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2018-01-17宋金峰
宋金峰
(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局,山东 鄄城 274600)
鄄城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因境内有鄄邑、鄄城而得名。境内黄河河道55公里,黄河堤防52.1公里;滩区面积13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8%;可耕地面积16.6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7%。本地发展农业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黄河滩区土地资源丰富,耕地全部在黄河河道两侧,水资源丰富,饲草饲料资源充足,土壤肥沃,土质良好,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蔬菜、林果和畜禽水产养殖;黄河滩区目前共有人口12.64万人,劳动力相对富裕;拥有黄河湿地、黄河大堤风景带等生态旅游区,以及黄河滚滚、沙洲落日、飞鸟满天的黄河景观,为发展黄河生态旅游提供了必要支撑;下辖的临濮镇、董口镇、旧城镇、李进士堂镇、左营乡5个乡镇有众多文化遗址和风物遗存,黄河文化底蕴深厚,有庄子钓鱼台、亘古清泉、诸侯会盟台等众多文化遗址,以及刘邓大军渡河处和“鄄南战役”遗址,可为发展黄河文化旅游提供旅游资源;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极适宜于发展淡水养殖和莲藕种植,水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已经起步,近年来,随着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加大,产业扶贫效果初显。董口镇金银花、左营乡瓜菜、旧城镇果蔬等都形成了近1000亩以上的集中种植区。旧城葵丘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初步展现出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功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聚集度相对较高,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1 农业产业现状
1.1 中草药产业
2016年,全县中药材(含山药、油用牡丹)种植面积5万余亩,主要集中在鄄东南的临商公路复线两侧及“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周边的彭楼等乡镇,油用牡丹遍布全县各乡镇,年产各类中药材近2500万公斤,年产值2.5亿元,亩效益2000元以上,高者5000元以上。主导品种有30多个,其中牡丹、白芍、白芷、板蓝根、金银花、红花、丹参、半夏等都有规模种植,一些优良品种如白芍、丹皮、板蓝根、金银花、白芷、山药等道地中草药享誉海内外,备受药界同仁青睐,成为名牌产品。
1.2 蔬菜产业
鄄城是山东重要的优质蔬菜基地,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蔬菜发展基地县、全国蔬菜信息监测基点县。2015年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0.88万亩,总产量61.76万吨,总收入12.352亿元。保护地设施面积6.19万亩,产量32.53万吨,产值6.506亿元。董口镇尹楼村种植大棚黄瓜,左营乡黄河滩区种植大棚西瓜、青豆、菠菜,李进士镇建成国家级露地蔬菜标准园。
1.3 畜牧水产
主要畜禽有肉羊、蛋鸡、鹅等,肉羊饲养量约3500只、蛋鸡约4万余只、鹅2000余只。有肉羊规模饲养场1家,生猪规模饲养场1家,其余主要以农户小规模饲养和散养为主。临濮镇户屯甲鱼养殖基地开展仿生态养殖;李进士堂镇十三庄开展优质草鱼养殖;旧城镇西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水面128亩,标准化养殖池塘8个,在1~7号池塘进行黄河甲鱼仿生态养殖,在8号池塘进行草鱼和黄河鲤鱼养殖;于孔朋水产养殖场养殖面积100亩,主要进行莲藕种植和鲤鱼、草鱼等常规品种鱼的养殖;周楼新村东北有10亩水面,进行常规品种养殖;左营乡郭集和马庄建有青山羊和小尾寒羊养殖基地。
1.4 特色林果
旧城镇葵堌堆村发展特色经济林1500亩,其中,核桃700亩(鲁丰1号)、苹果200亩(M262001等)、桃200亩(齐鲁巨红、玉妃等)、樱桃150亩(吉美早、吉布鲁克斯等)、葡萄50亩(巨玫瑰、夏黑等),共计15万余棵。旧城镇三合村、西周楼、商庄等发展果树基地500余亩,已初步形成规模。左营乡郭集村种植葡萄、苹果、梨等果树500亩。临濮镇苏泗庄沿黄河大堤一侧发展果品采摘园300亩,种植了苹果、桃、杏等多个品种。
1.5 乡村旅游
广晟生态园位于旧城镇杨屯村西侧,2015年9月注册成立西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对滩区500多亩荒涝洼地进行开发整理,发展生态养殖,现有养殖水面328亩,养殖品种主要为黄河甲鱼,草鱼、鲤鱼等,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观光、垂钓、养殖为一体的生态养殖园。
2 发展机遇
2.1 党和政府非常关注滩区发展
为方便黄河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滩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在教育、医疗卫生、道路、电力等方面均有投入。自2014年以来,政府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滩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新挖清淤沟渠36200米,新建翻修桥涵76座,新建修缮生产道路36公里,新打机井115眼,新建卫生室4处,新建小学3处,新建村级活动站室7处,滩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以来,李进士堂镇的苏门楼村和芦井村列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一期试点工程”,安置人口2688人。2016年5月,山东省政府批复的“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二期试点工程”,将鄄城县田楼、盐店、邓庄3个村纳入其中,计划安置人口3650人。2016年4月20日,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印发实施,鄄城县5个滩区村庄列入搬迁计划,计划搬迁贫困人口4744人,于2018年底完成搬迁工作。
2.2 农业农村政策环境更加有利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在农业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得到发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等用益物权改革扎实推进。
2.3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且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速度越来越快。人口数量继续增长,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和农业多种功能需求潜力巨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
2.4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
山东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要地区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存在巨大互补性,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面临难得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一圈一带”等国家和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将有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3 制约因素
3.1 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历史上屡受洪灾危害,受上级有关政策影响,国家和省在重大项目的布局上很少向黄河滩区安排,农业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很少涉及滩区,农田基础设施难以进行新的规划建设。滩区公路、桥涵闸、供电线路及通讯线路等损毁严重,限于资金问题,修复不到位、不彻底。
3.2 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黄河滩区乡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基本处于空白。近年来,滩区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起步,工商资本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林果业、畜牧养殖业和沿黄观光农业初步发展,但滩区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起步晚,没有形成规模及特色品牌,农业效益不理想,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
3.3 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滩区村庄没有村办企业,没有集体经济积累,村内公用事业发展基本依靠上级支持,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滩区村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仅占全村村民的30%左右,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强,应用新技术、新品种范围不广。2015年,滩区70个行政村人均收入不足6000元,远远低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4 未来发展策略
4.1 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人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部署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黄河滩区群众安居乐业、脱贫致富为目标,抢抓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战略机遇,立足区域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为主线,坚持“巩固优势、特色特产、黄河金滩、绿色精品”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渔结合、菜渔结合、设施果蔬、立体种养、间作套种等农业模式,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休闲观光、养生、文化功能,完善全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优质粮食生产、生态循环种养、高端蔬菜(食用菌)栽培种植、农游一体休闲观光四大产业体系。通过完善设施,强化服务,整合资源,规范管理,打造品牌,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到2020年,形成产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新滩区。
4.2 功能定位
4.2.1 产业功能 鄄城黄河滩区的特色农业,以绿色粮食、有机蔬菜、绿色瓜果、生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生产为主,重点突出科技化、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功能。黄河滩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定位为:以绿色生产为特色的现代种植业,以优质饲草和畜禽为主体的生态畜牧业,以设施为支撑的蔬菜产业;同时,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拓展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业。
4.2.2 生活功能 建设自然、城市与区域人口融合的互惠互生结构,创建社会和谐的人居环境、经济高效的区域经济环境、生态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机会,增强人们对现代农业的感知,体现人、自然、产业间的和谐发展。
4.2.3 生态功能 黄河滩区生态环境优良,野生动植物众多,自然资源丰富,风光优美。因此,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注重滩区生态保护,将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适度规模生产,防止过度开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4.2.4 休闲功能 依托黄河滩区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滩区文化内涵,与休闲观光农业相整合,拓展农业生产的休闲、旅游、服务、文化功能。
4.2.5 辐射示范功能 黄河滩区区域特色显著,由于长期发展落后,是全省重点扶贫地区;同时,滩区具有区位、资源、文化等显著优势。在产业发展上,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带动滩区群众脱贫致富,发挥辐射与示范作用。
4.3 发展目标
立足鄄城黄河滩区生态、资源、区位和文化优势,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重点发展绿色农作物种植、生态循环种养、高效蔬菜种植、农游一体休闲观光四大产业,努力打造鄄城黄河滩区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区。2018年,绿色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杂粮等)、蔬菜、林果、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实现园区化发展、精品化生产,滩区新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滩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80元以上,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到2020年,生产特色化、功能生态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滩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把贫穷落后的黄河滩区建成美丽富饶的小康社会特色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