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市 的生态养殖建设
2018-01-17冯祖稳
冯祖稳
新形势下,湖北省宜城市政府对生态养殖重要性有了崭新的认识,让百姓转变思想,采取引导、政策扶持、带头示范、技术帮助、市场驱动、生态养殖龙头培育等措施发展生态养殖生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生态养殖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养殖发展理念,是环保的新要求。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业区建设的推进,生态养殖发展任务非常艰巨。
一、三个扶持 一个引进
扶持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市、乡镇财政每年都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规模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对基地节水灌溉、渠道、水质调控、保护性耕作设施的新建改造和渔业器械、生产设备的购置使用,给予尽可能多的政策扶持资金,帮助各基地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改进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效益。达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目的。近两年来,改善品种结构,提高了产品品质、成效显著。今后,对农渔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引进、培育、种养殖生态优势强,市场销路宽,延伸领域广、关联程度高的早稻和青虾、小龙虾新品种,政府应继续给予补偿、奖励。同时,积极鼓励各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的业务部门,发挥其指导作用,各单位加强对农水产品市场需求动态和消费总量的调查研究,在水产职能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开发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加以重点发展、重点扶持、优化品种结构。达到引进一批、成功一批、推广一批、成功一批的目的。
扶持基地扩大规模建设。宜城市先后培育宜城大虾基地,郭忠成的稻田养殖甲鱼基地,鑫亿田小龙虾繁育基地等3个渔业基地。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宜城市稻虾轮作基地从小面积到大面积,从规模发展上升到档次发展,相关部门坚持以基地规模支撑稻虾轮作产业的发展思路,将稻虾轮作基地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稻虾轮作规模化生产格局的形成,市级、乡镇政府出台奖励政策,激励农渔合作社、种养大户结合区位优势,拓展稻虾轮作基地,努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农渔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动态等因素、科学选址,新建成基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规模化生产实现效益的提升。达到扩大规模见成效的目的。
扶持推动科普生态教育基地建设。科技渔业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是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按照制定的小龙虾、团头鲂、黄颡鱼、黄鳝、中华鳖、草鱼等6大主导养殖品种和小龙虾健康养殖、80∶20池塘标准化养殖、网箱养鳝、种青养鱼、黄颡鱼健康养殖、稻田养甲鱼等6大实用技术,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将科学技术送到渔民池边塘头。组织技术指导员50名,常年进行培育,培育示范户160户,示范面积近一万亩,辐射带动渔民5000户,辐射带动面积近五万亩。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按照《全省冬春渔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活动,2013年完成5700人技术培训服务、2014年完成6000人、2015年完成6500人。三是争取阳光培训项目。继续向农业部、省局及我市农业部门争取农民知识更新培训项目50个、阳光工程水产培训25个、特种水产品培训15个等项目,一方面提高科技人员业务技术和科学素质,另一方面让更多培训教学惠及渔民,提高渔民科学技术水平。
引进推广新优技术,提升生产水平。
水产品的竞争,农业的竞争,核心是农业科技的竞争,应坚持科技先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战略,不断推广名特优新技术,用高新技术改进生产环节,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生产水平的提升。水产技术部门应以提高生产水平为目标,以良种选育、高效节水养殖、病虫害无害化防治等技术为主攻方向,跟踪外省成功养殖经验,掌握养鱼稳粮新动向,全力引进、研发种稻养虾综合技术,多方引进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绿色防控病虫害草害技术、青虾泥鳅合理配养技术、纤毛虫病害无化防治技术、科学投饵技术、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全力研发、试验早稻机插机收技术、微生物制剂洁水技术、种植空心菜洁水增产技术、青虾病害蜕皮障碍症生态防治技术等适用技术,将先进、适用技术贯串稻虾轮作生产技术全过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开展科普教育培训,以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载体,实施粮农渔农培训工作、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科技提升示范行动和“联农户联基地、增效益增感情”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家事知识培训和早稻、青虾种养技能、小龙虾技术培训。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下乡指导、编播电视辅导片、印发技术资料、编发技术短信、在报纸与网络登载技术文章、开展鱼病门诊、组织渔民考察学习、深入开展为农、为渔民服务,加快稻虾轮作生产先进适用新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应用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在稻虾轮作产业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最终实现培训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生态无公害监测
实施流通领域质量监管监测。在强化产地质量监测的基础上,农业、市场管理、质监、公安、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责,尽职尽力,加强水产品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稳步推进市场安全准入制,对农水产品实行以农药、渔药残留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强制性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交易。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农水产品,工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确保市民消费安全。农贸市场要将农水产品质量安全列入与经营业主的租赁承包协议,对不服从市场管理、违反规定经营的业主要依法处理,确保依法管理流通领域。
三、两个培植四个实施
培植绿色水产品加工企业和稻虾轮作产业化发展龙头。今后一段时间,职能部门应借鉴工业系统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做法,鼓励创办各种类型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扶持、引导加工企业创建基地优质水产品牌,将稻鱼共生优质、生态、无农残留理念融合到品牌设计中;要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创立品牌、构建加工体系,增加加工量。保障加工企业受法律保护。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渔民合作社是带动稻虾轮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稻虾轮作生产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宜城市鑫亿田水产有限公司、农渔民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倾力培植技术水平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加工企业和农渔合作社,建立加工、销售与种养联接机制,联接千家万户实施稻虾轮作产业化经营,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保产业化企业和公司的合法生产,生产秩序不受到干扰。
培植渔业合作社。近年来,宜城市倾力培植技术水平高、与农户联系紧密的新型农渔合作社,先后培植一批青虾、小龙虾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广大农户种养新产品,创立品牌,开展产业化生产,提高了稻米、青虾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附加值,为今后品牌化动作夯实了基础。按照“遵循原则、规范管理,围绕产业布局,以种养殖大户联合普通农户”的形式,倾力组建新型农渔合作社。水产部门要以提高“竞争力、带动力、凝聚力”为目标,开展政策引导、内部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推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农渔合作社要制定基本政策指南、建社程序指南、内部操作指南、财务管理指南,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合作社建设按政策、不偏轨、不走样,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提升稻虾轮作生产组织化程度,最终实现稻虾的有序种养殖和一体化经营,提升经济效益。
实施虾类质量安全监管,保证水产品安全供给。一是健康养殖和无公害生产,提高水产品健康养殖质量和无公害生产质量。二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水产品品质。三是必须开展以水产苗种生产环节和以渔药、饲料、渔肥等水产投入品为重点的两项大检查活动。四是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实施老化鱼池、农村荒置水面滩涂、冷侵低洼等低产地开发改造升级。结合“挖万塘”活动,在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兼顾发展渔业生产,发挥堰塘综合效益。发挥鱼塘改造项目资金作用,五年以来共争取的鱼池改造项目资金60万元全部对鱼池改造给予补贴。按照“高标准、老改新、连片开发”的原则,通过项目资金刺激、资源流转、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社会资金参与等多元化办法,鱼池改造涌现出多个亮点特色。
实施扩大财政资金扶持规模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对基地节水灌溉、渠道、水质调控、保护性耕作设施的新建改造和渔业器械、生产设备的购置使用,给予政策扶持资金。
实施优质鱼放养比例模式,提高池塘养殖单产和综合效益。目前优质鱼放养比例达到总养殖水面的90%。推广高效优质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稻田生态甲鱼和小龙虾标准化养殖。此外我市扩大以泥鳅、水蚯蚓为主的新养殖模式。加强板块优质建设。按照“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机电化、养殖高效化”的要求,抓好鱼池片区的连接和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成标准化、规模化的板块基地。
(通联:441400,湖北省宜城市水务局 手机:1377415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