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种

2018-01-17

种业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郑麦测产强筋

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崭露头角

在安阳市殷都区洪河屯乡的万亩示范基地里,一望无垠的麦田已经开始泛黄,沉甸甸的麦穗预示着丰收的年景,河南·安阳优质强筋小麦产销对接会的观摩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这里种植的是刚刚通过国审的最新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9”,是河南省农科院培育的又一个优质强筋小麦良种。

“我省对优质强筋小麦需求量很大,但目前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只有800万亩,对于河南省8000万亩的小麦种植面积来说比例还比较低。”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研究员、丰优育种研究室主任吴政卿说,河南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培育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稳产高产性好的新品种,比如“郑麦366”“新麦26”“郑麦158”等,通过订单生产、产销一体的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效果。

其中,“郑麦366”连续多年被原农业部推荐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之一,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是近年来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郑麦369”作为其换代品种,在很多方面青出于蓝胜于蓝。“‘郑麦369’继承了‘郑麦366’优质的特点,而且在抗倒伏、抗病性、耐倒春寒、吸水量等方面有更加突出的表现,很受农民欢迎,已被众多粮食及面粉加工企业看好。”吴政卿介绍说,河南省计划明年推广种植“郑麦369”200万亩。

“优质化是未来小麦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科技工作者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品种。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推广力度,使优质小麦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邹庆鹏在产销对接会上说。

(河南日报)

我国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获重大突破

近日,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我国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获得重大突破,该所培育的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阳光131”,在江西吉安、湖南衡阳等表现出良好的极早熟和高产优势,解决了我国三熟制油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据介绍,“阳光131”实现了三熟制早熟油菜单产突破。该品种单产达到147.7公斤/亩,比传统品种翻了一倍,2014-2016年连续三年居早熟区试第一名,比对照品种增产达45.1%,平均生育期仅173天,品质达双低油菜标准,抗菌核病能力强,抗倒伏适宜机收。

2017年秋播,农科院油料所联合江西农科院、华中农大等单位,将“阳光131”、种子包衣、免耕直播、缓控肥、机械收获五大技术进行组装,在江西吉安市、湖南衡阳市等双季稻主产区建立了早熟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

2018年4月22-26日,现场测产亩产达156~166公斤,现场机械化实收亩产144~150公斤。该技术每亩生产投入仅270元,商品菜籽收入730元,用工不到0.5个,净利润达460元,与传统三熟制早熟油菜技术相比,实现了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首次扭亏为盈。

(农民日报)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获悉:5月26日,在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专家的参与下,该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地区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其中一个材料产量超过亩产500公斤,两个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在沙漠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迪拜将于6月下旬组织正式收割测产,根据测产结果,将从试种水稻中选取优势水稻材料,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

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人民网)

猜你喜欢

郑麦测产强筋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816
小麦测产迎丰收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2020—2021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汝州市2018年度12个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