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加强斧头湖的资源保护

2018-01-17温周瑞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禁渔期生物资源变种

温周瑞

斧头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29°55,~30°07,N、114°09,~114°20,E,地跨咸宁市咸安区、嘉鱼、江夏3县(区),是湖北省第四大湖;水域面积约130km2,湖岸线长430km,平均水深2.9m。主要的入湖一级河流有淦河、北洪港(截流河)、王生茂河、贺胜河等,出湖河流为金水河,通过金水河与长江相连,是长江中下游一个典型的集渔业、调蓄、灌溉、航运等功能于一体的浅水型吞吐型湖泊。

斧头湖是长江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浅水湖泊,是重要的水生生物栖息地和种质资源库。湖中曾发现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水车前以及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粗梗水蕨、野菱、野莲、水白菜等多种重要水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丰富,1991年调查,有101种4变种,隶属于38科6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双子叶植物22科31属46种3变种,单子叶植物12科29属51种1变种(李伟,1993)。湖内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上世纪50年代有鱼类90种。近年来,由于江湖隔断、过度的围栏养殖、工农业废水的流入,使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

据调查,2009年春夏两季斧头湖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含变种),隶属于38科63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双子叶植物22科30属49种(变种),单子叶植物12科29属48种(变种)。与1991年相比水生植物在属和种上均有一定数量的变化,有3属和9种在此次调查中没有采集到, 但是在此次调查中新采集到2属4种。外来种喜旱莲子草和纽氏伊乐藻(Elodea nuttalli)已成为斧头湖的优势种,而微齿眼子菜和密齿苦草等仅在局部区域存在(李中强等,2012)。

研究表明,自1950年以来,湖泊由于被人为阻隔不再通江,野生鱼类多样性持续下降,降幅达40%以上。斧头湖鱼类种数从上世纪50年代的90种,减少到80年代的62种,到2000年鱼类只有48种。与50年代相比鱼类种数减少42种,鲤科鱼类减少最多23种(胡军华等,2008)。受到江湖阻隔、过度捕捞等影响,野生鱼类物种数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湖中的水生生物资源加以恢复和保护。

保护渔业资源,就是保护渔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施禁渔期制度或全面禁捕是保护斧头湖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目的是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实现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古代就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禁渔令。实行禁渔期制度就是在斧头湖主要经济鱼类的繁殖期、幼鱼生长期全面禁止捕捞作业,保护鱼类亲体正常产卵繁殖和幼体正常生长,使斧头湖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和增长。通过禁渔期制度的实施,减少对鱼类和水生生物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减少船只活动,加强对斧头湖湿地功能的修复和强化,有利于养护斧头湖水生生物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设立禁渔期是坚决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根据《渔业法》有关规定,农业部于2003年1月6日发出《关于实行长江禁渔期制度的通知》,正式实行全长江禁渔期制度。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号),要求“针对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栖息繁衍场所及繁殖期和幼鱼生长期等关键生长阶段,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对其产卵群体和补充群体实行重点保护。”2017年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推动落实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意见》(农长渔发〔2017〕1号),湖北省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我省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18年8月前完成三批共79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全面禁捕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部署,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禁渔期制度,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护水域资源环境的重要制度保障。促进渔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十三五”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在斧头湖设立禁渔期或实施全面禁捕,有利于恢复斧头湖水生生物资源,修复退化的湖泊生态系统,发挥湖泊水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设立禁渔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要任务,要求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通过实施禁渔期制度,禁止任何捕捞作业和打捞水草等破坏资源的行为。水草的恢复为水生动物产卵、栖息、觅食、避害提供场所,有利于湖中水生生物资源,特别是一些名优种类如鳜、黄颡鱼、鲌类、青虾、贝类等的种群恢复,使这些名优水生动物资源量增大,实现渔业方式的根本转变,达到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目的。长远来看,实施禁渔期制度,有利于保护鱼类产卵繁殖群体,有利于幼鱼的生长,对补充和增加种群数量有着显著的作用,有利于发挥湖泊生态系统的生态供给功能。

猜你喜欢

禁渔期生物资源变种
避免污名化!世卫组织改用希腊字母命名变异新冠病毒
千舟竞发
小水电工程对大鲵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及对策(下)
长江十年禁渔影响你今年吃鱼吗
变种队的复仇之路
我国七大流域将全面实行禁渔期制度
印度生物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程序分析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法
奇妙变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