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1-17李晓,邹力,严烨
李 晓,邹 力,严 烨
陕西省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使得陕西茶叶色、香、味别具特色。自改革开放后,陕西省政府调整陕西南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茶产业、扩大茶园面积、提高茶叶产量。陆续出现了平利县的“三里垭毛尖”,先后打造了镇巴县的“秦巴雾毫”、南郑县的“汉水银梭”、西乡县的“午子仙毫”“秦巴雾毫”、紫阳“富硒茶”等知名品牌[1]。茶产业已成为陕西省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陕南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通过分析陕西省茶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陕西茶产业发展对策。
1 陕西茶产业现状
1.1 茶产业初具规模
陕西省地处我国绿茶产区的最北缘,至2016年,全省茶园面积超15×104hm2,产值约达137亿元,茶园面积排名全国第8位,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大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陕南21个县、26万农户、50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与经营。陕西省现有茶叶加工企业883家,通过QS市场准入认证企业356家,通过国家绿色无公害有机认证的企业78家,通过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93家,注册茶叶商标97个,陕西省著名商标8个,获国内外金奖共133项。陕南紫阳县、西乡县、平利县、商南县先后获得“中国茶叶百强县”和“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称号。
1.2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运用“茶农+基地+企业”的模式,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发展之路,有力地带动了陕西省茶产业的发展。
1.3 茶叶服务机构蓬勃兴起
汉中市的“茶叶研究所”和“茶叶协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茶叶研究所”,西乡县的“茶叶中专学校”,平利、西乡、紫阳、商南、宁强等茶叶主产县的“技术服务中心”或“茶叶科技推广站”,这些机构的蓬勃兴起为茶农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
2 存在问题
2.1 市场混乱
陕西中高档绿茶品质好价位高,但产量不高。中高档茶带来的高利润促使各个县区竞相开发自己的名牌茶,如今21个种茶县区都在开发自己的品牌茶,最多的时候出现了几百种品牌。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品牌多、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小,经济效益可能越低。
陕西省质监局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茶叶产品中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一些产品实际质量等级低于标注等级,市场上山寨茶、天价茶、以旧掺新、以次充好等乱象频现。茶企业规模小、散户多,一些小茶企业为了生存难免以次充好、以旧掺新。
2.2 茶叶初制加工技术水平低、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陕西省茶叶种植仍然是以农户为主,标准化茶园不多,采茶工的采茶技能较低,高档茶采摘率不高,茶叶初制厂的加工设备陈旧简陋、技术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造成竞争力不强、茶叶加工增值率比较低,而且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3]。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2.3 专业人才条件不足
陕西现有一些茶叶研究服务机构,如茶叶科技推广站、技术服务中心和茶叶局等机构,但与南方产茶区相比,从业人员总体上受教育程度偏低、科研水平不高,缺乏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经营人才。
3 发展对策
3.1 发挥品牌效应,开拓销售渠道
(1) 茶产业品牌整合。目前茶叶品牌多、乱、弱,业内的资深人士基本达成共识,推行整合打造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品牌才是陕西茶叶的出路,需要茶叶企业将品牌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自2005年以来,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的探索,汉中市政府将全市8个产茶县20多个名茶品牌整合,全市462家定点统一使用“汉中仙毫”标志,销售价格同比增加,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2013年,在北京第十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汉中仙毫”共获得28枚金奖,占该届茶博会名优绿茶类金奖总数(31枚)的90.3%。品牌的整合终结了多年来汉中茶叶品牌内战的局面。
(2)加大宣传扩大市场影响。利用现代多种媒体手段宣传陕西茶叶所具有的优势,提升陕西茶叶的知名度;紧密结合秦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唐文化等重要历史,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突出陕西茶文化历史底蕴;利用一切机会进行产品及文化宣传,积极参加各种茶博会、展览会、推介会。
3.2 优化品种提高茶叶产量
对优良化程度低、低产茶园进行品种优化、引进新品和技术改造,加速茶园良种化进程。通过政策扶持加速茶产业机械化进程,通过研发特种保健茶(如富硒茶、富锌茶、富锶茶等)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3.3 制定陕茶行业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建立陕西各类茶叶标准体系,尤其是名优茶的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认证认准体系,并结合实际及时修订。按照特种茶标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和生产工艺。鼓励有实力的茶叶加工企业提升茶叶清洁化生产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4 推进龙头企业的建设
(1)大力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了把龙头企业建设成为更先进的现代企业,需要从生产设备、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建设,提高其科技含量、产品品质、更新生产设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茶叶综合加工深加工程度等,逐步使其发挥带头作用。
(2)发展新兴龙头企业。对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企业,政府从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帮助,引导其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发挥现有企业的优势,又能解决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最终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成新龙头企业。
3.5 政策引导,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实施茶叶产业一体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领域和环节,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推动。首先,陕西省政府已出台了陕南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陕南三市政府和茶叶主产县政府也应制定具体的政策,引导茶农,以及茶叶生产、加工、经销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其次,从资金、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第三,形成公正的市场准入原则、便捷的信息传导体系,创建一流的产业调控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第四,制定有利于茶叶经济发展和专业人才聚集的发展战略,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贤纳才,吸纳一些有实力、懂专业、善管理的茶叶专业人才;同时,要逐步建立健全合理的机制和体制,造就一个使人才能够施展才华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形成人才的柔性流动,从而实现人才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使茶业经济的发展后继有人。
3.6 茶产业多元化
在茶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全省茶产业在落实循环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中加快产业链的延长与利用。积极利用价值较低的绿茶开发品质较高的红茶新品,“汉山”和“汉家”等红茶品种的研发,开创了汉中“红茶”之路;勉县陕西华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茶树籽开发生产优质茶树籽油,延长了茶产业链。既开发利用了过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增加茶农收入,又丰富和满足了消费需求。
4 结语
陕西茶产业的优势是大自然所赋予的自然禀赋,是其他产茶区不可模仿和复制的,而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茶文化也是其他茶产区所望尘莫及的。从目前的主要优势和存在问题看来,机会明显大于威胁,市场需求量奠定了需求基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对促进茶产业良性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相信陕西茶产业通过提升品质、开拓市场、整合品牌等手段,振兴陕西茶产业指日可待。
[1]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陕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J].陕西农业科学,2011(2):150-155.
[2]姜含春,赵红鹰.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特性及品牌战略研究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4):58-63.
[3]张建成,苏京晶.陕西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J].中国茶叶加工,200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