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明区庙镇联益村特色农业现状调研和发展对策

2018-01-17董佳晶上海市崇明区庙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153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崇明农户农产品

董佳晶 (上海市崇明区庙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153)

倪 端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150)

2016年12月上海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崇明区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绿色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庙镇联益村特色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特色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遇到了发展瓶颈。而绿色农业以生态理念、工业思维为导向发展传统特色农业,这将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而开辟出农业新经济的突破口。笔者通过调研,分析了联益村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联益村特色农业现状

1.1 联益村基本情况

联益村位于上海市崇明中心城区西北、庙镇东南部,距崇明中心城区约5 km、距庙镇社区约4 km。联益村通过宏海公路、江万公路与庙镇、崇明中心城和明珠湖等进行联系,村域总面积约366.3 hm2,总人口约2 160人。联益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崇明金瓜、翠冠梨和优质水稻等多个特色农产品。

1.2 特色农产品金瓜发展情况

联益村是崇明金瓜种植的示范区,常年种植规模约66.7 hm2,每667m2产量约2 200kg。2008年7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获得“崇明金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注册“联益牌”崇明金瓜商标。2009年3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核准,“联益牌”金瓜达绿色食品A级标准,同年9月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1年以来,联益村成立了5家金瓜专业合作社,金瓜生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标准化。2017年7月,通过走访联益村金瓜种植户得知,由于2017年金瓜病虫害发生比2016年减少,金瓜产量较2016年有所提高,每667m2产量达2 500kg。但由于联益村缺乏金瓜后期加工能力,大部分金瓜按1.2元/kg的批发价出售,比市场上经过加工的金瓜丝售价低约20倍。

1.3 特色农产品翠冠梨发展情况

庙镇联益翠冠梨生产基地成立于2003年,位于联益村西部,占地面积约33.3 hm2。翠冠梨一般于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开花,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果重500g,每667m2产量约1 500kg。近年来,联益村翠冠梨种植户安于现状,致使其产品附加值得不到有效开发,生产规模下降到31.3 hm2。

1.4 衍生产业发展情况

联益村的景观道路和河道均有一定的绿化,设有景观节点和文化宣传廊道。联益村以“历史文化、绿色农业”为主题,借助花木种植,增加具有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的景点,通过开发果园采摘和休闲度假,将特色农业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2017年4月,联益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2 联益村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特色农业虽为联益村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但其发展模式存在地域特殊性,在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品牌意识低

规模化、集团化、高科技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少且品牌产品单一。例如,上海崇明金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仍处于规模扩张的起始阶段,其内部规模经济效应相当有限。从品牌创建来看,现仅有“联益牌”金瓜和“馥怡牌”翠冠梨两个品牌,品牌产品单一。另外,联益村的金瓜大米口感虽比一般大米好,但并没有进一步进行三品认证和商标注册,致使相关的优势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

2.2 经济效益低

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经营体制也不够合理,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目前,联益村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机制发育不健全,合作社与其辐射的农户之间经济联系松散,双方之间没有契约约束,彼此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没有起到提高农户收入的作用。

2.3 加工水平低

农产品加工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联益村的金瓜、翠冠梨等主要特色农产品产量均较高,但产后加工能力却很弱。例如,联益村金瓜大多直接低价批发出售给外来收购者,而不是精加工成袋装金瓜丝进行销售。

2.4 文化水平低

从联益村2017年抽样调查中发现,每100个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有62人、高中文化水平的仅4人,且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向城市转移,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再加上掌握的技能单一,难以满足农业工业化、绿色化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

3 联益村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实践表明,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靠粗放经营步履艰难,靠数量型增长难以为继,靠传统方法指导无能为力。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联益村特色农业必然要朝这个方向发展。依据联益村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其特色农业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通过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实现生态改善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3.1 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发展

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公司运作的方式,促进公司与农户联合、农户与基地联合,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加快发展和建设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人才和专业队伍。此外,以创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坚持市场化经营、规模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争取获得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出口产品基地的认定。

3.2 推进特色农产品工业化发展

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链,切实搞好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科学延伸农业产业链,减少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直接销售,促进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工业化步伐,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单一品种向精深加工、多元品种的转变。

3.3 促进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合同契约、资产参与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3.4 创新发展都市观光型绿色农业

在联益村特色农业走向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休闲观光功能的布局,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要结合乡村旅游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各类乡村文化节为契机,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积极创新都市观光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3.5 提升农户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农业中专、农广校、农函大等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的作用,广泛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培育大批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绿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普及推广先进适用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重点做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绿色农业产业化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4 结 语

在绿色农业的浪潮中,要真正实现绿色农业带动联益村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握机遇,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特色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建设。同时,基层农技人员也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绿色农业的发展中,为联益村特色农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崇明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