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脂肪酸方法的优化
2018-01-17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李 颖 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1 气相色谱法和脂肪酸的概念分析
1.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目前食品中脂肪酸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在色谱法中,以固体作为固定相的为气固色谱法,以液体作为固定相的为气液色谱法。色谱法主要包括流动相和固定相,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则为液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则为气相色谱。在当前食品检测中,气相色谱法应用十分广泛。
1.2 脂肪酸
脂肪酸为一种有机物,低级的脂肪酸为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则为蜡状固体,没有明显的气味。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由许多复杂脂组成,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能够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脂肪酸也是机体的主要能源来源。人体在正常活动过程中需要消耗脂肪酸,而所消耗的脂肪酸则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因此通过对食品中的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可以为合理规划饮食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1]。
2 气相色谱法在不同检测物质中的应用
当前,检测食品中脂肪酸时可以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其中气相色谱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在脂肪提取及甲酯化处理中应用最为普及,在对植物油、动物油及乳品等脂肪酸含量检测中最为常用。
2.1 反式脂肪酸
在食品检测中,反式脂肪酸检测一直是一项重点内容,通过利用气相色谱检测反式脂肪酸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如在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焙烤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过程中,发现反式脂肪酸含量占食品的较大比例,因此需要加强对焙烤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控制。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煎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时,发现食物经煎炸后,反式脂肪酸含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煎蛋、炸面包及方便面反式脂肪酸含量更是呈几倍的数量增加。
2.2 常规脂肪酸
利用气相色谱法来对食品中常规脂肪酸进行检测,可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食品的性质,明晰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利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茶叶中的脂肪酸含量,需要先对茶叶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茶叶中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类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起到降低机体胆固醇含量及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2]。气相色谱法还用于食品中常规脂肪酸的检测,检测结果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食品的性质,获悉产品中的营养成分。
3 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脂肪酸方法的优化措施
3.1 脂肪提取优化
在对脂肪提取操作进行优化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及微波辅助等手段,这样可以缩短脂肪提取时间,有效提高脂肪酸检测的效率。如利用固相萃取法操作时,能够将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游离脂肪酸快速分离,通过分析表明,sn-2脂肪酸主要分布于植物油、藻油中,且此类脂肪酸多为中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为婴儿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来对葡萄籽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时,可能检测出葡萄籽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油酸,基于葡萄籽中脂肪酸含量的不同,可以为葡萄选种提供必要的依据。
3.2 甲酯化优化
利用乙醇法来对牛奶中脂肪进行提取时,能够根据不同条件下试验来确定脂肪甲酯化最优参数,提高甲酯化的优化程度。
3.3 色谱条件优化
在对脂肪酸甲酯分离过程中,通过对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50%氰丙基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气谱柱对各种脂肪酸甲酯分离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确定柱温、载气流量及进样口温度等各项参数,并使其处于最优状态,即进样量1.5 μL、载气流量75 mL/min、进样口温度220 ℃,这样才能保证分析速度快,分析效果最优。
4 结语
随着气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于气相色谱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品化标准谱数据库,有效地提高气相色谱法的技术水平。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技术,气相色谱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不仅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而且也开始朝着高效和灵敏的方向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食品中各类脂肪酸的检测工作,为人们合理膳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