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018-01-17李思漫子
李思漫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福兴地镇人民政府,辽宁 阜新 123106)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直接影响国家经济水平,因此,一直以来,粮食部门都将玉米种植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但受到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种植的产量一直不理想,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玉米产量,本文通过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简明分析。
1 播种前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对土地的勘查与施肥作业。土地选择上,农户应结合实际情况与玉米种子的适应条件,尽量选择较为适宜的土地环境,以此带给玉米更好的生存生长空间。通常情况下,应选择相对较为疏松且肥沃的土地进行玉米种植,并采用轮番播种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病虫侵害种子的可能性。要针对土壤结构定向进行施肥工作,以提升玉米质量与产量。农户需要首先检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针对性地施加土壤中缺少的养分,从而更好提升施肥的价值与意义。
2 晒种和浸种
主要指除粒种子的方法。晒种的优势是促进种子再次发育,提高酶活力,增加种植成活率,并且可以杀菌。一般选定品种后,可在播种前两天内的晴天晾晒,平铺防水薄膜,保证均匀晾晒,实时翻晒,进而增强抗病毒感染能力。此外,浸种也是一种常见的种子处理方式,可消除种子里的虫卵、细菌,加速其发芽,并使出芽整齐。一般晾晒后可选择专用容器进行2小时左右的浸泡。
3 整地
播种前对种植区进行整地,促使其具有良好耕层结构和合适的孔隙比例,保证合适的水分含量和肥料,从而为播种玉米和种子出苗创造一个适度的生长环境。玉米具有根系发达,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这两个特点促使其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保持适量的养分和水分就足够了。因此,种植区的土壤须做到土壤肥力强,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渗透性好,这样玉米产量和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4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合理的密度比例能保证玉米在生长期间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如果种子间距过小,种植过密,玉米种子对养分的竞争会很激烈,养分不充足,导致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种子间距过大,种植过于稀疏,虽然保证了玉米的质量,但却忽视了玉米的产量。因此,为了切实的保障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需要对种子品种的选择,种植时间的选择,种植密度的分配等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明确,促使玉米的各方面生长都得到良好的保证。
5 科学施肥
很多地区由于常年进行玉米种植,导致土壤肥力急速下降。这就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补充玉米地的营养元素一般是尿素、复合肥、玉米专用肥等,在施肥过程中,肥料比例含量明确,根据土壤需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添加。
6 田间管理
为了更好地提升玉米田间产量、栽培质量,可在不同玉米发育阶段实施适当的田间管理。如在玉米的幼苗、穗粒、花粒时期等采用不同的实施管理方式。在幼苗成长阶段,可实施除草、查缺苗、补苗活动;在4~5片叶可间苗,在5~6片叶时可及时定苗。玉米的高度分化时期为穗粒时期,此时需要补充营养,可重新施肥,主要采用氮肥作主要施肥原料,尿素做辅助用料,为防止肥料流失,可采用培土措施。当玉米发育到花粒时期,应加强施肥灌溉,结合人工授粉,防止花瓣、果粒掉落,保证品质。
7 玉米病虫害防治
明确病虫害的高发期,定期喷施农药,及时将病虫害防治在初期,喷施的农药要适量,在保证害虫被杀死的同时,不要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玉米在生长期,经常会出现青枯病、玉米大斑病等,根据其病症使用相应的药剂。
8 及时收获
当90%以上的玉米植株由绿色变为黄色,果穗苞叶变白,玉米果穗外部具有很多层的苞叶对其进行包裹保护,对其进行剥离开来有一定难度时,即可收获。同时,因玉米具有生长期长、产量高的特点,可适当延长收获时期,便于果实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