是题材均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通海新报》的评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仍以国家和地方的政治局势为主,能够抓住时局的重心。

《通海新报》能够担负起新闻媒体的职责。政府做得不对或不好,能够及时发声,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记者们不仅用自己的学识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能利用好报纸这一社会公器,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同时,《通海新报》也不忘对新闻本身的探讨和对办报的不懈探索。这些都为当时报纸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耿修业.社论与社论写作[J].新闻学季刊,1939(创刊号):25-31.

[2][日]和田洋一.新闻学概论[M].吴文莉译.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3]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998.

[5]何秋红.《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6]葛松亭.我的意见[N].通海新报,1927-10-16(2).

[7]葛松亭.如何打倒土豪劣绅[N].通海新报,1927-10-20(2).

[8]红色家书编写组.红色家书[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9]方晓红.中国新闻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9.

[10]任云仙.清末报刊评论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5):51-56.

[11][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7.

[12]慰慈.吾人对于四中大此次学潮应有的认识[N].通海新报,1928-2-26(2).

[13]慰慈.通学联会与沪学联会[N].通海新报,1928-5-18(2).

[14]瓒.我在纪念总理诞辰时的感想[N].通海新报,1927-11-12(2).

[15]甦.纪念沙基惨案[N].通海新报,1928-6-23(2).

[16]健.亡国之征兆[N].通海新报,1915-6-6(3).

[17]健.对于缉私兵之感言[N].通海新报,1916-9-14(3).

[18]健.借债机关[N].通海新报,1918-1-21(2).

[19]慰慈.读“黄外长谈外交方针”以后的感想[N].通海新报,1928-4-8(2).

[20]第一高等小学校提倡国货之演说辞[N].通海新报,1915-5-9(3).

[21]健.抵制日货[N].通海新报,1919-5-14(2).

[22]健.抵制与捣乱[N].通海新报,1919-5-23(2).

[23]健.告学生[N].通海新报,1919-6-20(2).

[24]健.再告学生[N].通海新报,1919-6-22(2)

[25]健.正告学生[N].通海新报,1919-12-3、5、7、9.

[26]健.中日同盟之外交案[N].通海新报,1918-5-5(2).

[27]植三.我国工业不发达之原因[N].通海新报,1924-8-18(2).

[28]杞.地方报之责任[N].通海新报,1925-4-1(2).

[29]健.贿选总统倒矣[N].通海新报,1924-11-5(2).

猜你喜欢

日货新报通海
通海古城缀记
06、07、08合刊
05、06、07、08合刊
抵制日货,韩国女性更积极
在“商”就要在“言商”上有新作为——浙中新报着力做好“商”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我家通海
通海蔬菜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
云南省通海县蔬菜产业品牌建设路径初探
日货的爱与恨
血拼日货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