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及其对治疗的影响

2018-01-17唐岚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单克隆

唐岚

(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 阆中 63740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是由骨髓内的内浆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情况而导致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本文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对其治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选取其中的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将这88例患者分为症状诊断组和数值诊断组,两组各44例,对比两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的诊断标准,并分析不同诊断标准对多发性骨髓的治疗产生的影响。

1.2 诊断标准

1.2.1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诊断标准

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强调症状的诊断标准是2011年的时候制定的,这一版本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如下:①没有血尿M蛋白量的限制,普遍的血尿M蛋白为IgG>30g/L或者是IgA>25g/L,24小时内的尿轻链>1g。②患者的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普遍>10%,不过并没有单克隆浆细胞的最低阀值,其中骨髓浆细胞<10%的大约占5%。同时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免疫组织法对轻链限制性的化学染色进行证实。③患者出现骨髓瘤的相关器官或者是相关组织损害(CRAB),这其中就包括了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高黏血症、淀粉样变性、溶骨损害以及反复感染等[1]。

1.2.2 多发性骨髓瘤的数值诊断标准

多发性骨髓瘤的数值诊断标准是2013年制定的,2013年版本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根据有无症状分为两种,首先是无症状骨髓瘤的诊断标准:①血清单克隆M蛋白≥30g/L或者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比例≥10%。②没有相关细胞和组织的损害。其次是有症状骨髓瘤的诊断标准:①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10%或者组织活检证明存在浆细胞瘤。②患者的血清或者尿液中出现了单克隆M蛋白b。③患者的骨髓瘤出现至少一项甚至多项相关靶器官的损害。其中单克隆M蛋白b表示患者的单克隆M蛋白没有血、尿M蛋白量的限制;靶器官的损害包括患者的校正血清钙>2.65mmol/L,肾功能中的肌酐>177ummol/L,患者的血红蛋白低于20g/L的正常下限或者血红蛋白<100g/L,溶骨性破坏方面主要是严重的骨质疏松或者是病理性骨折[2]。

在强调数值的诊断标准中,与2013年的版本相比,2015年的相关诊断标准在2013年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由多发性骨髓瘤所诱发的相关临床表现,对于相关数值的诊断强调了10%的界值。与2013年的版本相比,2015年的版本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方面更加精细化,同时对骨髓瘤的针对性也更加强烈。

2.结果

根据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进行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当中,随着相关数值的变化,显著扩大了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范围。据了解,经过病理解剖和研究分析发现,如果按照1975年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得不到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达20%。相关诊断的标准太低,会使得部分原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被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一旦出现误诊,就容易发生错误的治疗,从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其次,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弱化了CRAB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产生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CRAB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必须条件。在这样的诊断标准情况下,只有患者出现CRAB的时候才能够得到治疗,而没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只有随访,没有治疗的资格。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行和那度胺、帕马度胺等新药的不断研发,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提前治疗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诊断标准中CRAB的弱化能够显著扩大治疗的人群。

3.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血液型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上,再加上中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原因开始逐渐出现骨质疏松症等预兆,显著增加了中老年人病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概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凸显,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发率也越来越高。

与其他疾病相同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情非常复杂,且临床症状呈现多样化的形式,这使得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难度较大。同时,与其他疾病不一样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受到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影响[3]。

总而言之,从上述结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一方面,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方面,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研究和变化当中,另一方面,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能够显著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早期治疗率,从推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的发展。

[1]沈君,王开泰.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s1):166-169.

[2]董如男,陶燕燕.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对疗效相关指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7):164-165.

[3]杜鹃,侯健.更新诊断标准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2):109-111.

猜你喜欢

浆细胞骨髓瘤单克隆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浆细胞唇炎1例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一例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