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库利兹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8-01-17华,耿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颌下腺腮腺腺体

熊 华,耿 惠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1)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类多器官、系统受累的疾病。米库利兹病(Mikulicz disease,MD)属该疾病谱,是免疫介导的非化脓性炎症,较为罕见(2.8/100万)[1]。

M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混淆,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MD报告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患者,男,57岁,2017年4月以“反复眼干12年,颈部肿物1年加重1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干、流泪、异物感,就诊于外地医院,行眼部B超考虑双眼泪腺炎性假瘤,予手术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当时还考虑干燥综合征,予强的松口服,虽然症状较前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期间因胆源性胰腺炎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于1年前受凉后出现咽部疼痛,后在双侧耳后、双侧颌下、双侧颈部逐渐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肿物,自行口服消炎药,效果不佳,后在我院行耳后肿物穿刺,病理检查示少量成片涎腺腺上皮细胞及散在淋巴细胞,考虑为慢性涎腺炎。在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治疗,咽部疼痛较前缓解,但肿物仍有增大趋势。影像学检查示双侧颈部、颌下区及双侧腮腺多发肿大淋巴结,双颌下腺及腮腺呈弥漫性病变。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再次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颈部肿物仍进行性增大。当时完善上腹CT示腰椎体周围及腹腔内、腹膜后多发大小不等强化结节,考虑为淋巴瘤。

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乙肝病毒、肿瘤标记物、自免肝四项、自身抗体和HIV结果均呈阴性,甲状腺正常。血清球蛋白为70.66 g/L,乳酸脱氢酶为131 U/L;血沉为28 mm/1 h;CRP为阴性;免疫球蛋白IgG为5 540 mg/dL,IgG4为86 g/L;补体C3为0.45 g/L、C4为0.19 g/L。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示多克隆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骨髓涂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IgG4相关性疾病,具体未明确。后在我院口腔科行左侧颌下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颌下腺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腺泡萎缩,导管结构残存,伴不同程度纤维化;颌下淋巴结呈慢性炎症反应。免疫组化显示,CK的腺泡及导管上皮萎缩,无明确的淋巴上皮病变,CD3的T细胞呈阳性,LCA呈阳性,CD20的B细胞呈阳性,CD10为阴性,CD5的T细胞呈阳性,FDC网中的CD21呈阳性,部分细胞的Kappa呈阳性,部分细胞的Lamda呈阳性,Bcl-6为阴性,B细胞区的Bcl-2呈阳性;生发中心的Ki67较高,符合“米库利兹病”的病理特征。

入院后予醋酸泼尼松龙(45mg/d,口服),其颈部肿物较前逐渐缩小,病情好转,后将醋酸泼尼松龙逐渐减量至20 mg/d,复查免疫球蛋白IgG为30 g/L、IgG4为11 g/L。目前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剂量),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再出现肿大。

虽然IgG4相关性疾病这个概念于2010年才被正式提出,但在1995年就发现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IgG4阳性浆细胞之间的相关性[2]。后研究发现,IgG4水平升高,腺体被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导致组织和器官发生慢性炎症,继而出现组织和器官肿胀和硬化,胰腺、泪腺、唾液腺、胆道、肾脏、垂体和腹膜后组织等是该疾病常见的靶器官[3]。受累器官广泛,患者可因不同的症状及体征就诊于不同的科室,增加了就诊的难度,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IgG4-RD疾病谱较广,包括MD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相关性垂体炎、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性桥本甲状腺炎及炎性假瘤等等。而MD是一种良性的淋巴上皮病变,可以累及泪腺、腮腺、颌下腺等腺体。因为外分泌腺被增生的淋巴细胞所浸润,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腺体慢性无痛性肿块。本例患者最早于12年前在外院因“双眼泪腺炎性假瘤”行手术治疗,提示患者泪腺最先受累。当时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疾病的进展,临床症状逐渐明显,后相继出现涎腺、腮腺、颌下腺病变,符合疾病的特点。加之患者因腺体受侵,出现明显的口干、眼干症状,且血清球蛋白水平偏高,曾在外院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这是因为两种疾病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曾经有学者认为它是干燥综合征的一个亚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将MD归为IgG4-RD。尽管两者在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方面相似,但差别也很明显[4]。MD好发于45岁以上的男性或绝经后女性,血清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gG4,没有特异性抗体,其腮腺一般呈持续性肿大,病理检查示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相反SS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血清IgG4水平一般不高,存在特异性抗体,如SSA、SSB。同时腺体非持续性肿大,病理检查未见特异性的IgG4阳性浆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两者在超声上有明显的区别,前者肿胀的腺体以网状、结节状为主,后者以点、线状为主[5]。其次本例患者因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曾考虑为“淋巴瘤”。提示进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国内曾有报道淋巴瘤模拟IgG4-RD的病例[6],而国外也有模拟IgG4-RD的Castleman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的报道[7]。笔者认为上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免疫机制的介导,这种模拟状态可能是上述疾病的前驱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显现疾病的本质特点。同时本例患者有胆源性胰腺炎病史,因具体病史资料及相关检查不完善,不排除胰腺受累可能。虽然MD较多发生在泪腺、涎腺等外分泌腺,但疾病谱可发生重叠,亦可合并内分泌腺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垂体炎)。Bhagwat等报道1例MD确诊2年后合并垂体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8]。有报告显示,较单一的合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D预后差[9]。

本病诊断标准是2011年由日本公布的,是采纳较多的[10]。其中IgG4作为诊断指标之一,但该项指标并不具备很高的特异性。因为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IgG4水平亦可升高[11]。Ryu[12]等检测了3 300例不同疾病的IgG亚型,结果显示血清IgG4升高者达4.8%,而其中仅18.4%可确定或可能为IgG4-RD。同样,有学者发现部分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gG4明显增高[13-14]。所以,将IgG4诊断标准由>1.35 g/L提高至>1.44 g/L,特异率虽然提高至90.7%[15],但诊断仍需谨慎。组织活检作为诊断方法必不可少,良性的淋巴组织增生、腺体的萎缩是其病理背景。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对于肿胀的下颌下腺和唾液腺,前者的活检阳性率较后者高[16]。作为多系统可受累的疾病,IgG4-RD的确诊需要通过血清学、病理学、影像学等学科综合评判。

IgG4-RD的治疗药物目前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主,推荐剂量为0.5~1.0 mg/kg·d。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对病情反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其中利妥昔单抗作为CD20靶向药物作用明显[17]。

通过我科这一病例,使我们对这种与IgG4相关的少见的新型实体性疾病有了深入的了解及学习。因为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曾辗转于多家医院、多个科室,诊断为多个不同的疾病,但我们最终从组织病理中找到重要的线索,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诊断,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IgG4相关性疾病目前仅见于个案报道[18-19],故在临床中需要临床医师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特别是鉴别诊断水平。而近年来引进的针对肿瘤疾病进行的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模式是以循证医学理念为引导,以病人为中心,以多学科专家组为依托的诊疗模式,来保障病人得到最规范的诊疗。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少见病,可避免或减少漏诊和误诊。

猜你喜欢

颌下腺腮腺腺体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乌梅含漱液对尿毒症口干症模型大鼠颌下腺AQP5分布表达变化的研究
下颌下腺黏液囊肿1 例及文献复习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原发性恶性颌下腺肿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